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7》 兒童讀經的實行 90.11.14
讀經的三個目的:
1. 善用孩子的「吸收性心智」(蒙氏語),吸收傳統聖賢經典的智慧,
.使具有文化(生命)的深度與廣度,不被庸俗化── 打好人格的底子!
2. 孩子是用自己的覺知,慢慢自己從內心深處,建立人生的信念。
.在經典的薰習陶冶下,孩子會慢慢變得貼心、懂事、上進,
.家裡就會出好子弟。 1. 2. 就是主體的建立
3. 至於語文(作文)能力、學習能力、欣賞能力,獨立思想與判斷力等,
.自然隨之提昇,學校功課、專業能力也會提昇。
教材與教法
(1)教材 只要千百年錘鍊下來的經典 ※「不要放棄,給小孩
.如 論語、老子、大學中庸、壇經…… 最好的文化精華 」
.都可以,難的易經、莊子
.對他都一樣背,先從弟子規、 ※ 排除兩個教育的障礙:
. 唐詩、千字文入手也可。 ..1.「能懂時,才能教」。
其實,不懂也能教
(2)教法 六個字「小朋友,跟我唸」 2.「不同,就否定打倒」。
注意:千萬不可要求他背 應以「兼融並蓄」,
強迫、壓力是障礙成長的主因。 代替「入主出奴」
也不要解釋,不做章句選擇。
你請他自己解釋,你只從旁回應對的,不同意的只說再想想。
家長的身教、帶動、興緻、氣氛很重要!
一根主軸的瞭解: ○ 王財貴教授:華山講堂 02-29496834
(非割裂)
『 選書 - 吸收 - 生命整體開展 - 成就感 - 驚人風氣』
經書傳常道 ..本能的 主:覺 內在成長 . 兩岸同步
主體性 覺知 體:整體、 非外在成就 . 300萬學子
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