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蘇 

科別:鐵角厥

學名:Asplenium nidus Linn. 

別名:台灣山蘇花,台灣巢蕨、鳥巢蕨 

校園位置: 行政中庭、蝴蝶園

台灣山蘇喜歡潮濕的環境,耐陰性強,常著生於潮溼通風森林中的樹幹上、樹枝干日石壁間,形態如鳥巢,故又稱作鳥巢蕨。台灣山蘇幼嫩的新芽,前端捲曲,含有相當高的營養素,早期為原住民摘取炒食,目前有農人栽培,已逐漸成為餐廳中可口的鄉土野菜。

在植物的的世界中,並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會開花,像台灣山蘇這類蕨類植物就不會開花,也不會產生果實和種子,它是利用孢子來繁殖。蕨類的葉背常有各種不同形狀的包子囊群生長,孢子囊群是許多孢子囊聚集所形成,孢子囊內含有孢子,孢子成熟後可以隨風飄散,掉落在適合生長的地方後,就會萌芽生長。

莖: 根莖短而粗,緣葉自地下莖叢生,由中心向四方開展而成巢狀。 

葉: 葉輻射狀叢生於莖頂,葉色青翠,長度可達1 公尺以上,小葉脈呈平行狀,孢子囊生於葉背,沿著小脈生長。葉柄短而直立,被有黑色鱗片。

形如鳥巢,收集落葉及雨水等,腐化後做為養份。

孢子囊聚生於葉背,沿著小脈呈線形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