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屬元素的通性:
(1)熔點 . 沸點高。
(2)在常溫常壓下,大多以銀白色或銀灰色固態呈現,僅有少部分例外,
如金為黃色固體,銅為紅色固體,汞則是 唯一液態存在的銀白色金屬。
(3)新表面有金屬光澤。
(4)不易破碎,富延展性(即拉成細線,打成薄片)。
(5)電與熱的良導體。
2.非金屬元素的通性:
(1)熔點 . 沸點低。
(2)在常溫常壓下,沒有固定的顏色與狀態,
如硫為黃色固體,溴為暗紅色液體,氯為黃綠色氣體。
(3)新表面無金屬光澤。
(4)敲擊後容易破碎,不具延展性。
(5)電與熱的不良導體。(但石墨(碳元素)是唯一可導電的非金屬)
3.常見的金屬元素:
(1)金(Au):
a.最早被人們廣泛使用的金屬之一。
b.金黃色光澤,延展性最佳的金屬。
c.性質非常安定,不容易與其他物質反應。
d.常製成金飾品,或應用在電子與航空工業的儀器外殼, 當作保護膜。
(2)銀(Ag):
a.銀白色光澤,導電性最好的金屬。
b.常用於製造貨幣 . 餐具及精密儀器的元件,且廣泛應用於電子業導電元件。
c.銀的化合物用途極廣,如製作變色的太陽眼鏡與牙醫的充填劑,
而碘化銀可用來人工造雨。
(3)汞(Hg):
a.俗稱水銀,常溫常壓唯一液態的金屬,可導電, 密度大。
b.具毒性,不可隨意丟棄,需回收,如水銀電池。
c.生活中很少使用,僅溫度計和日光燈管中,含有少量汞。
(4)鋁(Al):
a.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質輕且軟。
b.鋁很容易與氧反應,在表面形成緻密的氧化鋁,可阻隔氧氣,
使內部金屬不再繼續被氧化。
c.生活中常見的鋁製品,如鋁門窗 . 鋁箔紙 . 鋁罐等。
d.鋁合金的密度小,質地堅硬,製造飛機的理想材料。
(5)銅(Cu):
a.紅色光澤,有良好的延展性,導電性僅次於銀。
b.價格低廉,常用於製造電線與開關。
c.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硬度大,適於鑄造器具 . 貨幣 . 銅像。
d.黃銅是銅和鋅的合金,可用來製作樂器和水龍頭。
(6)鎢(W):
a.熔點最高的金屬,密度大且硬度高。
b.鎢可當作燈絲,用來製造鎢絲燈泡。
c.鎢和碳合成碳化鎢,質地堅硬,可作為鑽孔 . 切割 . 研磨的工具。
(7)鈦(Ti):
a.銀灰色光澤,密度小,硬度高,延展性 . 耐熱性 . 抗腐蝕性都很好。
b.鈦常用來製造火箭與太空船,有「宇宙金屬」的美稱。
c.生活中應用廣泛,如高爾夫球桿 . 齒列矯正器等。
d.鈦的氧化物為二氧化鈦,俗稱鈦白(粉),性質安定, 無毒且覆蓋性佳,
常作漆料,也是立可白的主要成分,二氧化鈦會吸收紫外線,可用於防曬化妝品中;
奈米級二氧化鈦也會吸收紫外線,可製成光觸媒產品,有除臭 . 殺菌 . 消毒的功能。
4.常見的非金屬元素:
(1)硫(S):
a.硫又稱硫磺,是一種淡黃色 . 質地脆弱的非金屬固體,常見於火山區的地表縫隙。
b.硫是硫酸的主要原料,也是黑火藥的成分。
(2)磷(P):
a.磷可分為白磷與紅磷兩種。
b.白磷毒性強且性質不安定,不溶於水,在溫度34℃以上會自燃,必須保存在水中。
c.白磷可用於製造磷酸及肥料,還可作煙霧彈的原料。
d.紅磷呈暗紅色,常溫下,化學性質較安定。
e.紅磷常用來製作火柴盒側面的原料。
(3)矽(Si):
a.矽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於氧,在自然界中大部分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矽為灰色固體,具有金屬光澤,導電性介於金屬與非金屬之間。
c.矽可用於製造矽晶圓,應用於半導體工業。
(4)碳(C):
a.碳在自然界中以煤炭 . 石墨 . 鑽石等不同形態存在。
b.煤炭為含有許多雜質的塊狀物或粉末,質脆易碎成黑色,常作為燃料。
c.石墨為黑色結晶,具有良好的潤滑性和導電性,可作為電極材料,也是鉛筆芯的主要材料。
d.鑽石為無色透明結晶,硬度最高,可用來切割任何物質,常被製成高價飾品。
e.碳經過特殊處理,具有吸附雜質的作用,稱為活性碳,有脫色.脫臭的功能,
常用來淨化空氣或水質。
f.近年來科學家製造出新型態的碳~芙,外形像一顆足球,又名巴克球,
性質相當安定且堅硬。
*課文重點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