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能:物體在特定位置所具有的潛在能量。
常見的有重力位能 . 彈力位能 .電位能等,在國中僅針對重力位能與彈力 位能作介紹。
2.重力位能:物體在高處所具有的潛在能量,此能量具有作功的能力。
[重力位能是相對的能量,通常高度差是指物體與地面的垂直距離,訂地面的重力位能=0 ,
若基準改變,則重力位能也跟著改變]
(1)公式:重力位能(Ug)
= 重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重力(mg) × 沿著重力方向的位移(h)
=mgh
(2)單位:若質量(m)以kg為單位,重力加速度(g)以m/s2為單位,高度差(h)以m(公尺)為單位,
則重力位能的單位為焦耳(J)。
3.重力位能的例題:有一物體質量為10kg,距離地面高度為10m,則此物體具有的重力位能為多少?
[解] Ug = mgh = 10 × 9.8 × 10 = 980 J
Ans : 980J
4.彈力位能:彈性體因形變所具有的潛在能量,此能量具有作功的能力。
(1)公式:彈力位能(Uk)
= 彈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 (1/2)kx2
[ k : 彈性體的彈性係數 , x : 彈性體的形變量]
(2)單位:若彈性體的彈性係數(k)的單位為N/m, 彈性體的形變量(x)的單位為m(公尺),
則彈力位能的單位為焦耳(J)。
5.力學能:指物體的位能與動能的總和。
6.力學能守恆定律:物體只受重力或彈力,而不受其他外力作用時,無論在任何位置,
物體的力學能大小皆維持不變的關係。
7.力學能守恆的關係式: 位能 + 動能 = 定值
U + Ek = k (常數)
或 物體增加的動能 = 物體減少的位能
或 物體減少的動能 = 物體增加的位能
8.力學能守恆的例題:將一物體(10kg)垂直上拋,若此物體離開手時瞬間的速率為20m/s,
則此物體上升至距離此物體離開手的位置的高度差為多少時開始落下?(設重力加速度=10m/s2)
[解]
物體減少的動能 = 物體增加的位能
(½)mv2 = mgh , (½) × 10 × 202 = 10 × 10 × h
h = 20m
Ans : 20m
9. 能量守恆定律:能量可以從一種形式轉變成另一種形式,但總能量則維持不變的關係。
如電動車可將電能變成動能;太陽能熱水器可將太陽能轉變成熱能;微波爐可將電磁能轉變成熱能。
10.能源的種類可分為非再生能源與再生能源。
(1)非再生能源:指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氣和煤等)與核燃料等,
這些能源蘊藏量有限,經人類大量開發後,目前正快速地減少中。
(2)再生能源:指在自然過程中會持續不斷的補充,並且在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
包括太陽能 . 風力 . 水力 .海洋能 . 生質能 和地熱能等自然資源。
*課文重點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