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熱:使1公克的物質,溫度上升1℃所需要的熱量。
2.比熱單位:卡/公克⋅攝氏溫度,即cal/g⋅℃。
3.常見物質的比熱(cal/g⋅℃):水(1.0),甘油(0.58),酒精(0.58),冰(0.55),鋁(0.217),
鐵(0.113),銅(0.093),銀(0.056), 鉛(0.031)。
4.熱量的公式:熱量(H)=質量(m)×比熱(S)×溫度差(∆T)
例如:使100公克20℃的甘油,溫度上升至50℃,則須供熱=_________cal?
[解]
因 H=m×S×∆T ,故H=100×0.58×(50-20)=1740 (cal)
Ans:1740
5.比熱大的物質溫度不易升降(比熱大難冷難熱);
比熱小的物質溫度容易升降(比熱小易冷易熱)。
如夏天的正午,赤腳走向海水浴場,會覺得沙灘很燙,而海水則不會燙人;
傍晚時,沙灘溫度較低,而海水溫度則 較高。
這是因為海水的比熱比沙灘的比熱大的緣故。
6.100g水與100g甘油的加熱時間與上升溫度的關係圖如下:
上升溫度相同時,以100g甘油所需的加熱時間較短
7.比熱與密度一樣,皆可代表物質的特性。
同一狀態下, 同一種純物質具有相同的比熱。
8.沿海地區在白天吹海風,夜晚吹陸風,
也是因為海水的比熱大於陸地的比熱的緣故。
*課文重點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