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日常 語愛時光: 六全伴行,馬偕安寧病房22堂關鍵照護課題

安寧日常 語愛時光:

六全伴行,馬偕安寧病房22堂關鍵照護課題

總策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

總審訂:方俊凱 醫師

出版社:博思智庫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97085-6-2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

一起看見,生命閃耀的光芒──

22位從事安寧療護工作的專業人員,

帶你看見第一線照護現場,

六全伴行,溫暖陪伴每一位病人和家屬,

真情記錄每一個善終與善別。

每一段生命旅程都進行著獨特的旋律,

人與人之間真誠情感的流動,

穿越孤寂、傷悲與倉惶不安,給予彼此力量與勇氣。

我們聽見、看見,並真實存在著,經驗生命。

──一開口,眼角的淚就守不住了!──

馬偕安寧病房30週年感動全紀實

「一輩子這樣過去,你會有遺憾嗎?」

「我覺得,我這輩子,值得了……」他說。

盈眶的淚光中,帶著無憾。

➤關於安寧這件事,我們真的了解多少?

病人嘆──「還有幾個明天,可以活下去?」、「我不怕死,就是怕死得太辛苦!」

家屬問──「身體和心理的累,已經快走到崩潰邊緣了!」、「為什麼他離去,我反而感到輕鬆?」

馬偕安寧團隊──醫護社心靈全員集結,以愛相伴。

這本書帶你重整對於安寧照護的正確觀念,

醫療雖有侷限,但關懷的意念與行動卻不受限,

真正落實善終與善別。

➤日常伴行,醫護社心靈的六全守護

然度人生 焉憶過往

靜智慧心 慈共守望

日月月明 時刻刻亮

長伴幽谷 照情留芳

馬偕安寧病房30週年暖心紀實,每一個病人與家屬,都是獨一無二的「善終與善別」!

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也能共同創造豐富感動的亮光。

我們的日常就是如此,而這日常就是「愛」。

✢溫暖推薦✢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署長 王英偉

馬偕紀念醫院第十九任院長 施壽全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 莊永毓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教授、台灣護理學會副理事長及台灣社區衛生護理學會理事長 陳靜敏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 楊育正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 蔡兆勳

(依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總策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

馬偕紀念醫院隸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紀念馬偕博士(Dr. George Leslie Mackay)跟隨耶穌基督腳跡,以「愛人如己、關懷弱勢之精神,提供民眾身、心、社、靈全人之醫治,達成醫療傳道」為宗旨,進行各項醫療服務、醫學教育與傳道等工作,並為台灣引進許多醫療專業新知與提供醫療服務及設施。Hospice是指心靈的驛站,馬偕安寧秉持此初衷,愛人如己,陪病人與家屬一起走人生的最後一哩路。

1988年9月10日,正式成立安寧病房籌備小組。1990年2月,淡水分院設立台灣第一個安寧病房,3月13日正式開幕,共有18床,以「五全照顧」為理念,提供完整的臨終照顧。

1992年,馬偕安寧療護從病房推廣到居家服務。1996年8月1日籌立「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為一級臨床醫療單位,並預備興建獨棟安寧療護大樓。1998年「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大樓落成,至2000年安寧病房總床數63床,當時與St. Christopher Hospice床數相同,並列世界最大的安寧療護單位。2005年成立安寧共同照護小組團隊。2009年9月率先呼應衛生署與健保局的政策,新增八類疾病末期病人可以入住安寧病房與獲得居家安寧照護服務,這是自2003年本中心將神經運動元疾病納入安寧療護後的一大進展。2014年7月,進一步發展心理與靈性照顧,從「五全照顧」擴展至「六全照顧: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全心」,期望提高及深化安寧療護的照顧層次。

總審訂

方俊凱 醫師

學歷:

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博士

國立臺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

私立中國醫藥學院中醫學系學士

現職:

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自殺防治中心主任

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經歷: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理事長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

台灣癌症資訊全人關懷協會常務理事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理事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

亞太安寧醫學會理事

台北市愛慈基金會董事

馬偕醫學院醫學系部定助理教授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諮商系部定助理教授

相 關審訂著作:

《我是自殺者遺族》

《媽媽 我好想妳:給病人與家人的關懷手記(中英對照)》

《傾聽情緒:罹癌長輩與家屬的心理照顧》

《生死傷痕:你我還沒說再見》

目錄

推薦序

總序一 賴允亮醫師

總序二 方俊凱醫師

PART 1

護──我不懂你,但我會照顧你!

01 陪伴,最大的靈性支持──

安寧靈性照顧重點|張詩吟護理長|

02 天秤上的拔河──

末期撤管的身心衝擊與因應|沈芷怡護理師|

03 最理想的死亡──

在宅臨終與醫療照護|蕭資燕護理師|

04 擺脫生命的困獸之鬥──

困難症狀的處理與控制|陳雅伶護理師|

05 長大,不代表自我療癒──

兒童悲傷情緒處理|張怡惠護理師|

06 勇敢邁向回家最後一哩路──

出院準備服務|劉萱護理師|

07 走向善終,為道別預做準備──

末期病人和家屬的臨終時刻|任珮君護理師|

08 幽谷伴行,傾聽陪伴的練習──

頭頸部癌症的護理與同理|黃淑真專科護理師|

09 安寧使者,天國的助產士──

給無人照顧者的腫瘤潰瘍照護|廖雅凡護理師|

10 盡力,讓最後一哩路,在家走完──

居家護理訪視連結陽光基金會|李依芸護理師|

PART 2

醫──用愛陪伴,一起走完最後一哩路

01 「全心」陪伴,走過哀傷之路──

六全安寧照顧模式|蘇文浩醫師|

02 心理與靈性的糾葛──

癌末病人的自我實現|方俊凱醫師|

03 被鏡子困住的靈魂──

頭頸癌病人的心理健康|嚴從毓醫師|

04 讓病人安心睡,讓家人安心陪──

關於末期鎮靜處理|黃銘源醫師|

05 用愛理解醫病關係──

末期病人的全人照顧|黃國哲醫師|

06 安寧加法,有意義的最後一段路──

急重症安寧照護|黃琬瑜醫師|

PART 3

社心靈──好好活著,好好說再見

01 面對生命終點的兩難──

末期病人醫療決策之路|鍾清惠社工師|

02 語「愛」的勇氣──

落實安寧共照服務|曾稚婷社工師|

03 陪伴,是最好的照顧──

安寧居家的照護需求|王美淑社工師|

04 超越心靈的力量──

牧靈關懷與生命對話|吳淑慧牧師|

05 面對終點,好好放手──

臨終者的心理安適與轉化歷程|王映之心理師|

06 靈性對話,帶來真實的力量──

關於靈性關懷與照護|胡蓮芬關懷師|

附錄

馬偕30──醫護社心靈的六全伴行

*馬偕安寧療護大事紀

*本書作者群簡介(22位)

*馬偕安寧衛教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