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與執行:郭志清老師
🈶教學對象:資優班四年級
🈶教學目標:將課程所學結合時事應用於生活中,並藉由實際公益行動,拋磚引玉,回饋社會。
教學內容與流程
✅完成微生物實驗室任務/微生物服裝秀
✅說明在後疫情時代,分享微生物概念,可強化防疫措施。
✅決定舉辦微生物裝扮遊行,並向同學宣導相關概念。
✅決定遊行名稱及活動角色分配。
✅撰寫宣導活動個人講稿。
✅決定遊行主題曲《悲慘世界》:透過小小行動發起抗菌革命。
✅遊行及宣導活動彩排。
✅實際行動:向三個班級宣導,並在網路分享行動理念。
🈶活動相簿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TeacherKuoFB&set=a.5077399052330511
🔰公益行動/微生物實驗室/微生物防疫宣導
🔰教學設計與執行:郭志清老師
🔰教學對象:資優班三年級
🔰教學目標:將課程所學結合時事應用於生活中,並藉由實際公益行動,拋磚引玉,回饋社會。
🔰教學內容與流程
✅完成微生物實驗室任務/混血微生物
✅說明在後疫情時代,分享微生物概念,可強化防疫措施。
✅決定進行微生物防疫宣導,提醒社會大眾注意防疫。
✅防疫宣導企劃書說明及撰寫。
✅實際行動:到至少三個公共場所進行宣導,或在生活角落拍攝宣導照片,並在網路分享行動。
🔰教學設計與執行:郭志清老師
🔰教學對象:資優班六年級
🔰課程流程
🈶腦力激盪法進行創意辦公室
在垂直和平行思考後,得出需要幫助的有身心障礙或貧窮的老人、缺乏物資或環境髒亂的非洲小孩、流浪狗領養問題、流浪狗影響生態問題、流浪狗節育問題。最後決定以貧窮的獨居老人為此次公益行動的對象。
🈶九宮格思考法
透過九宮格思考以何種形式幫助獨居老人。募款、海報宣導、做影片、宣傳手冊、遊戲方式、廣播劇、相聲等不同形式的具體行動,經過一番討論後決定以遊戲作為此次公益行動的實施方式,並完成行動企畫書。
🈶分享專題報導影片,透過記者角度,了解獨居老人的生活困境。
🈶透過資料探討獨居人生活的困境
🈶以桌遊的形式對獨居老人的生活困境進行宣導
🈶桌遊核心機制介紹及試玩
🈶自製桌遊工作坊
✅討論桌遊機制及規則,並思考如何將獨居老人困境融入遊戲中。
✅實際製作遊戲卡片,並裁切,裝套與試玩。
✅將遊戲規則拍成影片,並分享。
🔰桌遊原稿免費使用下載處
http://bit.ly/2rBU2g5
🔰教學設計與執行:邵筠評老師
🔰教學對象:資優班五年級
🔰台灣截至2019年12月,移工人數約為71.8萬人,意即每33個人當中即有一人是移工。我們卻對生活中常遇見的移工,不甚瞭解抑或誤解,因此透過這次的課程,讓學生初步認識同樣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一分子。
🈶移工印象
學生發表並寫下對移工的印象。
🈶資料蒐集
學生利用網路搜尋移工相關資料,知道移工的處境與待遇。
✅什麼是移工?移工哪裡來?
✅移工做什麼?移工好薪情?
🈶資料蒐集
學生利用網路搜尋移工國家相關資訊,認識移工家鄉的國旗、首都、貨幣、人口、宗教、文化、語言等。
✅印尼、越南
✅菲律賓、泰國
🈶成果海報
學生整理移工的相關資料,繪製成海報並貼在發表板,展示在教室公共空間,讓同學可以觀看。
🈶移工再印象
課程後,學生再次發表並寫下對移工的印象。
🔰教學設計:郭志清老師、陳亮勳老師
🔰教學對象:資優班三年級
🔰教學執行:陳亮勳老師
🔰活動流程
🈶腦力激盪法
利用垂直以及水平方向的思考,發想出各種主題,再利用聚斂思考討論出公益行動的主題,並初步規畫行動方式。
🈶討論結果
從各項主題中挑選出石虎議題,並決定以報告的方式呈現。
🈶腦力激盪法
確認主題及方式後,再更進一步討論要以何種方式報告,最後決定以新聞報導,連線採訪的方式進行。
🈶活動企劃
撰寫活動企劃書,說明活動對象、實施方式、工作細目等項目。
🈶實作工作坊
首先蒐集資料,上網篩選有用的資訊,再來將訊息精簡、濃縮成小檔案,繪製於海報紙上,並加入美工。接著撰寫新聞稿,決定報告流程,再經過多次練習後,完成影片的拍攝,並上傳至資優班youtube頻道,廣為分享。
🈶大同國&小花園共好基地主要在推行友善環境,教導社區及學校碳耕及綠肥種植,資優班的小朋友今天也分組對行道樹除草、澆水、種植綠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