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亮的生命
这复兴的新品种不但热心爱主,并且已醒悟神以池祂奢侈的爱厚厚的浇灌他们。他们让自己整个人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散发出对神的热爱。他们是燃亮的生命,如星火燎原般的点燃普世复兴之火。
你我不但有可能活出持续爱主的生命,而且可以一直住在神至极之爱中,对神的爱越烧越旺。
当一个人深爱着耶稣(他的君王),不是为了被推崇、也不是为了赚大钱,这样的爱情是不会熄灭的。这爱会促使他们不顾一切的付出、冒险、自愿卑微、追求卓越。他们已在与神的关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也深知他们人生的价值。他们在神里面找到牢靠的认同感,全心迎向神美好的旨意。他们在生活中让人看到神的美善、伟大与荣耀,他们放胆邀请世人来亲自经历神。
第5章 被唤醒的爱
我简直无法相信我所听到的。坐在办公室里的是我们高中校园领袖之一雷娜,来报告刚开始推动的校园福音事工最新的进展。她的任务是激励基督徒同学起来为全校祷告,我们的策略很简单:她要去找基督徒同学并挑战他们起来为五个未得救的朋友代祷,目标是每星期都有人为全校未得救的同学提名代祷。雷娜已经联系好几个基督徒同学,而且已开始安排每周祷告时间。但才几个礼拜,这些同学就来告诉她说,他们不想再祷告,以后祷告时间也不会再来了。
听她说完,我愣住了。深入一想,年轻基督徒——或任何基督徒,就此而言——对于神的事情毫无热心是很不自然的,更具体来说,基督徒不热心爱主、不热衷投入神的事情,可说是不太正常。事实上,信徒最重要的特质应该就是一颗热爱神的心。只是很可惜,绝大多数教会所推崇的观念却是,有没有固定聚会、读经、不做坏事等等,能遵守这些才叫信徒。然而比尔•强生却说:「基督的信仰绝不只是恪守教规而已,应该是热情的为主而活」。基督徒生命中最自然的事应该是热爱耶稣,并且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上都散发这股热情。事实上,人天生就是要对生命充满热忱,且看到热爱生命的人就自然会被吸引。
记得有个电视节目让我黏在电视前一个小时目不转睛,那是全世界最生气勃勃、热力四射的人所主持富有教育意义的「鳄鱼先生」节目,他就是史帝夫•厄文(Steve Irwin)。他在这个节目里探讨各地的爬虫类等野生动物,有一集是去寻找全世界毒性最强的十种毒蛇。排行第一的毒蛇位于澳洲,厄文深入内陆,辛苦地找了两天,终于发现目标毒蛇的踪迹。
要知道一般人根本不想要遇到这种毒蛇,因为牠的毒性之强,只要被咬一口,其毒液即足以使一千个人致命。然而,疯狂又热情充沛的厄文却静静地趴在距离毒蛇仅一呎远的地上!我不敢置信地看着那条世上最毒的蛇,慢慢地爬向厄文,在厄文脸上吐蛇信,而厄文竟纹风不动,坐在客厅的我早就吓得跳起来,而厄文却等到毒蛇爬行远去才跳起来,兴奋地像刚中了头奖一样!
我被这个节目吸引的原因并不是对毒蛇有兴趣,而是史蒂夫•厄文的热情。我相信那些「鳄鱼先生」迷也不一定对鳄鱼或蛇特别感兴趣,应该也是因着迷上这个精力充沛、热情十足的人。许多人自己对生活并不热忱,却借着看电影、运动比赛或其他人的经历过过干瘾。我们都喜欢了解奥运选手如何牺牲一切,凭着坚忍与毅力,终于夺得世界最佳成绩。有关爱情、忠心与勇气的电影也是很多人爱看的,因为我们会深深被打动,知道我们生来就是该全力以赴。
史蒂夫•厄文和奥运选手都让我们看到,充满热忱的人甘愿牺牲、甘冒风险。为什么我们会被热情吸引,我相信是因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人生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而惟有热忱的爱作为动力,才能激发我们超越自己的舒适方便,甘心牺牲付出,光靠纪律是绝对不够的。
恐怕很多人都不曾把「纪律」跟冒险连在一块。我当然相信纪律,而且鼓励基督徒操练纪律,但纪律不能当作动力,原因是我们被造是为更重要的事——使我们付出一生在所不惜的事——那就是关系,首先是与神的关系,其次是与他人的关系;而热情是追求关系的惟一动力。
我们夫妻的婚姻可不是纪律的结合,当然不可能自婚后天天都充满热情的爱,但我会把她娶回家是因我深爱着她,而非我跟她签了什么生意上的契约。没错,爱是一种选择,不光是感觉而已,但我并不是每天一睁开眼就对自己说:「今天我要选择爱我的老婆。」促使我持守与老婆共度此生之承诺的动力,是我热爱着她。
在与神的关系上,我们之所以会去做对的事,多半是因我们知道本应如此,比方像祷告、敬拜、花时间到神面前、读经等等,这些事虽然好却并非是最终目标。我们与神的关系不能单单基于「正确」的纪律,神可不是只在乎我们有没有做好该做的事,这些正确的事之所以好,乃因与更高的目标链接——就是爱神且被神所爱。神对我们每一个人最大的目标就是,唤醒我们心中对耶稣的爱,以致我们甘心为了耶稣献上自己、付出一切,而这惟有透过热情才做得到。充满热情的爱就是我们燃亮生命的燃料。纪律就像高速公路的护栏,让你不致开到路边去,却绝非让引擎运转的要件。
热情不断的呼召
自从我和领导团队着手培训学生与社青并差派他们出去,我便面对一件事实,许多年轻基督徒其实并不热衷神的事情。他们或许在参加营会或特会时经历到神,也曾渴望从此以热情面对人生,但却不知如何持续热情。经历在神里面的狂喜片刻是一回事,但如何一生活出热情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将那已经在他们心中的饥渴给导引出来即可。我刚投入全职事奉不久,比尔•强生就教我在传道时,要把台下的都当作是饥渴追求神的人来传讲。他自己身体力行,假定听道者对神的事有很大的胃口,因为只要信主就有圣灵内住,自然而然就会心向着神,关心神的事。若是尚未信主,也会对神有种渴望,因为神创造人本该如此。比尔喜欢指出这就是为什么耶稣被称作「万国所羡慕(渴望)的」(参考哈该书二章7节),因祂是人类心中最深渴慕的完美实现。
我相信年轻人天生渴望为神大发热心,但这份饥渴被埋藏多时,需要把它挖掘出来。当我与团队同工致力唤起这份渴慕,我们不但看到一颗颗年轻的心被唤醒而热心爱神,也看到他们发现一生持续这份热忱是有可能的,事实上,一年比一年更热爱神也是可以达到的境界。这批在全地新兴的复兴家正经历到燃烧不断的热情,而非只是一时的灿烂,不久就会渐渐冷却的热心。
关键之一在启示录里,被放逐到拔摩岛的使徒约翰被提到天上,与耶稣面对面。耶稣当面传信息给约翰,要他写信给几个教会。他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信息中说,祂看到他们的善行,但有一件事祂要责备他们:「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贵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哪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启示录二章4〜5节)我在教会长大,不知听过多少传道人传讲这段经文,信息总是:你当初得救的时候,自然地对神大发热心,整个人散发热情,喜欢祷告、读经、邀请人来教会、经常为主作见证。但时间一久,你渐渐远离信仰之路,对生命和神的热情也褪色了。」讲员的结论总是鼓励大家回到刚信主之时的「起初的爱first love」。
别忘了,每个基督徒内心深处都渴望与耶稣深深相爱,所以听到上述信息,我们的响应就是努力回到初信的状态,设法照着从前所做的事去做,但因为动机是出于责任感而非热情,所以效果不彰,而且多半只有三分钟热度。
问题出在那些讲员的结论是,回到起初的爱等于回到我们起初爱耶稣的状态。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启示录二章所要讲的。约翰一书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first loved)我们。」(四章19节)所以我认为耶稣的意思不是要我们回到当初怎么爱祂的样子,而是回到祂起初怎么爱我们的启示上。我们是因为领受祂爱我们的启示,才唤醒心中对祂的热爱。当你亲身体会祂对你浓烈的爱,你的自然反应就是深深爱着祂。祂的爱激发我们的爱,不必奋力挣扎,完全是自然就会流露出来。
在我办公室的书架上摆着一只小熊维尼的布偶,为的是提醒我数年前神让我看见的一件事。那是我和内人为女儿第一个复活节所买的布偶,我小时候可没见过这么高科技的玩具。这个维尼熊拿着一只小摇铃,另外有一只大摇铃是给我女儿拿在手里玩的。她只要在维尼熊面前摇铃,维尼熊一收到讯号便开始又唱又跳:「我长得矮又胖,我觉得自己很棒,所以我用力跳上跳下……」,只要我女儿手上的摇铃一停,维尼熊也就马上不唱不跳了。
我用这个布偶来提醒自己,当神的「摇铃」一动,我就活过来。我想你应该能懂我的意思,当我们体会到神何等爱我们,我们心中的爱就被唤醒了。惟有不断经历神浓烈的爱,我们才能够全心爱祂、为祂而活。毕迈可(Mike Bickle)说:「我们需要神才能够爱神。」2 离了祂,我们真的不能做什么。
耶稣把这真理教导给门徒,祂说:「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约翰福音十五章9节)这真是个石破天惊的宣告。耶稣说祂爱我们就像天父爱祂一样,没有比这更大的爱了。接着祂呼召我们住在祂的爱中,祂没有告诉我们重新创造起初得救时的爱心,然后常在祂的爱中;祂乃是要我们学着去生活在祂的爱中。这话的意思等于是:「我对你们的爱是如此长阔高深,你们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学习与我这高深的爱连结。」每一天我们都有机会住在这最极致、最热烈、最深厚、最疯狂、最不可思议、无法想象的爱当中。学会这件事之后,自然的反应就是热烈地爱着祂。
于全地兴起的复兴新品种正在学习住在耶稣爱中的秘诀,所以他们心中燃烧着对耶稣的热情。他们的心已经融化,对神的爱川流不绝——涌流到其他人身上。他们将被称为燃亮的生命,在全球各地点燃复兴的火。因他们行在神是他们最好朋友的启示中,所以他们不是「为祂」做工,而是「与祂」同工。他们不是「雇工」,而是「爱人」。他们的生命与众不同,不是出于追求名利,而是因深爱耶稣。这份热爱激励着他们超越现状,以致甘愿牺牲、冒险、谦卑、追求卓越。毕迈可说:「情人所成就的肯定比工人要来得更多。」3
若要成为燃亮的生命,就必须亲身经历那烈火。记得我们第一年去英国举办耶稣文化特会,团队中有个年轻人梦见一个人站在田中央,脖子边上有个丙烷气钢瓶的喷嘴,原本他旁边围着一群年轻人,但不久便发现他即将陷入火球中,所以大家马上后退,以策安全。不过大家对这个人非常好奇,所以都留下来看他要做什么。他开口要大家靠近一点,这些年轻人一个个逐步靠近田中央,突然间,只听到「滴答、滴答、滴答」的声音,然后那男子整个人都烧了起来,周围的人全都被包在火焰里。耶稣正在呼唤我们靠近祂,好让祂可以点燃我们的爱火。这批新品种正在响应神爱的呼唤。
从这个梦可以看到我们与神关系的进展,从听到邀请、到步步靠近、到与神面对面。假如我们常在神的爱中,这个过程就会不断循环。以我自己为例:当我心里响应神的邀请,便亲身体验祂奇妙大爱。而那爱又燃起我里面的爱,使我说:「主啊,祢是我一切所求所想,我要一生寻求祢。」那份追求带我回到祂的同在中,使我更深经历祂的爱,点燃我对耶稣更大的热情,使我更加渴慕寻求祂的面。只要这过程持续不辍,心中热情就会再创新高。
回顾过往神几次让我重新体会祂的爱的经验,我自然的反应就是更加温柔地深爱着祂。最记得的是某天早晨我一个人到会堂去祷告,没有开灯,会堂空荡荡,我俯伏在讲台上祷告。神的爱厚厚浇灌下来,几乎伸手可摸,又像浪潮一波波淹没了我,使我泪流满面。那次深刻的经历后,我对祂的爱便如火燃烧。但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单单因着祂而寻求祂。可从两方面来说,首先,我们寻求祂是否真的出于回应祂的爱慕,如同耶稣所说:「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约翰福音六章44节)。我开始寻求神是因领悟到祂正在寻找我。启示录三章20节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是耶稣在叩门;是祂找到我们,不是我们找到耶稣。是我们失丧了,而不是祂让人找不到。更重要的是,神可没有在你得救之后就不再追求为要得着你的心,甚至直到今天,祂仍然在追求你!
我和内人在谈恋爱的时候也是这样,我想尽办法吸引她,只希望当我开口求婚时,她会点头答应。但当我们交换结婚誓言之后,我可没有停止追求她。结婚十一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努力要得着她的心。在我们得救前后,神同样热烈追求我们,每一天祂都满心渴望你来到祂面前,祂一直在找你。我常说:「找到神一点都不难,你只要停下来稍微久一点,祂就能够找到你了。」
当你静默的够久,祂就会来找你,你会大口畅饮祂的爱,就像我所描述的,你内心深处的爱会被唤醒。这也是倚靠神来渴慕追求祂的第二方面,神的爱不但激励我们起来回应,更使我们能够以爱来回应。亲身经历神能使你沉睡的心灵被唤醒,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作为你追求神的动力。
超越资讯的启示
使徒保罗求神使我们:「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以弗所书三章19节)接着祷告:「便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充满的关键在于亲身经历,因为经历带出启示。启示的知识若无亲身经历,我们便只能运行在信息的层次而已。基督徒多半不缺正确信息,如果我到教会问大家:「你相信耶稣爱你吗?」我相信不管到哪个教会,应该都有九成九的会众会真诚地给我肯定的答案。单从你读这本书的事实来看,你应该也是相信耶稣爱你的,但你的反应是源自于信息还是真实的启示呢?
前重量级冠军拳击手伊万德(Evander Holyfield)仍处于颠峰状态时,我很喜欢看他比赛。看过几场后我便很清楚他出拳很重,后来我看有关他的报导,听评论员在场边讨论他的拳击风格,也听其他曾与伊万德对战过的拳击手接受访问,都证实了我的观察。因此如果有人问我:「伊万德一拳打下去是不是很重?」我可以满有把握地回答:「当然!」这个答案虽然百分之百正确,却完全是基于信息而来,不会真正成为我个人的领悟,除非我穿上拳击鞋、戴上手套、踏进赛场面对他本人。当第一回合开始后约5秒钟,伊万德朝我下巴浑出第一拳,我便双膝颤抖,眼冒金星,那一刻我终于深刻领悟到:「伊万德一拳可真重啊!」而现在它对我来说就是启示——而不纯粹是信息了。我不再只是读到他一拳有多重,而是拥有了亲身的体验!
仅仅以信息为满足而不求启示的人实在太多了,但单靠知识是没办法点燃不熄的热火,惟有启示才能使你爱主更深。别忘了以弗所书三章19节说,充满的关键在于藉由经验获得的启示,此字的希腊文原意是一艘载满货物与水手的船。一艘船如果没有货物也没有人力,就算造得再好,经得起风浪,航程已定,且已下水,结果还是哪儿也到不了。光有信息而无启示也是一样,必须实际体验,神的丰盛与慈爱才会涌流不绝地进到我们生命中。
这个启示能激发你深入神的心意中,因为你将渴慕与祂同在。邦兹(E.M.Bounds)讲到那些亲身经历天父慈爱之人,说:「他们花很多时间祷告,可不是两眼一直盯着时钟而已,是因他们知道梼告事关重大而欲罢不能。」
「我愿意」的力量
似乎太简单了吗?只要住在祂爱中,我们对神的热爱就被点燃了?千真万确!而且得着神大爱之启示并不难,只要放慢脚步,全心渴慕,其实神比你更渴望让你亲身经历祂的慈爱。神的爱固然随时可得,但这个社会却处处横加阻挠。当今社会使我们分心而远离神之事真是超越任何一个时代的盛况空前,电视频道之多,还有简讯、电子邮件、网络、手机、随处可玩的电玩、可储存几千首歌的数字音乐播放器、随选电影MOD,以及无比便利的旅游,这些都令我们分心,当然这些东西本身并非坏事。但我们若没学会作主人,反而受其支配,那么住在主爱中的能力就会跟着丧失,而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这些东西将会使我们不懂得等候神。
在这讲求效率的社会当中,我们已太习惯于立即见效的事,以至于等候神时变得很不耐烦,甚至会怀疑神的慈爱和应许是否真实。我们想要三分钟就可以看完「三分钟健美操」的光盘,然而住在神爱里却不是三分钟就完成的。
与神的爱相系相连是何等重要,而周遭引诱我们分心的事又何等的多,但是不要因此而心灰意冷,请你再想想,这个空前忙碌的时代其实也为我们带来独一无二的机会,亦即在诸多分心的事情之中,仍能对耶稣说「我愿意」,代表你决心坚定不移,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当初我向妻子求婚时,可不是对她说:「心洁,我们打个商量,现在没有人要嫁给我,只有你——我只有你这个选择,所以,你愿意嫁给我吗?」这种念头想来就可耻和可悲。共结连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千万人中的惟一,「心洁,纵使我有千百个选择,但我只选择你,我只愿与你共度此生,世上没有任何人与你相比。」当 然我并不是真的自以为有千百个对象任我选择,但我相信你懂我的意思。
「Yes」的力量是我的属灵父亲之一,丹尼•席克教我认识的。他常说很多人都以为信基督教就是一大堆的「不可以」,「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不要去那里」,「不要看那个」;似乎门徒训练就是等于这样不可、那样也不行。丹尼却指出,灵命成长绝非一长串的「不可以」,而是发自内心坚决地对耶稣说:「我愿意」,而其他众多的选项都不值一顾。同理,我的婚姻在乎的是我对妻子说「我愿意」,而非我对其他人说「不」。毕竟要有正面积极的目标,基督徒的人生才会充满热忱。
转移爱慕的焦点
假如耶稣正在追求我们,敲我们的心门,那我们的责任是打开心门让祂进来,启示录三章20节说:「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我们必须随时准备开门,生活中虽有各种声音,但祂的声音必须听得最清楚。事实上只要我们越深入体会祂的爱,就越有力量摒除其他分心的事。
一天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下班回家的时光,当我走进家门,放下背包,便会听到:「爸爸回来了!」我面带微笑,站在那里等我最可爱的孩子们从家里各个角落跑到我跟前来。我的儿子可能原本正在玩超人玩具,小女儿可能正在看她最爱的芭比影片,大女儿可能正在玩她的任天堂,但一听到爸爸回来,他们都会赶紧放下最心爱的玩具,跑过来迎接爸爸。在我家中我没有竞争的对手,我有把握每一天我都稳坐冠军宝座。每一次我都可以赢过芭比,或是蜘蛛人,以及任何其他的玩具。
耶稣说我们若不回转像小孩子,就不能进天国。当爸爸回家,没有一件事比来到爸爸跟前重要。当我们听见天父敲门,就要赶快抛下手边所有事情,跑去开门。听见祂的敲门声,有时我们可以立刻放下手边的事,到祂面前待上一段时间,但有时可能我们正在上课、正在开车,或正在超商购物,不方便马上停下来。但听见祂声音就开门的意思其实就是,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要将注意力转向祂。有天晚上正当我快要入睡时,突然听见圣灵对我说:「班宁,你随时可以找得到我,只要把注意力和追求目标转向我即可。」无论是每日灵修时间或忙碌工作时,问题仍旧是:你是否愿意将注意力和追求目标转向祂?每天花时间与主亲近固然重要,本身却非终极目标。真正的目标是,让祂随时随地作你心中爱慕的对象。
听过好些有关史密斯•维格士维尔(Smith Wigglesworth)祷告的见证,若你在他旁边和他一起祷告,你会感到主的同在越来越强,甚至强烈到令你不敢待下去,惟恐主的荣耀使你毙命。维格士维尔非常了解深情爱意能感动天堂,他曾说:「当你抬头仰望,心中对耶稣充满深情爱意时,那一刻天堂就开了。」5
每日固定灵修时间的好处是,帮助我实现人生最大目标,那就是一整天将我的注意力和爱慕都放在祂身上,慕安得烈(Andrew Murray)说过:「一个人仅在教会或祈祷室里恳切祷告,其他时间心却不向着神,就好像是活在两个矛盾的灵里。仅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敬拜,就不叫全人敬拜了。」6
我与主共度的亲密时光中,有些并不在固定的敬拜或祷告时间表上。大学时我曾打工,做泊车小弟,工作的部分时间是看着我们的停车位,不被其他的车占走。我一个人在那里时常一站就是好几小时,我会把我的心转向神,单单敬拜祂。那个购物中心的停车场成了我与主亲密相会之处。如果你要成为燃亮的生命,一生为主发光发热,那么你必须学会听到祂叩门就开门,将你的注意力与爱慕焦点转向祂。
当你停下脚步让神来找你,回应祂的叩门声,将注意力转向祂,便是让祂有机会来爱你,祂渴望把祂的爱浇灌在你心里。这就叫做回到起初的爱。多年前有段时候,神一再向我强调这一件事,每次我撇开世俗烦扰来到祂面前,祂似乎只想让我知道祂有多爱我。我总是静静地坐着,问祂:「神啊,今天祢心里在想什么?」祂的回答总是:「今天我在想你。」那段时候祂常在半夜唤醒我,与我说话。因我知道是神把我唤醒,所以我将注意力转向祂,问祂有何指示。我常期待神赐下奇妙的启示,好让我可以在讲台上教导,但每一次祂都只是微声诉说:「我只想告诉你我爱你。」
「好啊,就这样?没别的吗?祢把我唤醒不是要给我什么深入的启示吗?」
祂的回答令我感动:「没有,我只想让你知道我有多么爱你。」神三番两次唤醒我,与我如此互动,想来不免莞尔,但我渐渐明白祂的心意,祂希望我能真正体会祂以慈爱待我的启示。
我能了解天父心肠的一大原因,是因为我自己也当上了父亲。我希望我的孩子都知道我有多疯狂地爱着他们,爱他们是我的一大喜乐。请抓住这个重点,我不但很高兴孩子们爱我,也很喜欢爱我的孩子们。有太多人说爱主却不曾花时间让祂好好的来爱我们,祷告的时候只有寻求祂、爱慕祂,却没有让祂来欣赏我们。假如我下班回到家,女儿跑过来跟我说:「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说完就跑开,去做自己的事,我这作爸爸的可一点都不会满意。我喜欢听她说她爱我,但更爱让她坐在我身边让我表达对她的爱(通常是许多湿呼呼的亲吻,以及快令她窒息的拥抱),然后我才会觉得满足。我好喜欢爱我的孩子!我希望他们知道老爸如何疯狂地爱他们而安全感十足。
我真的很喜欢服事年轻人,喜欢看他们充满热忱,他们的热力也感染我、激励我。但有时我会觉得,在热情寻求神之际,他们也需要慢下来,让神来爱他们。我们在祷告时间和敬拜聚会上一直向祂表达心中的爱,却没给祂时间来告诉我们祂有多爱我们。以带领者而言,或许深怕如果在那上面花时间,大家会觉得无聊,下次就不来聚会了。然而,若想讨祂喜悦,就必须把自己空下来,让祂来爱我们。在这方面,带领多伦多机场团契的亚诺夫妇Uohn and Carol Amott)给了主内肢体很好的教导,他们让人懂得如何完全沉浸在祷告中,领受神的爱,改变了许多人的祷告方式。
列城万国并不需要基督徒更有组织,也不需要更精彩的聚会安排或事工内容;世人需要的是为耶稣火热焚烧的热情基督徒。若非出于对耶稣癫狂的热爱,再好的组织和计划也是软弱无力,不符合实际的需要。我们只能给出去我们所得着的,我们若已蒙召在世上作基督的使者,就必须经常经历祂的爱,因为祂希望藉由我们向世人传达的,就是爱。因为爱,所以祂差祂的独生爱子来钉死在十架上。所有的神迹奇事、医治和先知预言事奉,都在指向神爱世人的启示。但我们有可能错失这个启示,因为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也都看过没有爱的超自然事奉。这就是为什么保罗呼吁我们追求那「最妙的道」,也就是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的「爱」的真谛。神正将这最妙的道放在属于祂的燃亮生命之中,好让世人看见这爱的大能。
分享与回应
为什么会有基督徒不冷不热?会有人对神失去了热情?我认为关键是在于我们把基督教降低到宗教和规条的层次,而不是关系和经历的层次。
天父的爱是如此的长阔高深,耶稣的爱是如此的热情,而圣灵使神的爱真实的活化在我们的生命中。这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我们所相信的这一位是如此主动热切的深爱着我们,并且渴望与我们进入亲密的关系,不再是雇工与主人的关系,乃是朋友与爱人的关系。而保持对神火热的关键就在于,我们需要时时连结在祂的爱中,感受他祂爱的同在,并且享受与祂的亲密。我们能够爱神是因为我们先感受到祂对我们的爱,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的爱才会越烧越旺。换句话说,基督的信仰不只是我们追求、寻求神的面和同在,我们也要为神预备空间、给神时间来追求我们、爱我们、拥抱我们,这爱火才不会被熄灭。并且在这个世代,当世界要以许多的事物来让我们分心时,我们更需要不断的让神成为我们所渴望和爱慕的焦点,浸泡在神的同在中,好叫我们在完成主大使命的过程中,不但不会枯干,更不会成为鸣的锣、响的钹!
小组讨论
1. 比尔•强生说:「基督的信仰绝不只是恪守教规而已,应该是热情的为主而活。」你觉得你基督徒的生活是充满着热情,还是纪律和规条是你更加看重的?为什么?你认为你可以做什么来使你对生命充满热情?或者你觉得什么是你生命中热情的杀手?在你周围有没有人是对他们所热衷的事情非常热情的?你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保持热情的秘诀是什么呢?
2. 毕迈可说:「我们需要神才能够爱神。」我们能够爱神,是因为我们先感受到神对我们极其伟大的爱。分享一下你被神的爱触摸的经历,神的爱是如何临到你身上?你又是如何回应祂的爱?若这是保持起初的爱的关键,那你觉得你可以实际做什么来不断的感受到祂对你的爱?
3. 复兴新品种行在神是他们最好朋友的启示中,所以他们不是「为祂」做工,而是「与祂」同工。他们不是「雇工」,而是「爱人」。你觉得为神做工和与神同工的差别在哪里?雇工和爱人在心态上有什么不同?分享你有没有在服事上感到是在为神做工的经验?那是什么样的感觉?你现在会如何调整你的心态,使它变成是与神同工的经历?
4. 以你自己为例,什么最会使你在追求神的热情上分心?你觉得你可以如何胜过这些东西对你的吸引力?你认为要如何在生活中操练把焦点一直都放在神身上?
5. 在与神的互动中,你都是一直在追求神、寻求祂的面,还是你会学习安静在祂面前来享受祂的爱?你能够认同作者所说关于天父的心,祂不会满足于只是祂的孩子向祂表达爱,而是渴望祂的孩子也能够感受到祂的爱?这样的认知会如何帮助你与神建立更亲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