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不曾身為一群無知又自以為是的人之中唯一的專家?想像你聽到他們對胡說八道紛紛稱是時感覺。想像你的意見被別人仗勢強壓的感覺。然後,想像一下有聽眾對你發出共鳴的感覺,你會覺得有所轉機,你能像他們傳達、啟些什麼。把這些感覺乘上一百倍,你就知道什麼是靈知。
靈知是驅動覺醒者魔法的力量與智識。它本身並不是魔法,但它是創造、驅使和孕育魔法必要之物。火藥終究不是槍械,但開槍得要有火藥才行。
靈知大致上是一種潛意識的覺知。它是角色的心靈之所以超越旁人的原因,讓他可以與別人看不見的所在相連。他以直觀了解宇宙,看見改變世界所需縴拉的絲線。對他而言,問題從不是如何改變,而是他是否能夠或想要做出必須的行動。
每個人的靈知都各不相同。角色的道途與性格的各個面向都會影響他的靈知。
Acanthus看見萬物之中的命運絲縷。世間沒有真正的巧合;但宇宙複雜的碎形式樣並不是平凡的心靈可以理解的。Acanthus看見一張網、一匹紗繡,一切必然都彼此相連呈於其上的時空之中。隨著靈知成長,他們開始知道這些在何處相交,以及如何操縱可能,走向期盼中的結果。古老的神話告訴我們命運無法改變,但靈知高絕的Acanthus可以。由於知道什麼將要實現、什麼能夠實現,大部分的Acanthus都有強烈的責任感。
Mastigos看見黑暗。他們看見纏繞眾人內心與靈魂上的污點與罪惡。他們理解人心的動力,他們可以感覺到每個人身邊散發的自私。幾乎沒有人是純淨無瑕的。這讓一部分強大的Mastigos傾向犬儒主義。畢竟,拯救一個人人都這麼糟糕的世界,有什麼意義呢?
Moros看見事物終結的方式。他們看見死亡、看見毀滅、看見熵。即便最美麗的雕像也只能美麗一時。最後,它的色彩與形貌都會因為周遭的天候而衰敗。因此,最厲害的Moros通常對瑣碎的後果不甚在意,因為他們已經見過萬物歸於塵土。
Obrimos看見萬象之中的深邃潛能。當他們看著一個人、一個地方、一個東西,他們能感受到他們能感受到它能成為什麼。許多Obrimos因此充滿激情與活力;他們想要看見世界更進步。另一些卻養成了深沉的悲觀主義。畢竟,他們看見眾人如何虛擲和拒絕這些潛能,即使是最優秀的人也揮霍著自己的可能性。
Thyrsus在一切之中看見生命。Thyrsus的智慧深明,生命必有出路。這樣的心靈清楚,核廢墟不過是暫時的挫敗。這孕育了一種極度放任的觀點;除非發生了最根本的危機,否則都沒有介入的必要,因為最終一切都會安好。但這也凸顯了另一個反面,那就是一切不自然和威脅長期平衡的東西都是明確而急迫的危險,遠比當下威脅人類生命的平凡事物更重要。
在遊戲裡,靈知可以用五點標準經驗和奧秘經驗來換取。在敘事層面,提升靈知需要知識和理解,這意味著領悟、研究和經驗。靈知會在角色進一步掌握了足以讓他以全新觀點看待世界的哲理、秘學和學術成果時提升。雖然不像覺醒一樣強烈得改變人生,這些都是角色不可能忘記的時刻,是他思想、目標或人格抵達更高進境的里程碑。每當角色的靈知提升,都可以考慮改變或重新定義角色的美德或原罪。當然也別忘了標的或執念。角色不必煥然一新,但他一定有所改變。
靈知在遊戲進行中有許多影響:
•在儀式施法時,靈知決定了施法需要的時間 。在靈知等級低的時候,儀式施法至少需要好幾個小時,讓法師需要保持長時間清醒以施展強力法術。隨著靈知成長,儀式施法會越來越快。
•靈知決定基本的施法骰池。就像凡俗行動使用屬性和技能,靈知便是施法時的「屬性」,而奧秘則是「技能」。
•靈知決定了角色的性狀上限。通常,角色的技能和屬性上限是五點。不過當靈知提升到6以上,角色可以取得更高的屬性和技能等級。
•覺醒之初,法師施法時只能使用兩項咒具。有了更高的靈知等級,他能夠在施法時運用更多咒具。
•靈知決定了在角色需要進行延展以前,可以掌控多少法術。每一點靈知就等於一個法術。
•靈知決定了角色同時能有幾個執念。
•傳承造詣受到靈知的限制。隨著角色的靈知成長,他可以擁有的造詣數量也會跟著增加;特定造詣的奧秘限制也會一起提升。
•靈知決定了延展超出奧秘限制時造成的矛盾骰數量。
•靈知能讓角色合併多個法術,好規避掌控法術的限制。
•靈知規定了奧秘等級的上限。
•靈知作為法師的「異能性狀」加在超自然抵抗檢定上。在對抗某些超自然能力時,靈知也可以加入骰池。
•靈知決定法師能在式樣中儲存多少瑪那,以及他能用多快的速度取用。
•法師的靈氳有部分也由靈知決定。
•每一點靈知提供一道免費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