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998 [馬鞍山鐵路研究報告] 點解馬鐵冇顯徑站?沙田頭站、利安站又喺邊? [20231217]
https://www.facebook.com/shatintransport/photos/787008453437913/?type=3
政府90年代研究興建馬鐵,當年概念走線為「大圍至馬鞍山」。研究開展時考慮向北延伸至利安,以及向南延伸至顯徑。最終方案決定落實北延至烏溪沙站,然而顯徑站的命運截然不同,被放棄於第一階段興建,更要等到馬鐵通車16年後先成真。小編揾到1998年嘅研究報告,一齊解答當中疑問。
研究考慮的車站包括:顯徑、大圍、沙田頭 (今車公廟)、沙角街 (今沙田圍)、第一城、石門、富安花園 (今大水坑)、恆安、馬鞍山、利安 (今烏溪沙)。鐵路走線大致按沙田規劃大綱圖的鐵路預留用地而定。根據高人口預測為基礎測試,研究發現馬鐵最終必須延伸至九龍市區,以應付長遠需求。為配合此目標,東九龍綫計劃 (大圍至紅磡 即今日屯馬綫其中一段) 因而由中型提升至重型鐵路,並可經大圍延伸往馬鞍山。如此一來,新鐵路將由沙田區直通九龍,於鑽石山與地鐵交匯,更有可能延伸過海。
往後的部分以馬鐵未來擴展為先決條件,馬鐵除了要預留由4卡增至8卡行走,更要考慮直通市區的問題。研究表明馬鐵與東九龍綫合併時,需要拆卸顯徑站進行工程,加上預計客量偏低,因此顯徑站不被建議為馬鐵核心系統一部分。至於北端總站延伸至烏溪沙,則因為無其他技術問題而獲實施。政府同時將九廣東鐵復線至尖沙咀納入考慮之列。由於馬鐵延伸至九龍前,大圍站是唯一的轉車站,東鐵客量將無可避免上升。研究認為需要提升九鐵於九龍的運載力,尖沙咀支線亦可舒緩九龍塘站轉乘地鐵的人流。根據「高預測」,東鐵客量會於2011年飽和,屆時馬鐵將要延伸出九龍。意味馬鞍山鐵路作為獨立鐵路運作嘅年期或少於10年,有如過渡角色。
馬鞍山鐵路於2004年12月21日通車,來往烏溪沙至大圍。至於顯徑站亦一如預料,要等到2020年馬鐵延伸至九龍先一併啟用,同時馬鐵改稱屯馬綫一期。2021年再與西鐵及原「東九龍綫」車站合併為屯馬綫,完成整段長達十多年的未竟之路。
資料來源:《馬鞍山至大圍的鐵路線和九廣鐵路尖沙咀延線報告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