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力矩:施力使物體繞著轉軸(或支點)旋轉的物理量。
(1)力臂:轉軸(或支點)至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如下圖1.所示)
(2)公式:力矩(L)=力臂(d) × 力(F)
(3)單位:若力臂的單位為公尺,力的單位為牛頓或公斤重,則力矩的單位為牛頓-公尺(N-m)
[但不等於焦耳,因為力矩是向量,能量為純量,而焦耳是能量的單位]或公斤重-公尺(kgw-m)
2.力矩大小和轉動效果有關。力矩愈大,物體愈容易轉動。
3.力矩有方向性:
(1) [國中課本]:力矩的方向按其旋轉方向可分為順時針方向與逆時鐘方向。
(2) [高中課本]:力矩的方向分為正 . 負方向,皆與旋轉方向垂直,且方向相反,
正方向表示其旋轉方向為逆時鐘方向,負方向表示其旋轉方向為順時鐘方向。
4.合力矩:當物體同時受到數個力矩作用時,可用一個力矩 表示這些力矩的總效果。
5.合力矩=0 表示物體不轉動,合力=0表示物體不移動 。
6.槓桿:可繞著固定的支點(或轉軸)旋轉的裝置。
7.槓桿原理:槓桿靜止平衡時,順時針方向的力矩等於逆時鐘方向的力矩。
即施力臂 × 施力 = 抗力臂 × 抗力。也就是 合力矩 = 0 ,達轉動平衡狀態。(如圖2.所示)
8.力矩與槓桿原理例題:
(1)如圖3.所示,一根以C點為轉軸的木棒,分別受到 F1=100gw . F2=200gw . F3=300gw 三個力,
已知AB=30cm . BC=20cm . AD=40cm ,則此三力的合力矩為多少? 轉動方向如何?
[解]
F1的力矩= 20 × 100 = 2000 gw-cm(順時針)
F2的力矩= 0 × 200 = 0 gw-cm (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
F3的力矩= 30 × 300 = 9000 gw-cm(逆時針)
[ F3的力臂=CD=(50*50-40*40)開根號=900開根號= 30 cm ]
合力矩 = 9000 - 2000 =7000 gw-cm (逆時針)
Ans : 7000 gw-cm (逆時針)
(2)如圖4.所示,有一物體重W為60kgw放置於一槓桿上距支點d1為20cm處,
欲在距支點d2為50cm處施力F至少須為多少kgw才能讓此槓桿維持水平平衡?
[解]
根據槓桿原理:d1 × W = d2 × F
20 × 60 = 50 × F
F = 24 (kgw)
Ans : 24kgw
*課文重點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