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经学第8个原则:要分辨圣经中关于基督徒或者犹太人或者外邦人的教训
第8个原则也是解经的时候要考虑到的一个重原则。圣经里的话,有些是对基督徒的教训;有些是对犹太人的教训,还有一些是对外邦人的教训。如果不分辨的话,会产生一些错误的神学思想或者是解经上的错误。
例子:
普救论的问题:
信心,律法与得救:
圣经的「犹太性」是不可否认的。许多的教训就牵连到犹太人的文化背景了
初代教会为了信仰的问题,由使徒、教会领袖开了一个大会来讨论,究竟外邦的信徒要不要遵守犹太人的规条和律法?结果,大会的决议就是「禁戒偶像的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以及奸淫」。这几件就成了普世性的条例,是所有的基督徒都必须遵守的。基督徒大可不必拘泥于犹太人的规条、规矩。因为不必先做犹太人,先做了犹太教的信徒才可以成为基督徒
哥林多前书十六章二十节,这里说到「亲嘴问安」,这里所说的「亲嘴问安」是说到当地的人他们的一种礼节或是一种风俗,而不是要我们照着去做的。在犹太人吃饭以前有洗手,洗脚的习惯。客人来访的时候仆人就要负责拿水给客人洗手,甚至给客人洗脚。这是他们当时的传统礼仪,是属于犹太人独特的风俗习惯。
圣经里面某些教训是属于对基督徒的教训,不能够用在非信徒的身上。对犹太人的风俗习惯、礼仪也是一样。不能够把它用在外邦信徒身上,如果了解了这一点,而且能够仔细的分辨,才不至于「阴错阳差」的在解释圣经的时候,误用在不适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