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樹

科別:桑科

學名:Ficus microcarpa

別名:正榕

校園位置: 運動場南北側、行政中庭、第一、二中庭

常在校園、公園及野外看見巨大的榕樹,濃綠、壯闊的樹蔭,是夏日乘涼的好地方,也由於樹蔭底下可以容納很多人,人們認為它是一株「有容乃大」的樹,所以稱它為「榕樹」。

榕樹的分枝多,枝幹上有許多像鬍鬚的氣生根,它們可以幫助吸取空氣中的水分,當愈長愈長,碰觸到地面後,就逐漸變粗成為支柱根;由於龐大眾多的根,使得榕樹生長快速,而且耐旱、抗風、及抗瘠,所以是常見的巨大樹木,也常看到被修剪成各種園藝造型。

由於它的果實很受鳥兒的喜愛,便可藉著鳥兒的排泄物,到處播種繁殖,即使種子落在樹幹或屋頂縫隙,都能萌芽成長,枝幹會逐漸向上生長,氣生根向下盤據,漸漸纏繞著自己寄住的樹或屋子,使得寄住的樹枯死、房屋傾毀,由於這樣的現象,所以榕樹被稱為「纏勒植物」,甚至被稱為「生態的流氓」。

想一想,你有看過榕樹的花嗎?答案當然是沒有囉!因為它的花相當特別,細細小小的藏在榕果裡,所以植物學上稱其為「隱頭花序」,稱果實為「隱花果」,由於這種特殊構造,蝴蝶、蜜蜂都沒有辦法幫忙授粉,就必須依賴「榕果小蜂」囉!榕果有一個小孔,是榕果小蜂進出的通道,但小孔開啟的時間很短暫,所以榕果小蜂都須把握時間進出。春到秋天是榕果小蜂最忙碌、數量也最多的季節,當它們進到榕果裡,要幫忙榕果授粉,也要把自己的卵產在花海裡,產完卵後就死在一片花海中了。當榕果內的花粉成熟,小蜂也快要羽化了,這時雄蜂會比雌蜂先羽化,然後忙著讓還沒羽化的雌蜂授精,為了爭奪交配機會,雄蜂會在裡面打鬥一番;但是當羽化的雌蜂要飛出榕果時,雄蜂又會同心協力把榕果咬一個洞,當完成工作後,雄蜂的生命就結束了。若是榕果內沒有小蜂進入,榕果就會直接掉落在地面上,減少了榕樹和榕果小蜂繁殖的機會,所以榕樹和榕果小蜂是植物和昆蟲共生的典型例子。

莖:喬木,樹幹粗壯且分枝多,具有下垂的氣生根,碰到地面時會變成支柱根,枝幹會分泌白色乳汁。

葉:互生,倒卵形或橢圓形,全緣,常綠光滑。

花:隱頭花序。

果實:隱花果,成熟時是暗紅色或紫黑色,沒有果柄。

葉常綠光滑,先端漸尖

支柱根

樹枝切口會分泌乳汁

榕的氣生根

隱花果

榕果內的花序

隱花果內的果實

隱花果內的榕果小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