當父母老後……,兒女面臨高齡長輩老、衰、病、死的情緒困頓出口

回首頁

Broad Think Tank

博 思 智 庫

美好生活 | 世界在我家 | GOAL書系 | 預防醫學 | FIKA

當父母老後……,兒女面臨高齡長輩老、衰、病、死的情緒困頓出口

作者:蔡惠芳

出版社:博思智庫

出版日期:2019年8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面對父母變老這件事,你準備好了嗎?」

家中有高齡長輩,子女如何有所意識與準備?

兒女承擔照顧責任,怎麼突破下半場的考驗?

能夠陪伴高齡長輩同老,是我們的福氣。

──財團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陳榮基 教授

➤不知老之將至,原來老已圍繞身邊

「當長輩反應比較慢的時候,你知道他是在變老嗎?」

當你認為父母只是反應慢,往往這個時候正是他們處在「變老進行式」,一旦長輩開始出現症狀,例如行動遲緩、忘東忘西、出門好久才回來、夜夢、失眠、頻繁進出醫院、身體各部位的疼痛……,一開始容易被當成無病呻吟,還可能影響到彼此的互動關係,往往等到時間久了,或某一事件發生了,這個「老」的需求,才會被認真的正視與對待。

當兒女們察覺並認清,父母正走向老衰的前路時,其實可以有所作為!

➤「久病床前無孝子?」原來是沉重的無奈

當父母需要有人協助的時候,有時候子女自己都自顧不暇,更多的是子女本身生活都很困難,怎麼還有時間、餘力照顧老人家?

父母衰老的過程中,疾病的出現、惡化,在承擔照顧責任的同時,也是一種互動的磨合,隨著衰老與疾病出現的無數個狀況題,長輩和兒女彼此的焦慮、不安、無助、矛盾、疲憊等,讓人無奈又無助。

照顧是一條漫長的路途,隨著付出、陪伴和失落,往往讓雙方的身心靈消耗殆盡,轉而演變成無力、沮喪,甚至是憤怒;這種複雜微妙的心情,從不同的視角看見照顧經驗的珍貴,契機何在?

➤照顧與被照顧──中年兒女VS. 老年父母

身為兒女的你,開始學習面對長輩成為自己的照顧責任,面臨到自己必須去「承接」的事情。

承接,可以說是一種角色的轉換,這裡試著從家庭的視角出發,來談中年兒女面對父母或需要被照顧的長輩,如何為他們的「老衰死」預做角色準備。

本書立意與核心,主要針對各種年齡層的兒女,在面對父母及長輩──老、衰、病、死的過程,他們可能會發生的情緒、糾結、困頓等各種衝突,希望能夠透過這本書,提供看待整個過程的不同視角,透過自己的脈絡整理而產生出的力量,從中找到一個方向和解決的想法。

➤老衰病後的另個課題,死亡的準備

過去和父母或長輩談到「死」這件事,可說是很大的禁忌,被視為是詛咒或不孝。如今,生命議題逐漸被社會大眾公開討論。

我們不必要一直陷溺在悲傷絕望之中,而能一起找出活路。

因此,面對長輩的老、衰、病、死,兒女們彷彿從這段歷程中,除了透過陪伴和理解,給予父母更大的照顧與關愛,更從中預先看見自己可能的未來,若是發生這樣的情況可以有哪些因應之道,照顧長輩生活起居之餘,還能顧及自己與家庭成員之間的情緒。

➤陪伴之路,同理全天下兒女

面對紛擾難解的情緒困頓,我們需要先「看見」,然後才有「出口」!

照顧與被照顧之間,彼此都需要被瞭解及包容體諒,一份支持,一個鼓勵,陪伴身為照顧者的兒女,學習讓自己情緒復位,關係復原。

透過情緒的梳理,不只是照顧過程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還有如何從陪伴過程,面對不可逆的歷程,好好把至親送走,好好把自己帶回來,在情緒困頓之中找到能夠自在旋身的空間,迎接屬於自己美好的下半場風景!

▎本書聚焦

☉當長輩面臨老衰病死階段的因應與思考

☉找到情緒困頓的出口,打破照顧者迷思

☉愛恨糾結的依附,看見關係修復的契機

☉安心伴老,展現家庭韌力,照護中場休息停看聽

☉情緒復位,家庭犧牲者的自我解套之路

☉傳承愛的故事,延續美好關係

變老的路,陪你一起往前走!

✢ 幸福到老.攜手推薦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王英偉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郭慈安

財團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陳榮基

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理事長 溫信學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 蔡兆勳

(依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蔡惠芳

專業助人工作者。

身為社會工作師,也是諮商心理師,堅守在醫療場域,陪伴病人及家屬經歷生命中的生離死別。見證許多家庭在面對無常時的韌性,也常感動於困頓之後的展顏。

想用這本書傳達──面對生命,我們在如常裡努力創造意義;而回到家庭的無常裡,我們是故事傳唱的歌者。

相關審訂著作:

《媽媽 我好想妳:給病人與家人的關懷手記(中英對照)》

《傾聽情緒:罹癌長輩與家屬的心理照顧》

目錄

【推薦序一】關於照顧議題,每個家庭都會遇到…… 郭慈安

【推薦序二】父母老後,需要的是「愛、連結與修復」 溫信學

【推薦序三】對於父母逐漸老化的重要提醒與學習 蔡兆勳

【自序】下半場人生,寫給中年兒女的陪伴之書

【前言】認清父母變老這件事,你準備好了嗎?

Chapter 1|

1+1≠2──家庭也有界限?

面對長輩的老、衰、病、死,此時家庭結構就如同一個螺旋狀的轉變,實質上並沒有崩解,只是一種生命樣態的轉換。

01當父母開始老去……|那些說來就來的家庭課題!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家庭也有動力學?

02你的,我的……|家中隱藏的互動!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分那麼清楚,原來是因為說不出口的壓力!

03 父母沒說的事……|在日常中覺察長輩的需要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仔細留意父母的弦外之音,避免接收落差

04 住在一起,就是家人?|用包容與尊重化解疏離與衝突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長輩與兒女間的良善互動,來自彼此理解

Chapter 2|

日常內外──變老的家,傾斜漏水的屋頂

過去由父母撐起的家,如今老舊的屋頂漏水了,才發現影響所及,家人關係也將重新面臨挑戰……

01 老化進行中|小心!你的父母正在失能……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病」之前,需先謹慎面對「老」!

02人未老,身先衰?|正視父母老衰病死的照護課題

》安心伴老,照顧中場停看聽──黑手阿良的照顧之路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各司其職,家中每個人都重要

03 家人之間|愛恨糾結的依附

》安心伴老,照顧中場停看聽──歸國子女,投入十年照顧長路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放不開的是割捨不下的依附連結

04沒法完美,當下就是最好|當家庭出現抉擇的斜槓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勇於面對問題,迎接開闊的下半場風景

05承接與漏接|隨病情變化而來的狀況題

》安心伴老,照顧中場停看聽──被遺忘的女兒,最終找回愛的滿足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轉化關係,重新修護兩代感情

06 排行老大的責任|家庭犧牲者的自我解套之路

》安心伴老,照顧中場停看聽──父子情,朝向更加圓滿的方向

》安心伴老,照顧中場停看聽──獨居長者走向圓滿之路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認知疾病過程,用陪伴取代擔慮

Chapter 3|

沒有盡頭的馬拉松──心力交瘁的陪伴之路

很多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關係很緊密,但在照顧的過程中,仍然會產生情緒的衝突與矛盾。

01疾病的背後|照顧者的苦與難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退一步,也許你會發現更多美好

02 我愛他,又覺得他煩!|照顧者的情緒矛盾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面對情緒,學著不去評判它

03 我的世界只剩下你……?|破解照顧者的迷思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一段喘息的時間,不要失去自己

04 看見內在衝突的抉擇與智慧|情緒困頓的出口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逃避,可能也是資源的入口

Chapter 4|

告別時刻──送走親人,找回真正的自己

受困的掙扎當中,就像圍牆上的鐵絲網迴圈,在經歷失去的痛苦,引發了層層疊疊、過往與當下的情緒……。

01你是怎麼照顧的?|平息紛至沓來的壓力

》安心伴老,照顧中場停看聽──被長輩指責,兒女的照顧壓力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親友的尊重與支持,正是照顧者所需

02風雨欲來|臨終時將面臨的課題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自己選擇醫療決策,避免子女左右為難

03 難清的家務事|開啟彼此尊重的對話態度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到時候再說?死結早已解不開

04 走出悲傷|失去親人的哀傷調適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長期陷在悲傷中,心理諮商提供幫助

Chapter 5|

生生不息──那些打我不倒的,將使我更堅強

經過重大事件之後,雖然互動頻率跟形式有所改變,但家人還是繼續在這個家庭裡面,這就是家庭中扯不斷的的韌性。

01關係韌力|家庭重組與復原

》安心伴老,照顧中場停看聽──家庭韌性的存在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韌性,意外相關變化上的因應

02 生生不息的愛延續|關於情緒與關係的歸位

》安心伴老,照顧中場停看聽──家人緊密分工,連成照護網絡

【喘息咖啡館,和你談談心】面對老衰死,不再一個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