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如何才能學好理化 ?
作者:阿賢老師
理化是包括物理與化學,主要是探討自然界的事物及其互相影響與變化的道理。國中理化大多是與生活相關的主題式單元,如空氣、 水、聲音、光、熱、電、力、能等,每個單元看似獨立但卻有相關性,務必要徹底理解及做統整性的學習 。
理化的學習著重於「概念」的理解,這「概念」指的就是一些科學名詞如質量、密度、濃度、波、頻率、反射、折射、色散等,每個單元都有要學習的「概念」,每個「概念」都有其定義或解釋,務必要花時間弄清楚才行 。 這概念的學習可視為「點的學習」,就如同英文中的「單字」。
學好「概念」後,接著就要學習「定律」、「原理」、「原則」 、「公式」等由相關「概念」組成 「前人智慧所創造具特殊意義的說法」,其中「定律」、「原理」、「原則」就如同英文中的「句子」 ; 「公式」就如同數學中的「方程式 」。如「密度」的公式就是由「質量」及「體積」的概念組成的方程式 ;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就是由「力」、「質量」及「加速度」的概念組成的「具特殊意義的說法」及方程式。所以這些學習 ( 如「定律」、「原理」、「原則」 、「公式」等 ) 可視為「線的學習」。
學好 「點的學習」及 「線的學習」後 ,接著就是 「面的學習」,也就是每個單元的統整學習 ,就如學會了英文中的「單字」及 「句子」後 ,就要學習如何寫好一篇「英文作文」。 原來學習理化要會「點線面的學習」,這時你(妳)是否會說一句 : 「學習理化好難 ! 好辛苦喔 !!」,其實要學好理化並不難,除了掌握「點線面的學習」外,最重要的是「上理化課時,務必專心聽老師講解!!」就容易抓到重點,還有若有問題時,要盡快搞懂 (可問老師或同學 ) ,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喔!!
如何知道自己的理化「概念」或「定律」、「原理」、「原則」 、「公式」是否弄清楚 ? 可藉由做題目來澄清及修正或驗證自己是否已真正了解。題目的來源可由課本習題或講義或老師提供的考卷等來獲得,做題目時,若發現仍有許多題目不會寫或不確定,可重新對單元做「點線面的學習」,等自己較清楚後,再來做題目。 每次練習或考試時的題目,若有錯誤時,務必要弄清楚 ; 若發現較難理解或容易錯的,務必做記號,考前再做一遍練習。
要知道自己的理化「觀念」是否清楚的另一種方法就是找個觀念不清楚或完全沒觀念的同學,把他(她)教到懂,在教當中,你(妳)會學會如何將自己的觀念表達清楚讓他(她)人明瞭,如此,你(妳)將學會更多。所以不要吝於將自己懂的教會別人!! 因為「施」比「受」更有福!! 學習理化的最高層次不是「面的學習」,而是將「面」貫通到「體的學習」,也就是將理化各個單元融會貫通。希望同學們學習理化能達到如此的境界 ,那也就實現教育部要學生具有「帶得走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