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體靜止或運動狀態不變時,表示物體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
若物體受到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不為零時,物體的運動狀態將會改變,
即其速度將發生變化,產生了 加速度。
2.影響物體加速度的因素:
(1)外力:當物體的總質量(m)固定時,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的外力(的合力)(F)成正比。
即 a ∝ F 。
(2)質量:當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F)相等時,其加速度(a)與總質量(m)成反比。
[ 即 加速度(a) 與 總質量的倒數 (1/m)成正比 ] 即 a ∝ (1/m) 。
(3)歸納:由(1) . (2) 所得 a ∝ (F/m) 。
3.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運動定律):當物體受到外力(的合力)作用時,會沿著(合)力的作用方向
產生一加速度;此加速度大小與外力(的合力)的大小成正比,與物體的(總)質量成反比。
4.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公式 : F = ma
[若質量的單位為公斤(kg).加速度的單位為公尺/秒2 (m/s2) ,則力的單位為牛頓(N)= kg.m/s2 ]
5.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運用與現象:
(1)撐竿跳或跳高運動員從高處落下時,會利用軟墊削減外力對身體的衝擊。
[ 因為軟墊可以延長人體落下的衝擊時間,如此可減少加速度,
進而降低人體所受的衝擊力 。]
(2)在賣場推動載滿物品的推車比無放任何物品的推車難推。
[因為推力相同時,物體的總質量變大,其加速度會變小的緣故。 ]
6.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例題:
(1)若將一個質量為2kg的物體靜置於光滑的平面上,當此物體同時受到同一直線上的水平向右10N
與向左6N的水平外力,則施力5秒後,此物體的加速度與速度各為多少?
[解]
利用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公式 F = m a ,
[ F 表示合力 , m表示總質量 , a 表示加速度 ]
10 - 6 = 2 a ,a = 4 / 2 = 2 (m/ s2)
施力5秒後,此物體的速度 v = v0 + at = 0 + 2×5 = 10(m/s)
Ans: 加速度與速度各為2 m/ s2. 10m/s;方向皆向右
(2)將甲 . 乙兩滑車置於光滑平台上,分別施予水平外力F使滑車產生加速度,
其外力與加速度的關係如圖1.所示, 試回答下列問題:
a . 甲. 乙兩車的質量比為多少 ?
b. 將甲 . 乙兩車以細線綁在一起,若以10N同時推動兩車,則兩車的加速度為多少?
[解]
a. m甲:m乙 = (F甲/a甲):(F乙/a乙) = (9/6):(6/12) = (3/2):(1/2) = 3:1
Ans: 3:1
b. 由a.得 m甲 =3/2 (公斤); m乙 =1/2 (公斤)
故 m甲 + m乙 = (3/2) + (1/2) = 2 (公斤)
代入 F = ma 得 10 = 2 × a , 故 a = 5 (m/s2)
Ans: 5 (m/s2)
*課文重點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