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應速率:用來表示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程度。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包括物質的活性 . 接觸面積 . 濃度 .溫度 . 催化劑 . 壓力等。
3.接觸面積與反應速率的關係:
(1)物質都是由粒子(原子或分子)所組成,當兩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
兩物質的粒子必須相互碰撞並重新排列,才能組成新的化合物,
因此當物質分割愈細小時,總表面積會愈大,粒子碰撞的機會就愈多,反應速率也愈快。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當碳酸鈣與鹽酸反應會生成氯化鈣 . 水 及二氧化碳,
其中二氧化碳對水的溶解度不高,便於觀察,故可利用其產生速率來判斷反應速率。
(3)反應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4)將質量相同 . 顆粒大小不同的大理石,放入相同濃度的鹽酸中,
發現大理石的顆粒愈小,反應速率(產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愈快。
(因顆粒愈小,總表面積愈大與其他粒子的碰撞機會增加,相同時間內產生的生成物愈多)
(5)化學實驗中,常將固態的化學藥品磨成粉狀或配製成溶液,以增加粒子碰撞的機會,
提高反應速率。
(6)日常生活中,增加表面積加快反應速率的例子:
a.削成羽毛狀的火媒棒比竹筷更容易點燃。
b.吃火鍋將肉片切成薄片,於鍋內涮幾下便可煮熟。
c.煮貢丸湯時,於丸子上劃上十字,可縮短烹煮的時間。
4.濃度與反應速率的關係:
(1)當物質的濃度愈大時,粒子碰撞的機會就愈多,反應速率也愈快。
(2)將質量與顆粒大小皆相同的大理石,分別放入濃度不同的鹽酸中,
可發現鹽酸的濃度愈大,解離出的氫離子數量愈多,
相同時間內與碳酸鈣發生碰撞的次數增加,產生愈多的二氧化碳,反應速率就愈快。
(3)將點燃的線香放入純氧中,比在空氣中燃燒更劇烈,
就是因為純氧的濃度較空氣中氧濃度高。
*課文重點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