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教學



《論語》Confucian Analects

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期思想家孔子言行為主的言論匯編,在古書中又別以等字單稱,為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論」通行的讀音為「ㄌㄨㄣˊ(lún)」,為論纂、編纂的意思,「語」為談說的意思,如《國語》之類,合起來指言論的彙編。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稱:「《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論語》涉及多方面內容,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它被尊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一手資料。南宋朱熹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佑年間,科舉開始以「四書」開科取士。此後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務運動,廢除科舉之前,《論語》一直是學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流傳

論語》自戰國前期成書問世,《魯論》和《齊論》則分別為魯人和齊人所研習的版本。因秦始皇的「焚書」政策,幾乎慘遭滅頂之災。到西漢初年,朝廷明令「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有些冒著生命危險收藏書籍的人,紛紛向朝廷「獻書」,因口口相傳再手抄筆錄輾轉反覆,字句往往有所差異。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22篇,比魯論多了「問王」、「知道」兩篇;魯共王劉餘拆毀孔子之宅發現孔子家族所藏古文竹簡,即《古論》21篇,其堯曰篇中的「子張問何如可以從政」獨立出第二個「子張」篇。西漢末年,漢成帝帝師張禹以《魯論》為主,根據《魯論》刪除了《齊論》的「問王」、「知道」兩篇,有21篇,稱為《張侯論》;西元二世紀中期東漢末年,鄭玄又以《張侯論》為底本,定下《論語》今本,並參考《齊論》、《古論》,作《論語注》,《齊論》、《古論》不久亡佚。不到一百年後,三國時期何晏把鄭玄本及其反對派的觀點編成了《論語集解》。何晏之後,南北朝時代,皇侃佛教的影響,編成《論語義疏》。西元八至九世紀,唐朝韓愈柳宗元對鄭玄、何晏所編之本都持懷疑態度,要回到原典。但由於鄭玄在世時已與孔子相差600餘年,《論語》原典並不可考。今本據阮元校勘《十三經註疏》本統計,約1萬2千字。

在2017年1月,中國考古學家宣布於江西省南昌市西漢海昏侯墓內出土文物中發現《齊論語》竹簡,其中《齊論》包括《知道篇》(以「智道」爲篇題)

結構

現存的《論語》共20篇,492章。每篇篇名取自正文開頭,或「子曰」、「子謂」後首句的前二、三字,與篇目中的內容無關。按照習慣,通常把前10篇稱為「上論」,後10篇稱為「下論」。論語以〈學而〉為首。


  1. 學而第一(論語各篇的標題與談述的內容無關。本篇的章句主要講「務本」的道理,引導初學者進入「道德之門」)
  2. 為政第二(主要講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
  3. 八佾第三(主要記錄孔子談論禮樂)
  4. 里仁第四(主要講仁德的道理)
  5. 公冶長第五(主要講評價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6. 雍也第六(記錄孔子和弟子們的言行)
  7. 述而第七(主要記錄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8. 泰伯第八(主要記孔子和曾子的言論及其對古人的評論)
  9. 子罕第九(主要記孔子言論,重點為孔子的行事風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10. 鄉黨第十(主要記錄孔子言談舉止,衣食住行和生活習慣)
  11. 先進第十一(主要記錄孔子教育言論和對其弟子的評論)
  12. 顏淵第十二(主要講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實行仁德,如何為政和處世)
  13. 子路第十三(主要記錄孔子論述為人和為政的道理)
  14. 憲問第十四(主要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論修身為人之道,以及對古人的評價)
  15. 衛靈公第十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在周遊列國時的關於仁德治國方面的言論)
  16. 季氏第十六(主要記孔子論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禮法治國)
  17. 陽貨第十七(主要記錄孔子論述仁德,闡發禮樂治國之道)
  18. 微子第十八(主要記錄古代聖賢事跡,以及孔子眾人周遊列國中的言行,也記錄了週遊途中世人對於亂世的看法)
  19. 子張第十九(主要記錄孔子和弟子們探討求學為道的言論,弟子們對於孔子的敬仰讚頌)
  20. 堯曰第二十(本篇較為短小,疑有錯漏。主要記錄古代聖賢的言論和孔子對於為政的論述)


慣用語

俗語

  •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
  • 小不忍則亂大謀
  • 道不同不相為謀
  • 任重而道遠
  •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 朽木不可雕也
  •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成語

  • 吾日三省吾身
  • 見義勇為
  • 既往不咎
  • 不恥下問
  • 三思而後行
  • 舉一反三
  • 任重道遠
  • 後生可畏
  • 欲速則不達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