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菲律賓開拓與宣教培訓,建立24間菲律賓人教會;並推動家職場教會;巡迴、教導、研習、宣培、權能事奉。
建立KHAP神國家裡使徒先知、推動國度異象與教會連結。
感謝神!透過光道牧師解析各種的恩賜,讓我更深入了解我身上的神所祝福的那一份他早已加添添我的能力。我應該多多拿出來操練及使用,而不是擱置或忽略,盼望此能以榮神益人。
而我對妻子也有更多的了解和體諒,恩賜學後能理解生活中她有意無意時所顯出那潛在的領袖特質。
上帝很奇妙的把我們兩個合在一起,原來不是要我們硬碰硬,而是要我們相互幫補,力上加力,能以盡性主要效力,成為美好。
〜潔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恩賜學培訓,它幫助更我明白屬靈恩賜的本質和意義。認識自己也享受神所賜給的恩賜。過去我一直忽略去操練所擁有的恩賜,甚至覺得不重要。這次,我明白若繼續忽略,就是又惡又懶的僕人。如果人人發掘且發展恩賜,基督的身體將更健全,神的國度必更擴張。
以前以為發展恩賜僅屬個人的事。感謝神!原來恩賜與神的國度深具關係,深深敬畏及感謝神的開啟!
(吳姐妹專程台南北上新竹上課)
信主超過兩年的基督徒。
經由地方教會或是機構認定、推薦的學員。
個人於教會有正式崗位服事,有應用個人恩賜的經歷。
建議年紀13歲以上。
每個人一份問捲和講義,避免兩人共享一份,夫妻亦是。
填寫「屬靈恩賜資商商數測驗表」。
了解27種恩賜的說明。
填寫事奉經歷問卷、屬靈恩賜性格測驗、內在感動問卷。
請人幫你填寫「恩賜客觀印證」問卷
填寫預言恩膏表
聯繫負責人,三天內獲取綜合報告。
與主要老師進行一對一分析和指導。
最後填寫「我對牧者的響應」後,呈一份copy給教會或機構負責人。
首先填寫第一份問卷:「屬靈恩賜資商商數測驗表」時,要按自己的程度來寫,不看書(包括不看恩賜學課本、講義),不翻聖經,不和人討論,如此才會準確。分數多少和成績無關。
完成屬靈恩賜資商後,再看 27 種恩賜的解說,了解每個恩賜的特性後,才能有效的填寫。
接著開始另三份問卷:第二份=事奉經歷問卷、第三份=屬靈恩賜性格測 驗、第四份=內在感動問卷。記得,唯有正確的問卷計分,以致在最後綜合歸納時,才能有正確的結果。
每份問卷最後要列出四個最高的恩賜,最好四個恩賜的統計分數都不一樣。如果同分時,除了性格測驗時有兩組(服務、領導、行政及先知預言、說方言、翻方言)三個恩賜會同分外,其餘的,只要三個恩賜以上同分,測驗卷就要重做。
找 3 個人幫你填寫「客觀印證」,如果最高項目一行里兩個以上恩賜時, 得回頭問填寫人,將列出的恩賜排列出先後次序。每一個項目填寫的恩賜不能一樣,如最高項已有「領導」恩賜,次高項裡就不用再填「領導」 了。
一對一討論的目的,是讓學員知道如何重點發展自己的恩賜,並能運用它。同時,也能安排在恰當的事奉崗位,好讓學員能發揮所長,並達致教會建造的目的。
接著是討論第八章歸納出來的結果。我們知道,每一種事奉,都需要有數個恩賜一起的搭配。所以可以先看下一頁排列出的三個主要和三個次要恩賜的依序,先做一些相關的分類:如牧養類,權能類或是宣教類, 並思想如何搭配較為妥當。
主要和次要恩賜中,看是否有共通性和搭配性?如幫助人、憐恤人、施 舍、清貧濟窮,這算是較同性質的。但如果有勸化恩賜,又加上智能言語、知識言語,那麼後面兩者,就是「勸化」恩賜很重要的支持。
留意他們的恩賜是質增長或是量增長,還是屬於組織的增長?並且這恩賜是屬於領導性的恩賜呢或是輔助性的恩賜?
看過歸納的第2 頁後,再翻過來看第1 頁,先看「屬靈性格」部份,因為是較不變的.也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部份,這一部份若能發展,會較合乎這個人的特質,恩賜的運用也較順暢。
如果「屬靈性格」是身體的話,那麼「事奉經歷」和「內在感動」就是 它的兩個翅膀。事奉經歷表格較屬於過去服事的經歷,先對照一下,看 這性格的部份和過去事奉的經歷是否吻合?再看另一個翅膀「內在感動」,這部份會影響到未來發展。
如果「事奉經歷」和「屬靈性格」是同樣恩賜,那表示這人過去的服事歷程有發揮到他的那一份;相對的,兩者若完全不符,表示這人所擺的服事位置並不符合他的本性。至於「內在感動」裡的恩賜,最好也是符合「屬靈性格」裡有的恩賜,這樣就能事半功倍。
雖然性格是主軸,但若預言恩膏欄也清楚準確的話,其重要性不亞於「性格」,因為這從上頭來的呼召和命定,有時是超越性格的。透過預言、 恩膏所顯示,更能明白聖靈渴望在這人身上,所要成就的工作。一般同一個恩賜,同時落在屬靈性格和預言恩膏裡,應該就是主要發展的考慮。
至於「客觀印證」的部份,若所填寫的是其它字段沒有出現的,往往是有錯誤的,這時就需反過來了解是誰填寫的?為何填寫的人會將此恩賜列入,是誤認了恩賜的定義呢?亦或看見了某項恩賜,但卻忽略了其它更顯著的恩賜呢?
基本上如果某種恩賜,很平均的分佈在五項問卷裡,那麼這項恩賜絕對跑不了,是發展的最佳恩賜。在考慮未來三樣要全力發展的恩賜時,留 意在五份表格里,計出現幾次,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如果「內在渴望」欄有擺在最高的第一、二格內,但這恩賜在其它欄都沒有出現的話,那麼我會特別問學員原因,是否符合實際?如果不符合, 就會鼓勵不要期望過高。有時是寫的人,填寫此問卷時,錯誤的以為, 要選的是自己所沒有,卻是渴望的恩賜。內在感動填寫的恩賜,應該是 在我原有的恩賜裡再加添,以致能夠更加專業。正如神的話說:那有的 還要再加給他,
最後都確定了,再回到歸納表格的第二頁第5題,填妥最重要的三個恩賜,好作為日後至少三年內,可以全力運作和發展的恩賜。
師資要協助學員看重每一項恩賜,教會也要肯定每一個人獨特的那一份恩賜,沒有體面的,要更加給予體面。把愛和建立身體當作教會最高的價值所在。
恩賜學研習會,幫助學員認識自己的恩賜,只是一個開端,因此在後續的運作和發展上,教會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教會也當存盤每一位同工、 學員的恩賜狀況,作為日後協助他們,安排教會事奉的參考,所以最後的總結有一份報告是要給牧養、遮蓋你的牧者,好讓之後的跟進,能夠有助於恩賜的成全。
期待更多人認識自己的恩賜,且能忠心又良善的發展、運用它。
原則上,這份「恩賜學」約 2-3 年,可以重新再做一遍,看看有哪些恩賜是一樣,哪些又變動了。
願神使用這份教材成為神國兒女的幫助,也能成為教會建造上的祝福。
回答這資商表時, 不看聖經,不與人交談,不先看其它的講義。
如果你不肯定有關的答案,就不要回答。也不要怕測驗的分數過低,因為分數高時,就不需要上這課程了。低分代表尚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平均7分鐘可完成
本課主要是在說明第二課中所提的第二點 (以實際的步驟來發掘你的屬 靈恩賜)。以下的課都是屬於運用性的,因此當課程在進行時,請大家用探討與辨明的心態來進行:
第一步:發掘你的可能性。
學習到底有那些屬靈恩賜,它們的特徵,及如何在肢體中發揮功能等。
第二步:盡可能的測試你自己。
不要懼怕去學習那些你認為自己可能沒有的恩賜,這和你知道自己已有 那些恩賜是同等重要。
第三步:察覺你的感受。
因為神已將我們放在身體裡面,當我們發揮正常的功能時,我們會感到我們是活潑,容易,完整的。
第四步:評估你的功能性。
恩賜是為造就肢體(個人)與身體(教會)的成長。如果某種恩賜被執 行出來,必然會產生可見的,神所設計的功能性及造就性。
第五步:期待其他肢體的印證。
這是最重要的步驟。如果你有某種特殊的恩賜,其他認識你的肢體會察 覺,並可以告訴你它們的存在。如果你存著禱告與尋求的態度來進行以上的五個步驟,求神給你指示,你應該很快就能發覺你的屬靈的恩賜。
第一步:發掘你的可能性
在第二課裡,我們從聖經找出 27 種恩賜,但它們的定義是什麼呢?
A、我們需要接受一個事實,到目前為止基督徒還沒有建立一套共同的恩賜之定義。有的信徒完全不理會,有的採取開放的看法,有的已肯定定義。
B、我們要承認,按本課程的研究,我們只提供參考,並不打算給恩賜下最後的定義。最後的定義最好是由你的教會去探究,這有助於你們肢體間在運作時有共同的共識。若不然,當它運作起來,大家可能認不出它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以下提供27種屬靈恩賜的建議性定義,並相關聖經記載。建議有興趣者可按經文作進深的研究這些恩賜的定義,可能和一些書籍講義的定義會有些出入,亦有可能某些恩賜沒有被列入或多出...,但為了達致這問卷的準確度,恩賜定義將以這兒列出的為準則:
1. 領導:(領袖、治理)
能按著神對教會現在與將來的使命、目的,定出目標、宗旨與策略, 並將這些宗旨、目標向人傳遞,使人們能自願的、和諧的、為了神的榮 耀,共同來成就。
(提前 5:17;徒 7:10;徒 15:7-11;羅 12: 8;來 13:17;路 9:51 )2. 行政:(治理事的)
能清楚明白基督身體中,應定下某些實時或長遠的教會目標,並為完成這些目標設計有效的計劃與程序。
(林前 12:28;徒 6:1-7; 徒 27;11; 路 14:28-30; 多 1:5)3. 服務:(執事)
在神家事工中以僕人的身份,找出還未滿足的事工需要;使用所提供的資源,使這些需要能得到滿足,並幫助教會達成事工的目標。
(林前 12:28; 4:11-14; 羅 12:7; 徒 18:24-28; 徒 20:20-21)4. 接待:(款待)
能開放家庭接待人,對那些需要食物和住宿的人表示歡迎。
(彼前 4:9; 羅 12:9-13; 徒 16:14-15; 來 13:1-2)5. 憐恤人:
對那些在生理,心理或情緒忍受痛苦的人士,能感同身受和表同情; 而且把這些同情變成扶持的行為,藉以表達出基督的愛和分擔,以減輕 別人的痛苦。
6. 幫助人:
很樂意把自己的時間、才幹、資源投資在幫助別人的事上,讓被幫助的人得以從他們的困境中突破出來。
(林前 12:28; 羅 16:1-2; 徒 9:36;路 8:2-3; 可 15:40-41)7. 施捨奉獻:
能用慷慨和喜樂的心態,把自己物質上的資源,奉獻給神、教會和有需要的人。
(羅 12:8; 林後 8:1-7; 林後 9:2-8; 可 12:41-44)8. 勸化:(勸慰)
能用舒暢,安慰,鼓勵和輔導的言語以屬靈的話解說屬靈的事;去關懷其它的肢體,讓這些會友得著扶持和醫治。
9. 清貧濟窮:(自願貧窮、賙濟窮人)
有效的去做成對神的服事,自願放棄權利,物質的舒適和奢侈,認 同於所要服事的對象;接受社會中相符於窮人程度的生活方式。
(林前 13:1-3; 徒 2:44-45; 4:34-37; 林後 6:10; 8:9)10. 信心:
能有啟示性的亮光,明白領受神要行事的負擔,因而比別人格外的有信心地去做成那工。
(創 6:13-22; 12:1-4; 林前 12:9; 徒 27:21-25; 來 11:1,6; 羅 4:18-21)11. 使徒:
具有開荒、植堂、冒險、改革的精神,在一間或多間教會裡,擁有 引導、領導與執行教會方向、目標、路線的智能與權柄。
(林後 12:12-13; 弗 2:20; 4:11;加 1;1; 2:8;路 6:13;徒 8;17; 15:4)12. 先知預言:
能透過神啟示的管道(異象、異夢、聲音),直接接收和傳達神要 傳給祂子民的信息。
(民 12:6; 林前 12:10,28; 弗 4:11-14; 羅 12:6,路 7:26; 徒 15:32, 21:9-11)13. 知識言語:
能夠從聖靈得著啟示,直覺知道(to know)並說出某些隱藏著那關乎過去、現在、未來真正符合事實的知識性言語,適當的使那人信服, 並重新把人引入神要他知道的事實上。
14. 智慧言語:
知道聖靈的心意,獲得亮光,能看透、發掘、積聚、分析和澄清與教會、個人增長和幸福有關的資料和觀念;並把這知識適當地應用在個人、肢體、教會和國度特殊的需要上。
15. 說方言:
A. 以未學過的舌音(靈語)來向神禱告或讚美,使自己的靈得造就(不必翻出來)。
B. 以未學過的它國語言或某地方性的方言,向來自異地的未信者作見證,傳出從神而來的信息(不必翻出來)。
C. 以靈語或地方性方言向會眾傳講神的信息(需要翻譯出來)。
特别注意⚠️「當我們論到說方言恩賜時,是以造就教會需要翻出來的 C 項方言為主。」
16. 翻方言:
能把別人所講的方言,靈語翻成當地的通用話語,使人明白神的心意。
17. 傳福音:
在傳福音、領人歸主的事工上具有負擔,能夠以適當言語,有效的 行動向非信徒分享福音,帶領人決誌及鼓勵人成為有責任擔當的基督徒。
(弗 4:11-14; 提後 4:5; 徒 8:5-6,26-40; 徒 14:21; 21:8)18. 宣教士:
能響應神的呼召,離鄉背井長期或短期的進入另一種文化中生活和進行宣教的事工。
19. 牧養:(牧師)
具有憐恤人、幫助人的力量去關心、慰問、牧養、管理一群信徒身、 心、靈的需要,並為他們長遠的屬靈利益負起監督與管教的責任。
20. 教導:(教師)
為了成全其他肢體能有效的去服事,而帶出適宜的教導和訓練,並 有系統,為人所能明白地,傳遞給信徒有關基督的生命與使命。
21. 獨身:
雖然維持單身,卻仍感到生活是一種享受,沒有結婚卻不因性的引誘而受苦。
22. 捨己殉道:
能為信仰忍受苦害,付出血的代價,甚至死亡;卻仍然不住的表露 喜樂和得勝的態度,榮耀神的名。
23. 代禱:
具有特別的負擔,可以經常做長時間的代禱;在進行代禱時願意認 同於代禱的對象,分擔對方某種的重擔,直到在禱告中看見問題的突破與答案。
24. 醫治:(醫病)
成為神的媒介,讓神透過服事者,以無需藥物,單靠基督權能,去 使他人疾病得著醫治,恢復身體的健康和完整性。
25. 行異能:(神蹟奇事)
成為神的媒介,在神主權的引導下,讓神透過服事者在人、事、物 上成就大有能力的事蹟。對旁觀者而言,所成就的事蹟,已改變了自然 界的正常規距和定律。
26. 辨別諸靈:
可以確實的知道,並察覺出那些在屬靈界中的行為與現象,分辨、 查驗,並指出是出於神的、人的,抑或是撒但的。
27. 趕鬼:
能辨別邪靈的詭計,以基督的權柄從人身上趕出邪靈,解除巫術與 咒詛,使人心歸向神,得著自由釋放。
所有的屬靈恩賜(Charismata)都的以復數來書寫。意思是說,從恩賜看只是 一種,但在運作時,聖靈可以按需要使恩賜的功能(Function)有所變化,從而帶 出不同的職份(Roles)。
例如傳福音的恩賜,在運作上於現今可分為:
個人佈道家
地方性教會佈道家
大型聚會佈道家
這明顯的使我們看出,所有的恩賜都會有幾種的功能與職分。
本書提及 27 種恩賜,若運作起來,其功能與職分可能如彼得前書 4:10 所說 的「百般恩賜」,這足以應付教會所有的事工需要而足足有餘。
顯然的,使徒們的意思是要告訴我們,每個信徒都會有信徒的角色(Christian roles)及恩賜的角色(gifted roles),教會若要強調恩賜的角色, 則必須從他的恩賜功能(function )裡,去看出他最有效的事奉崗位和職事(role) 是什麼。
這問卷能幫助你從過往的服事經驗中,掌握你的屬靈恩賜。你須要做的是:
1. 回答以下問題。讓問題的答案來反映你的情況是屬於「經常」10、「很多」8、「多些」6、「少些」4、「很少」2或「沒有」0。
2. 這問卷總共有 135 個題目。若一定要偏少或多時,以偏少為主,這樣較不致造成最後計分時,過多的同分,而難以區別上下。
3. 若你已預備好要發掘恩賜,那就求神幫助、帶領你作答~
平均20分鐘可完成
小心閱讀有關屬靈恩賜的性格,並為自己評分。
注意:這些性格特徵只是指「一般情況」來說。自我形象強的人,會不經意的高估自己;形象低的人則會低估自己。
自己需要完成這份問卷一次。
自己完成後,此問卷也可以請很熟識你的人,如配偶或是多年同工也寫一份。
總共有149題,每一題請用少過7秒的時間作答。
**此問卷也需要請一位很熟識你的人,如配偶、家人或是多年同工也寫一份。如此一來會對結果帶來更佳的準確性,謝謝。**
平均20分鐘可完成
1. 心志
神尊重你個人的意願和心志。
2. 負擔
當你對某樣事工的負擔越來越重,就顯示神將要給你經歷該事工所需要的才幹、恩賜與資源。
3. 呼召
當神在某項特別的事工上對你有具體的呼召,就表示你會得到該有的恩賜,才幹,資源使你能做成祂的工。
4. 需要
一個特殊的需要和情況,會需要某種恩賜,才幹來滿足。這些恩賜或許已經潛伏在你裡面。當需要來時,它就會顯露出來。神也可以在你祈求的時候,將它賜下。
5. 渴慕
某些人有某些恩賜,會吸引同類形恩賜的人來靠近他。恩賜也會傳遞給周圍的人士。
這一份內在感動問卷, 就是嘗試收集有關這些原則的資料。
當你回答以下的問卷,你當記著上面這五項的基本原則。祈求神以這五項原則來幫助你探討出你的屬靈恩賜。
請按實際能應用在你身上的情況來回答問題。
要留意這個問卷,不是填寫自己沒有但想要的恩賜,而是包括自己已有且已 發揮的恩賜,如此在歸納時,才不會失真。
平均10分鐘可完成
自己不需要填
自己不需要填
自己不需要填
請轉發給熟悉您的教會領袖或組長(1-3位),讓他們為你填寫問卷。
🔗https://forms.gle/yej2G28eWLRp66Sb9
請一定要確保您所發出去的領袖或組長都已完成後,才通知負責人整理綜合報告。
平均20分鐘可完成
我們相信神可以按著祂的主權,超自然的將祂的恩賜賜給祂的兒女們。神常藉著個人超自然領受,或透過屬靈恩膏傳遞,或藉先知所發的預言, 加添我們額外可以事奉祂的恩賜。
1. 個人感動:
養成個人靈修筆記的習慣,記錄神對你日常所說的話。這項不是使用止於理性或情感上的領受,而是指個人在超自然的啟示性上, 很強烈,並清楚從神所領受的恩賜。
2. 恩膏傳遞:
藉著屬靈領袖的恩膏傳遞、分賜時,或在大會中強烈感受到的恩賜,在培靈特會時,講員分賜某項恩賜時,你能感受那恩賜的恩膏觸踫你時和降在你身上的那份震動和衝激,往往這是聖靈把這份恩賜的感動放在你心中的憑據。只是感受到他人的恩膏,常有期限,當抓緊時機去運作、發揮,以致這份恩膏逐漸形成恩賜,並常駐在你事奉中。
3. 預言領受:
是把過去有人為你預言禱告時,所提及的內容,含括那些恩賜? 那一項提及最多次或是特別強調,你也覺得有這份感動或信心,那麼就擺在第一,其餘按次序填。若能養成記錄預言禱告的習慣,並且將之抄寫成文 字,常常審視這些話語,並以信心和行動來持守,神也必一一的成就。以最近或是你覺得最有感受的三篇為主。
未曾被預言禱告過的學員,可以去接受已被肯定,且有預言恩賜的人的禱告。有時被預言禱告時,說的人不一定直接指出你的恩賜,而是用敘述的方式表達,如「看見你帶著一群孩子」,這時的分類就要很小心,按著上下文來解釋,若是不清楚,寧願先不填。
平均10分鐘可完成
平均7分鐘可完成
平均3分鐘可完成
唯有在全部問卷都已提交的情況下,後台才能為您進行更為準確的總結,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