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是將意志變為力量的行為。除此之外法師一無所需--只要把願景想像得夠清楚就足以驅動魔法。不過法師也是人類,而靠人類的專注力,要在帽沿的露珠裡形成最簡單的願景,再怎麼努力也是稍縱即逝。於是法師用了人類的解決方法:符號和口訣。就像一年級學童以兒歌背誦字母,法師也靠有象徵意義的時間、地點、字詞、物件和動作當成開啟願景的鑰匙。四稜鑽引用梵文中指稱神秘圖文與器物的「具(Yantras)」將這些關鍵叫做「咒具」。自由議會喜歡用比較平實的「工具」,強調自己與人類文化的關聯。王座先知則認為「枷鎖」是天督烙在下界的神祕符號。
沉睡行者和沉睡者經常把媒介誤認為訊息,相信咒具本身是力量的來源。這種信念--相信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正確的物件、動作和言詞組合出上界魔法--是個可悲的誤解。對法師來說,咒具只是幫助集中的工具和解放記憶中願景的鑰匙而已。
除了當作咒具之外,咒具本身還有其他的意義--水晶權杖對揮舞的法師來說是淨化的工具,也是隔空行動,用來碰觸所及之外的方法。對一些法師來說,它可能是陽性力量的象徵。另一些法師則認為它代表引導力量和消除幻象。還有一些將它用作發號施令的工具。這些全都是真的--水晶杖對應的是那把在柏拉圖洞穴投下影子的水晶杖。
要運用咒具,行願者需要知道工具的象徵意義。接著這層象徵會融入他對奧秘的理解,讓他能夠使用這個象徵當作願景的基礎。他並非徒手畫出圖像,而是擁有一大堆可以臨摹或用作靈感的圖畫。他使用越多咒具--無論是同一件工具的不同演繹或是結合不同工具--他的願景就有越豐富的基礎,也就更容易成形。
當然,這麼使用咒具有它的限制--如果法師無法將咒具的象徵融入法術,咒具就無法撐起他的魔法。一個守護者可以布置一間帷幕室來隱藏真相和秘密,但除非他可以用上界知識將帷幕室與治療空間連結起來,否則當他的結社成員抱著腸子走入房門時,帷幕室一點忙也幫不上。
當法師在施法之中使用咒具,他的骰池可以獲得加骰。增加的骰數因使用的咒具而異。加骰可以幫忙抵銷施法檢定的減值,或提供加值。法師從咒具獲得的幫助是有限的--抵算完所有減值後,來自所有咒具的加值不會超過+5。
法師大概會想在施法時盡量使用更多咒具,尤其是在施展特別強力的魔法時。不過,他一次能運用的上界知識也有極限。這反映在靈知限制了他能在一次施法檢定中使用的咒具數量。如果他以多種方式使用同一件儀式道具,每一種用法都佔去限制中的一件咒具。
汲用物品或動作的上界意義需要時間。法師在施法時可以用一個反射動作汲用一件咒具;每多一件咒具會讓即時法術的施法時間增加一回合。儀式法術則已經久到足夠整合所有他能夠使用的咒具了。因此想要干擾複雜法術的人有許多機會奪去這些魔法元素,像是遮蔽滿月的光芒,或直接對法師的腦袋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