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
Pdf.P82~P95LL4
P111
瞭解了前行是一生修行的重點,它囊括了一切證道前的準備,攝集了顯密各乘教法的修要,而且是我們道上真正的指南,之後我們就應該安心長期地在前行上修學。在前行這一總的重點當中又要分出各階段的重點,這樣有條不紊地進行,才進一步具體地把握了重點的細節。因為我們的心要有一個成長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經過很多的思維、觀察,並在心上改正,一次又一次地去除顛倒心,最終才能達到跟大圓滿相應的位置。
像這樣要瞭解分期重點的情況,從而把心定下來,把一生的進程分成若干片段。譬如說用三年來修前行,這是我們第一階段的修持,三年後修第二遍,又來一個三年修持。心裡就想:我這一輩子要一直修下去,沒修徹底就還要修,即使修成就了,前行還是我日日不可缺的功課,一直伴隨到此生的最後。像這樣我們的心就安下來了。
在第一個三年裡,我們期望能得到初步的成就,
在第二個三年裡,我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進步。
P112L3
在第一個三年裡,計畫不必定得太高。應該很現實,知道由於內因外緣各方面的條件,以及很多的干擾因素、業緣的牽引,這上面會出現很多的變故、衝突或者自心上的不調順等等。這樣,就更加要把握時機,就是說我們應該可憐自己。比如以三年來說,這就不會有太多時間,一種雜亂的學法狀態肯定不行,它會使得效率減少很多倍,或者幾乎淪為無效,只是有一點聽聞的功德,這還是如理聽聞才會有相應的功德。假使在法場裡散亂、起邪見、肆意妄為等等,那還會造一大堆的罪業。
每一個人都應當仔細地思維自己未來的道路。就三年而言,還是要把它分成十三段,因為前行有十三個組成部分,而且每一段裡各有它的重點。
比如說修暇滿,就一定要發起取心要欲。瞭解了人身這麼寶貴、難得,如今的條件又這麼圓滿,我一定要用它來攝取心要。也就是,儘量用我這個身來攝持真實義或者對後世、解脫、成佛有利益的事情。這樣發心以後,就要下決心斷絕一切荒廢時間的行為。就像這樣,一定要達到一定的量。
或者修無常,要感覺世事無益,只有正法有益,而且死是隨時要面臨的,今天就可能死,因此發起「唯一修持正法」、「決定當下就修」的決心。像這樣,一定要出現心上的轉化,這才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P113L7
比如,外前行的前四個部分叫做「四步退心法」。我們過去在現世法上非常熱衷,心裡想,口裡談,不斷地追求,現在要把這個心全部退下來。
前兩個是要把對現世的耽著全部退下來,後兩個是要把追求來世世間的心全部退下來,退得一乾二淨,這是它的要求。
這樣就很清楚了。譬如在第一年裡修前四個外前行,要達到的修量就是退掉對世間的一切心。意思是你必須有這樣的勇氣,想到:我這一年修後肯定瓦解從前的機制,瓦解掉過去的心態和行為,會換一個人。你必須得接受這個,首先要知道修行就是粉碎過去的自己。這樣就有目標了。當然這只是先假設來做說明,實際情況會有變化。比如前六個月修前兩個退心法,我們的目標定得很準,就是要退掉對現世的耽著,那麼你的一切心力就全部放在這上面,不能移動,移動了效果不大、特別低,甚至是反效果。
P114L5
這樣,前行方面我們著重從聞思修進入。我給你傳了什麼,你就聞思修連貫進行。譬如前半年的目標是退掉對現世的耽著,這裡面有它的主體,有它的輔助部分。
主體就是兩個退心法,它又有若干環節。譬如修暇滿有四個環節,修無常有七個環節,這樣就有十一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分配一定的時間。而每一個環節的時間又要分配成聞、思、修三階段。也就是首先聽我講,知道法本上的法義以及嘉維尼固祖師教言的深義,必須把這些聽懂,這就要看書、聽聞,這屬於生起聞慧的階段。有了聞慧以後就要相應地轉成思慧,這時你要自己下來思維、抉擇。
比如暇滿,閒暇是什麼?圓滿是什麼?八暇十滿每個的涵義是什麼?為什麼這麼說?在我身上有沒有?暇滿從因門、果門、喻門為什麼說它難得?等等。這些方面都要通過自己抉擇,斷定它的涵義,這樣你會明確修的所緣以及要達到的心理狀態。
P115L4
就連一個暇滿,做功夫的時間都要花很多,真正修好它,一個一個細節都要過關。而且是一次性聞思修連環而做的,不是光坐在那兒聽,一點思維和修習都沒有,這樣是不行的,完全不符合修法的要求。基於我們底子薄、起步晚,加上內外因緣非常欠缺,所以必須把握當階段的重點,以及怎麼在這上面有條不紊地進行。每一個大部分裡面也都是先聞、再思、再修。當然首先是《口授》,從上到下講下來,每一個地方都要清清楚楚,之後要瞭解《備忘錄》裡面指示的修行方法,怎麼切入實修。這兩個實際就是在講晉美朗巴祖師的引導。
像這樣,完成一個再進入下一個。而且要補充它的輔助資料。譬如多去思維法王的《此世現相厭患歌》,著力破除對此世的耽著,這屬於它相關的法類。或者學習法王的《無常道歌》,它也是同樣的法類。總而言之,在這一階段只看相關的書,不看別的,心力分散沒有作用,因為不會成為修心上的進展,只不過聽了一大堆而已。
P116L3
如果經過前兩個修持,現世的心全部退掉了,你對現世法沒有什麼熱情,感覺它毫無意義,唯一有熱情的是投入正法的修持,這樣心就轉變了。過去以現法為主,現在是以來世為主,這樣你就達成了修量。
修量也有上、中、下各種品級。圓滿的修量是非常徹底的,心上完全轉變。也就是,他心上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並不是修學佛法沒有變化,這個人已經變了很多。別人也會看到,他對現世法沒有興趣,不想在這裡尋求什麼事業、名位,營造什麼氣氛,娛樂,或者搞什麼護親伏怨等等。他也不可能再去看電視、上網、看小說、聊天等等,因為他感覺這些毫無意義,只會生厭煩心,不是還有一種熱情,還有很多妄想,他一想到這些就厭離。他的心會一直緣在正法上,就是要修持。他一心緣法,就開始有了噶當派「心依於法、法依於貧、貧依於死、死依於岩」的部分內涵。四依處
P117L2
如果沒有這樣的修量,那起碼對現世法是很淡的,跟過去的心態有很多不同,這才是修法的實效。否則學了很多年,心裡一點沒變動,那就入了歧途。只是學知識,第六意識一路馳騁,而且伴隨著各種自我的假相,想得到名、得到利、得到恭敬,或者想馳騁自我的技能,顯示自我等等,完全屬於虛吹。所以,我們要安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在道上前進。如果半年取得了一定的轉心效果,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輪的修心,它要去掉對於來世世間的妄想。這是更大的一種轉換,任務更重,要思維苦諦和業果,這都是非常重大的課題。我們要承認,自己在這上面是一窮二白的,只有這樣客觀地認識,我們才會真真實實地用功。知道自己不行,所以趕緊努力;知道自己很無知,所以儘量去瞭解輪迴,瞭解業果;這上面有很多的邪執,所以很用功地、勵力地建立起苦諦和業果的觀念。
P118L1
除了前行本身所講到的要點、精要性的提示和引導修行的方法外,還要輔以大量的閱讀、聽聞、思維等等。所以,外前行的後兩步一定要配《賢愚經》和《正法念處經》,否則打不開局面。
再者,還要配各種三苦、八苦乃至十二緣起等的教授。這樣,我們會真實地認識輪迴。當看清楚輪迴裡裡外外、從始至終,無論哪種道、哪個階段、哪種受用,全都是苦性,這時候就開始對它徹底失望了,感覺這是一個大苦海,然後你對來世希求的心會全部退掉。要知道,這上面要花的功夫更多,難度更大。但是我們如果前面修好了,後面就能更順利地趣入。
這樣衡量時間的話,你就沒有時間去幹別的了,必須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跟進。如果隨便逾越我給定的規律、制定的程式,那純粹是玩耍而已。你不是一個學法的人,只是來湊熱鬧的。但是湊熱鬧不可能長久,不過是一時新鮮,很快就沒有了,之後就另找門路了。就像這樣,我們要知道這的確是萬里長征,要一步一步地前進,要非常穩重、專一、集中。我們第二階段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退掉對世間的一切欲望,要做的就是竭力消滅掉對世間的耽著心。為了達成它,你要像個戰士每天操練,每階段聞思修連環相扣來進行。
P119L4
譬如說學苦,就要研究三苦。三苦方面首先要聞,聞了以後,你才瞭解三苦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內容聽得懂,有的聽不懂。尤其是壞苦和行苦,行苦方面很多人學了十年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如果一時沒懂也不要氣餒,因為學法是長期的事情,不要冀望一次全部懂,也不要因為有些地方不懂就放棄。我們二十多年都是這樣學過來的,只要一直咬住不放,這次不懂下次再來,逐漸就會懂了。不是說不懂就不去學,要求法師講的東西一定要通俗易懂,也不是這樣。否則,佛法全都成了初學者就能聽懂的事情,就沒有「願解如來真實義」的發願,也沒有「無上甚深微妙法」七個字了。
它為什麼叫「甚深」?
「甚深」就是超出常識,不容易懂的。當然,我們儘量把它解釋得很清楚,讓大家很容易懂,這是應當做的。
但法本身的內涵的確一時難以懂得。雖然一開始生疏,或者難以接受、難以進入,這些方面自己要通過積資、淨障、祈願等逐漸來進入。但是可以說,經過努力終有一天會懂的。
P120L4
就像這樣,知道後面前行的目標是什麼,我們就要付出努力,緣起上必須遵循聞思修的軌道,遵循修心的法則,才會有進展。不管怎樣,如果我們能遵循緣起去做,那一定會有一分收穫;如果任意地跨越緣起,自以為是地幻想,或者自創一套、自搞一套,那絕對不會得什麼結果,只不過是戲耍而已。
這樣就知道:哦!原來後面兩個前行也要這麼長的時間才能完成,每一個地方都要有很多的充實。因為我們不是從小學法。西藏人都是十多年學教以後再進入修行。他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學,所以修的時候就快了,可以一步到位。而我們連聞思的很多方面都不具足,這樣就要很穩重地進行,一步一步地進行。而且要有長遠心,一次不行下次再來。但是,這一次共修前行的機會肯定要把握,否則你在這個世界上很難再碰到這樣的機緣。
P121L2
瞭解輪迴苦確實不容易,三苦、八苦、六道諸苦。
按我們聞思的經驗來看,要花好多的功夫,每一個地方都要思維很多遍。但只要聞思上能夠斷定它的法義,自身的信心就起來了,以後不會捨這個法,一生都會在這上面勵力地尋求,遇到一點就想在心上多思維一點、多修一點。這樣就會逐漸看清楚極廣闊輪迴範圍裡的真相、原理、本性等等。這時自己心裡會斷定,之後出離心就出來了,對來世的事情不抱任何想法,會全部歇掉。
看到輪迴苦以後就會尋求出離,這時再去研究造成輪迴的是什麼原因,這就要轉到業因果上去思維。這同樣是非常不容易搞清楚的地方。我們不要以為會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算是瞭解業果。沒有廣泛地觀察,一點一點地看清楚,是很難勝解業果的。只有知道一項一項的業是什麼性質,它造成什麼果報,加上大量地聞思《賢愚經》《正法念處經》等等,才可能真正在心裡建立觀念。有了觀念以後,你才可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護持自己的身心。
P122L2
我們現在的身心狀態離修法的要求有多遠呢?
的確比天地間的距離還遠,你越觀察會發現越遙遠。就像古德所說,在山坡上放一個毛線團,越往下溜得越遠。也就是說,你越去檢查的時候,發現心與法的距離越遠。我們現在沒有對業果的勝解,所以行為上表現得非常狂妄,肆意妄為,特別愚癡幼稚,引火自焚。因為你不害怕,不知道也不相信這裡有因果,所以才敢亂做, 而且做的時候特別大膽,無所謂是這樣一種典型的業果愚的狀況,這是最粗重的無明。如果沒有因果的教育, 大多數人基本連善趣也保不住。
所以,我們第二階段的任務更艱巨,起碼要用半年以上的時間,在這上面大量地思維觀察。不要吃快餐,而是要一點一點在自己心上引出來,這才算數。我們過去薰的全是撥無因果的邪論,想到的只是現世,認為現世有各種好東西,我要去追求,心裡充滿了輪迴的欲望。
這些怎麼可能一下子消除呢?
再想想,過去三十年積累起來的頑固惡習、各種邪道觀念,哪裡能一下子清除?而且,過去在世間接受的教育非常無效,幾十年連一句勸善的話也聽不進去,一點點行善的傾向也沒有,這就發現改的難度相當大。老師、父母磨破了嘴皮,正面的宣傳說了不少,可是人心的惡性仍然十分頑固。最初是根本聽不進去,後面稍微聽進一點,但還是惡習難改,根本不做自我檢點,甚至自我批評都不會。就像這樣,一個惡性頑固的人有那麼容易改變嗎?
P122L2
這樣看來,首先一定要通過因果的經典看到輪迴、惡趣的可怕,知道造一點點業就要感那麼大的果,這就一定要配合《念處經》來學習。所以明年的教學重點,要加上《念處經》的學習。你們要百倍地努力,才可能取得一步實質性的進展,口頭說空話只是糊弄自己,不會有別的結果。
我和你們是差不多的人,既然我要花很多時間,那你們肯定也要花很多時間。我們不是佛菩薩再來,怎麼可能不刻苦努力,平白無故就冒出來修行的成果?要這樣意識到前面的路很長。
P124L2
像這樣,縱向上有十三個部類的法,每一個法又有多個環節,這是縱向重點的細化。橫向上,每一環節都要落實聞思修,這裡面也要有重點擊破。這樣縱橫交錯,就形成了整個網狀的重點細分圖。再列出成辦它的因緣條件,就能做得心中有數,知道該怎樣努力,無論是教、是學、是修都不會盲目。由於個人的程度不同,也會發生不同的情況,不是說每一個重點都能突破,或者每個人一時就能達到。然而作為長遠的規劃來看,應該大體這樣瞭解。隨著個人的根性、意樂、學法的程度等等,又有各種差別。像這樣我們應當有重點細化上的落實。
P124L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