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本,
沒完沒了的日記。
死亡只是翻篇,不是終結
從前,藏王赤松德贊的女兒白瑪賽,剛到17歲時,忽然得急病去世了,藏王心痛不已。蓮花生大士對藏王說:「死亡是殘酷的,但死亡又不是一切的結束,只是靈魂離開了肉體……肉體註定會消失,但靈魂必定會繼續,而一旦超越了生死,生命就有了意義。」
我覺得蓮花生大士的話,非常值得大家思考。人生中,有時一位老師的一句話或一堂課,會讓我們得到很多啟發,一生乃至很多生的命運都得以轉變。
一本寫完了,就換下一本
關於心識會永遠存在,在科學界也可以找到很多依據。
有一位著名科學家叫約翰·艾克爾斯,曾於1963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他一輩子探索大腦神經學,在此期間撰寫了很多本書,比如《自我與它的大腦》《面對現實》等等。大家不妨看一看這些書,都是很好的著作。
約翰·艾克爾斯認為:人體內蘊藏著一個思想與識力的「我」,它控制著大腦,如同人腦指揮電腦。這種非物質的「識我」,在肉體死亡後,仍然存在,並可以永生不滅。
所以,人除了身體,還有一個心識獨立存在,它不會隨著身體的消失而滅亡。
當時很逼真,過後都成空
另外,美國生物學家羅伯特·蘭紮在《生物中心主義》一書中,運用五種依據論證了生命的永恆存在,指出「生命不因身體的死亡而結束」。
羅伯特·蘭紮還舉了一個例子,當愛因斯坦得知老朋友貝索去世時,寫信給貝索的家人:「現在貝索比我先行一步,離開了這個奇怪的世界。但這並不意味著什麼。對於我們篤信物理學的人來說,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區別只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儘管這種幻覺有時還很頑固。「對此,蘭紮評論說:「新的證據不斷表明,愛因斯坦是正確的——死亡只是一場幻覺。」
既然如此,生命也就不會因死亡而結束。對我們而言,這其實是個好消息。
別慌,總有新的日記本
現在很多人非常害怕死亡,認為人死了就灰飛煙滅,所以在世時拼命地存錢。不知道加拿大人怎麼樣,中國的很多人喜歡存錢,結果死亡來臨時,錢沒有花光,生命已經花光了,只能在無比傷心、遺憾的狀態中離開。而他們存在銀行的錢,卻無法取出來,因為家人都不知道密碼,也找不到銀行卡,最後可能銀行最高興吧。
總之,人確實是存在後世的,這方面的證據很多。
今天的你,早忘了舊日記
有人問:「如果前世存在,為什麼我記不起呢?」一方面,記不起不代表不存在,另一方面,記不起也有其原因。
比如,對於世界上的很多暗物質,人們尚處於未知狀態,但不代表它們不存在;地下的寶藏,人們並未看到它,也不代表它不存在;再比如每個人的內在潛能——音樂、畫畫、數理化等能力,很多人目前並不了知,但是它依然在那裡。所以,記不起來前世、不知道前世,不代表前世不存在。
另一方面,記不起前世也是有原因的,這一點佛經裡有講述:人的心識進入母胎後就昏厥了,形成一種胎障,導致了記憶的斷失,就如同進入地下室,很多資訊無法傳遞一樣。
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樣健忘
不過也有些人能回憶前世,尤其他們處於孩童時,這種記憶非常清晰。這樣的事例,不論古今中外,有或沒有信仰的人群中,都時有出現。我也接觸過許許多多能回憶前世的人。
所以,如果不承認前世,那麼首先就要推翻回憶前世的大量案例,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誰也無法顛覆事實。
讀懂這些日記,生命才有意義
總之,人的生命,從無始延續至今,在沒有獲得解脫之前,還會不斷流轉,這一點毫無疑問。希望大家運用智慧去探索這方面的奧秘,非常有必要。
包括佛教徒自己,也需要不斷學習前後世的道理。雖然對於前後世,佛教裡有豐富的教理,但是如果沒有認真學習,還是難以生起定解。比如個別佛教徒,別人問他有沒有前後世,他回答「有」,再問為什麼,就無言以對了,因為他從沒仔細思維過,內心也模糊不清。像這樣不通過學習引生定解,而只是鸚鵡學舌,並不是科學的態度。
|請問:有一本心理治療書裡說,有的人怕水,這是源於前世的記憶,可能他前世是溺水而亡的。請問是這樣嗎?
索達吉堪布:
人內心的問題,有各種不同的因緣,有些跟前世有關,有些也不一定。
昨天多倫多大學一位老師講述了他一個學生的故事。這個學生大概三歲前能清晰記得自己前世是坦尚尼亞人,而且是一名黑人,曾參與二戰,在敵機的轟炸中斷了手。他今世見到類似場景時還會突然恐懼。他的這種恐懼,確實是前世經歷引起的。不過,並非所有心理恐懼都跟他的情形一樣。
所以,有的人怕水,這可能跟前世有關,也可能是即生的因緣造成的。
|請問:輪回中的眾生,總數是無限的嗎?是否有新增的意識體?眾生從何時開始輪回?輪回何時能終結?
索達吉堪布:
關於這個問題,佛教裡有不共和共同兩種觀點。不共的觀點,我暫時不談。
按照共同的觀點,輪回裡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每一個眾生都是無始以來就在流轉了,沒有新生的。眾生乃至沒有得到解脫之前,會不斷在輪回裡轉生;如果個別眾生獲得了解脫,那麼他個人的輪回從此就完結了。
摘自索達吉堪布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演講
《前世今生——佛教人生觀》
一 切 就 像 昨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