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慣性:物體具有維持原來靜止或運動狀態的特性。
指原來靜止的物體就維持靜止,原來運動的物體就維持等速度運動。
[最早由伽利略根據實驗結果所提出]
2.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若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時,
則靜止的物體必維持靜止,運動的物體必作等速度運動。
3.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現象:
(1)搭乘公車時,車子由靜止向前開動瞬間,由於慣性,我們身體的重心保持靜止,
而腳則由於鞋底與車子地板間摩擦力作用 隨車子前移,導致人會向後仰。
(2)搭乘公車時,行駛中的車子突然煞車時,由於慣性,我們身體的重心保持運動,
而腳則由於鞋底與車子地板間摩擦力作用隨車子停止,導致人會向前傾。
(3)載滿砂石的砂石車在急轉彎時,若速度沒有降低,貨斗上的砂石就容易因為慣性,
朝原行駛方向飛灑出去。
(4)洗完手後,甩手讓水分離。[手已停止,但水則因慣性而持續往前運動。]
(5)掃帚頭鬆了,將握柄頂端快速敲地,使鬆脫的掃帚頭重新密合。
[握柄已停止,但掃帚頭因慣性而持續向下運動。]
*課文重點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