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時代的現代思維
各位前輩、各位朋友、各位小姐先生們:
大家好,剛剛聽了國熙兄一席話,又學了很多,說真的,人生這一門學問是沒有止境,永遠學不完的。
在座各位大概都不知道,我是怎麼親近南老師的,我從來也不敢自承是南老師的學生,因為老師常說,「我從來沒有學生」但我們都以從老師學了很多為榮 ,我住在南部,與老師距離很遠,所以與老師親近的機會並不多,但幾次的上課、談話、禪修就影響了我一生。
老師給我的影響,先只提三件事,那時候,我尚年青不懂事,在與朱文光的對話中,我說道「我不相信風水,沒有科學根據」,老師就問我,「林蒼生,你講一點風水給我聽」,我講不出來,老師說:「你不懂風水,說風水是迷信,才是大迷信」。這一棒打下來,至少到今日四五拾年,我改變了求學的態度。第二件事,我以為佛法絕對是東方的,把東方的思想與西方的科學一刀兩分,老師又跟我說,我們東方的科學是很厲害的,西方的佛法也是很厲害的,各有源流因緣,不可偏廢,後來才知道老師對於西方的佛法也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像krishnamurti啦、maharishi啦,或new age的一些人物也都很清楚,所以我學佛也開始中西對照著來學,而有一些小小的不同體會。那體會讓我開始不用佛法名詞談佛法,這樣就比較容易中西合流容易了解。第三件事是,在1990年代,快接近1997年那幾年,很多香港人想離開香港,我與楊麟去香港看老師也談及這大家想移民的事,更談及未來的世界怎麼辦,老師很慎重地告訴我們,將來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沒有錯,但你們不要認為像我們這樣黃皮膚的才叫中國人,當年曾國藩的法統與血統的分別說得最好,他說夷狄接受中華文化,夷狄也是漢人,漢人不接受中華文化,漢人也是夷狄。從法統來說,所有接受中華文化的人都是中國人,未來的世界,將是一個由社會主義的福利,與共產主義的理想,與資本主義的方法,再加上中華文化的精神,全部融合在一起的中國人世紀。後來鄧小平先生所說的「資本主義的方法」居然與老師的用語完全一樣,很令人不可思議。而這幾句話影響我至深,後面我還會提及。
從那時候起,這三件事如影隨形,一直是我讀書、思考、做事的指引,我不是科學家、不是思想家、不是宗教的修行人、也不是什麼學者,但我學習了用科學的方法來印證,用思考來分析,用佛法的思維進入意識的深處解答,老師什麼都精,我也就什麼都學,長期累積下來,才知道其影響有多大。用科學來與生活印證,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尤其是在21世紀進入量子時代的今天,很多事情,在無形中不僅被環境影響,被世界影響,甚至被太陽系外的宇宙所影響。
2012年我們走過了世界末日,大家喘了一口氣,但大家不知道世界末日的背後,我們正面臨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大變化。宇宙的中心有一個光子帶,能量很高是在四次元、五次元甚至更高的能量帶。其最中心的的星星叫pleiades,在我們古代就是28星宿的卯宿星。卯宿星下有七個星星,在希臘神話叫七仙女,但卯宿星還有第八個女兒就是我們的太陽系,太陽系在26000年前離開光子帶便失踪了,現在(大約在1987年前後)又開始回到光子帶,我們如把26000年分成12等分,每一等分2160年,就是西洋星座的年份,在此之前的2160年屬雙魚座,雙魚座是兩條魚對立的邏輯興盛的時代,所以這兩千多年來,地球的文明都是邏輯的文明,邏輯來自陰陽分立,所以邏輯的時代有很多紛爭,甚至戰爭,但邏輯是很清楚的分辨,所以數學、科學會發達,邏輯可以累積,所以科學的現象是後人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像愛因斯坦可以站在牛頓的肩膀上而有所突破,像波爾這些量子學家可以站在愛因斯坦的肩膀上更有所突破。但非邏輯就不一樣了,我們無法為情感或藝術打分數,因為邏輯很清楚,可以累積。非邏輯很不清楚,不能累積。而今日進入高能量的光子帶時,我們的世界將進入邏輯與非邏輯並存或互相影響的水瓶座時代。水瓶的意思是,像觀音菩薩的淨水瓶,淨水瓶的水像智慧,可以濟度眾生疾苦。而智慧指的正是邏輯與非邏輯的平衡發展,這平衡發展暗示著,水瓶座時代將是一個智慧的時代。
我們現在正在進入智慧時代的過渡時代,所以很多事情我們不能適應,例如20世紀是量的時代,量大成本就降低,可以加強競爭力,而21世紀將進入質的時代,量化的競爭將被淘汰,只有品質的提高才能生存,因為品質是非物質的能量較高,又例如,19世紀的國家,其領土的界線很清楚,界線的爭伐就很激烈,到20世紀變成美國集團與蘇聯集團對立的時代,亦即國家的界線擴大變成區塊的對立,這是土地的冰塊開始融解的現象,然後蘇聯解體,美國集團變成地球村推展的動力,那動力就是資本主義,今日資本主義的氣氛瀰漫全世界,經濟的威力逐漸取代政治,所以我常說,政治像冰塊是固體的,硬綁綁的不好更動,而經濟像水可以流動,經濟的水永遠流向可以賺錢的地方,而水是在冰塊加熱吸收了能量後成為液體的狀態。因此經濟的能量是比政治的能量高的,而液體如再加熱成為蒸氣,其能量更高而成為跟空氣一樣地隨便瀰漫在空間,這氣態的蒸發像文化,文化瀰漫在我們的思想中是一個能量再提高的現象。因此,在21世紀進入量子時代的今天,文化將是很重要的課題。
不只文化,還包括了科技、學問、人的素質,等這些精神性或非物質性能量的提升,所以,我們如要增加產品或商店的附加價值,如能在科技的引進、文化或文創的附加,以及在幹部或人的素質上提升,公司的產品或競爭力一定可以提升,這也是近年來文創開始澎勃發展的原因。
進入光子帶我們的世界正面臨著一個激烈變化的社會現象,回顧一下人類的進化史,我們經歷了幾千年的農業生活社會,然後進入工業社會只有幾百年,進入資訊社會只有幾拾年,進入手機Smart Phone只有短短幾年,光是拾年前手機並沒有像今天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甚至我們已經看到我們的小孩愈來愈不會寫字了,文章寫不順,情書已變成老掉大牙的笑話,人與人之間的溫柔逐漸變成簡單的訊息在母子之間來去而看不到親情的美麗。
聽說藝術的市場在走下坡,而3C市場取代了人間古來欣賞藝術的品味,而這並不是真正能量增加的現象,這是社會的能量與身體的能量以及思想的能量不能同步發展,和諧「升級」的現象,因為不能同步發展,不僅小孩子字寫不好而已,而且人的壓力會增加、疾病會增加,這才是現在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也是我們學佛的人現在如何出來以佛法濟度眾人的問題。
我因此常做這樣的建議,在這社會激烈變化的時代,我們的思想要跟上時代,我們的心靈要貼近自然,自然是我們的母親,有了委屈依附在母親的懷中,馬上就在安祥的氛圍中睡著了。在自然的懷中休息,是治療人類疾病的最好方法,而佛法正是這方法中的方法,佛法使我們的小宇宙與身外的大宇宙更和諧地能合在一起,但我希望的佛法,並不是古來文謅謅的佛法,而是用現代的眼光與角度來闡述的佛的教導。或許,這正是今日恆南書院要做的事吧!
所謂的量子,是能量的最基本單位,最近的報導,科學家已快找到所謂上帝的粒子就是西格斯粒子,它是大霹靂(Big Bang)前最純正的能量,叫玻色子(Boson),波色子是左旋的能量(順時鐘方向)但大霹靂爆炸後,能量互相碰撞,能量的旋轉逐漸有些失去平衡而產生了能量左旋與右旋混雜的能量,這混雜的能量粒子叫費米子(Femion),霍金先生提出的時間簡史,說基本能量粒子在碰撞三十萬年後,才產生原子核,產生原子核與電子結合而成的原子,這原子是最小單位的物質。因為是物質可以反射光線,這時才一下子使宇宙大放光明,看得見宇宙,科學家稱之為「宇宙放晴」。
從這上面可以看出釋迦摩尼佛的智慧,或佛經的神奇了,在2500年前,佛陀就說我們這個世界,是婆娑世界,意思是有缺點的世界。那麼早的年代,他怎麼能看出組成這個世界是有缺點,是不平衡不純粹的元素呢?費米子構成了我們的物質世界,物質世界是由不純粹的能量與原子構成的,所以是有缺點的,而我們的內心深處,深藏著宇宙最純粹最平衡沒有缺點的玻色子能量。那純粹的能量才是最完美的老家,是我們要回去的地方。但光是在這婆娑世界虛耗是不行的,我們必須往自己內在的世界探索,我們的眼睛看向外面,被外面的世界拉著走已經迷失了幾千幾萬年了, 現在我們的眼睛必須往內看,這樣往相反的方向走,老子叫做「返者道之動」,這才是回家的道路,才是佛法要我們回頭的路呀!
量子的時代,是世界的能量提高的時代,這能量的提高,使世界急速改變,使人的思想急速變化,當我們的社會在變化,我們跟不上,我們就被淘汰,當我們的生活方式在變化,我們的心靈跟不上,我們會生病,原來量子論告訴我們,宇宙萬物都是由能量構成的,我們都是生命共同體,維摩詰經說:「眾生病故我病」,這是多麼早的量子論呀! 從能量來看,人類與整個山水木林世界都同為生命共同體的一部分,如今這生命共同體的能量同時在提升,在人類的社會,地球村的形態逐漸成形。這成形的地球村正是潛在的生命共同體的逐漸浮現。
地球村的浮現像一個俱樂部,俱樂部的成員藉先由一批有國際觀、有思想有文化的先知先覺參加進來,然後慢慢增多,看到利益好處的經濟投資人也參加進來了,然後才是後知後覺的一般大眾。這先知先覺與後知後覺之間,也與文明的層度,與GDP的高低,或社會形態中農業、商業與工業等不同的組成有關。
像在兩岸之間,大陸的農業比例高,台灣比例低,工業商業則反是,但奇怪的是,社會的演變方向,好像也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推動。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終歸最後平均化的目標─地球村。
三十幾年前老師在講課時提過,明末清初顧亭林因鑑於反清復明已不容易,轉而寫了一本「天下郡國利病書」,把中國的氣脈從崑崙山為起始,分為北脈、中脈與南脈。並且言及氣脈走到南方,天下必亂,走到北方,天下太平。我不知道其中巧妙或原因,但因我們在昆山設廠,顧亭林是昆山人,所以對這本書就很有興趣地研究了起來。說來神奇,國共的戰爭,剛好就是南脈與中脈的戰爭,共產黨取得了天下,表示中國氣已由南脈走到中脈,如今的領導人是西安人,屬於北脈,因此我們遂多予寄望,從此是太平的天下。看來中國改革開放後,中國崛起,氣象似乎正是如此。
而中國崛起剛好與地球村形成有關,甚至可以說,這也是看不見的手推動的一部分,這看不見的手,或說是老天爺也好,老天爺先讓國共打了一架,國民黨退居台灣生聚教訓,(「生聚教訓」是我們從小在台灣聽慣了的名辭)生聚教訓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使台灣成為中華經濟發展的實驗室,我們(包括統一)都是這實驗室訓練出來的人,然後兩岸之間又循大自然的道理,先文化溝通(探親),再經濟水的交流(投資),使兩岸逐漸形成今天的局面,台灣的實驗成果,可以在大陸量產了。如今台商在大陸普遍存在,正是這量產的現象,老天爺這隻看不見的手,已經開始讓台灣與大陸在社會結構,或農業與工商的比例作平均的交流了,今天大陸的產業政策也逐步注意到做選擇性的精挑細選,而且也一步一步走向生態、環保與文創文化,而不只是在GDP上斤斤計較了,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也是從台灣這個實驗室所看到的經驗所做的修正吧!
台灣是一個實驗室,台灣要走在前面,我們如果把亞洲地圖由西往東看,由崑崙山往太平洋看,我們就看到地球上最美的風水格局,北脈由北而下,南脈由南而上,面向太平洋的水,台灣正是這水上案台。案台要放祭品,所以物應豐富,案台是龍珠,所以要走在前面,而走在前面正是台灣的命理格局,中國的旗子是星星,星星屬水,台灣的旗子是太陽,太陽屬火,水火未濟,火水既濟,換句話說,台灣走在大陸前面都是既濟,都是好的,相反過來,便是未濟,便不知好不好了。
所以,經濟由台灣先做實驗是好的,而台灣的移民是千多年之前中原的人民為避北方戰禍往南逃而來的,台灣保留了唐朝文化,因此在文化上,台灣也算是走在前面的,也是即濟卦,也是好的。
而前面說過,地球村的形成必須由文化而經濟,然後逐漸擴大,而形成規模,所以綜觀現代這幾百年的歷史,也可隱隱約約看到老天爺安排這地球村的未來,所形成的軌跡。
我因此相信,解決兩岸的問題,不在政治,而在經濟,而在文化。
1999年台灣發生了一個規模很大的921大地震,這地動天搖的大地震把台灣正中心,日月潭的光華島,震裂開來,我聽一位高人說糟了,地的能量將來會變成社會的能量,地分裂,社會也會分裂,果然後來我們所看到的藍綠分裂,愈演愈不容易結合。這是台灣的致命傷,至今尚找不到答案。
易經同人卦九三爻,有「升其高陵」之句,意指在危機四伏的環境,最好能登高張望,才能看得清楚。後來我去爬登玉山,玉山是台灣最高的山,3952公尺,從山上看向日月潭,台灣仍是美麗的台灣,這時我才理解到,升其高陵有一含藏的意義是提高到更高的次元,由平面的利害衝突,提升到較高次元的文化融合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向。藍綠的問題如是,兩岸的問題也一樣,甚至如何使世界走向和諧安樂的地球村理想國也要靠文化融合的力量。
人類與萬物都是生命共同體這件事,本來只是宗教的理解,如果已由地球村現象的形成,而逐漸變成我們大家眼前看到的現象,以前是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與智識,今天已逐漸變成大家共同吸收相同的資訊,以前一刀只殺一個人,現在一個核子彈可以讓人類毀滅,個人的時代,已變成群體的時代,而這些都是像由固體而液體而氣體能量逐漸升高的現象,這現象是21世紀量子時代的特性,我們無法逃避,我們必須認識它,學習適應,儘量提高自己生命能量來與外界的激烈變動相應,否則我們將會被淘汰。
到現在,整個太陽系已全部進入光子帶了,聽說卯宿星是第5次元的星星,太陽系已進入四次元能量的世界,從我們身體裡面的松果腺,腦下垂體,到每一個小細節,能量都在提升,當提升到某一程度,或許就會有耶穌所說的「提昇」,或彌勒菩薩所說的,有成群成群悟道的人出現。當世界的能量提昇了,我們的腦下垂體及松果腺進入高能狀態,那高能狀態或許會像鯉魚跳龍門,逆流而上,全身急速旋轉,旋轉的力量抵銷掉地心引力那樣,自然而然就跳躍上去了。聽說有人打坐可以浮起,也聽說金字塔是這樣造成的。而這些奇怪的現象,確實並不是我們這身在三度空間的人可以理解的,但我們已正在進入第四空間的能量次元,這些事也不要把它當成神話,當神跡來解釋,而應該正視它以科學的態度來研究它。
這更高次元的能量世界,與我們的腦筋絕對有很大關係,我們的腦分成左腦與右腦,左右腦之間有個橋樑叫腦樑,右腦的震動每秒約400下,左腦在4百拾幾下,這左右腦的震動差別如在14(赫茲)以上叫α波,如在9~14(赫茲)間叫β波,在4~9(赫茲)間叫 θ波,在0~4(赫茲)之間叫δ波。當我們清醒做事的時候,都在β波狀態,在睡覺作夢時是在θ波狀態,而α波是在睡覺與清醒中間時似睡未睡,迷迷糊糊時的狀態。δ波就又更遙遠了,那是真正神通或意識歸零或與宇宙中心共一源流的狀態….太遙遠了,我們不易觸及,也不易談起。
人類的天性,喜看光明,不愛黑暗,愛清楚的事,不喜歡曖昧不清的事,而邏輯很清楚,便逐漸掌握了人類的思維。邏輯的清楚來自左腦的振動,所以在β波時人很清醒明白。清醒明白成為習性,便使人類的左腦逐漸大於右腦。醫學的統計,現今社會,左腦大於右腦的人有88%,右腦大於左腦的人有9%,其他左右腦能平衡的只有3%,而這3%的人,不僅IQ高,EQ也很高,事業順暢,人際關係也很好,家庭溫馨美滿,可以說是人中典範,但只有3%。
這現象就很值得我們思考了,我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多用左腦去做事去成功,或訓練自己多用右腦,使自己使大家快樂,然後慢慢地我們在下輩子生下來時,能不能是那左右腦平衡的3%中的一人。這是生命的選擇,我們盲目地活了幾千年,現在量子力學下的醫學讓我們知道了這些事,我們能不好好反省我們生活的方式對嗎?我們人生追求的目標對嗎?。。。。
想想看,每次老師都要求我們念佛要唸到一心不亂,什麼是一心不亂,那是在α波與θ波中間的意識狀態。當一心不亂時,我們心性的磁場就會與全宇宙一心不亂的人的磁場相共振,那共振,使我們看到極樂世界,看到或接觸到比我們自己能量高的另一個世界,這樣的過程才叫修行。當我們不能一心不亂時,我們一定有人為的妄念出現,妄念是β波的思維,不是左右腦平衡的反應。所以三祖說:「至道不難,唯嫌檢擇」,檢擇就是左腦邏輯的運作。
β波又有高β波、低β波,低β波是接近α波的14~15赫茲的平靜狀態,高β波是在20赫茲以上的急燥、生氣甚至暴怒狀態,當一個人生氣到要殺人時,他已在30赫茲以上的β波,那時,他會愈來愈生氣,然後就衝動地想殺人,想殺人的時候,他已與全世界暴怒想殺人的磁場相共振,所以殺人的人都會說,他並沒想殺人,而是莫名其妙地衝動起來然後犯了大錯。所以生氣的時候,要馬上設法消解生氣的能量,否則人一定會愈來愈生氣。因此,生氣的時候,絕對不要下決策,決策最好在低β波時做決定,那時候神輕氣爽,腦筋清明,所做的決定一定會與高能量的因緣相共振,而得到較完善的結果。
以前,我們在台灣曾經出版一本書叫「水的訊息」,那是日本人江本先生的創舉,他研究水,把水在零下五度時拍出像雪花的照片,好的水乾淨的水,在顯微鏡下
是很美的六角形,不乾淨的水,被工業污染的水,就不成形狀變得很醜,有一天他靈機一動把一瓶水分成兩瓶,然後在兩個瓶上貼上不同的標籤,一張寫謝謝(ありがと)一張寫混蛋(バカやろ),過一個月後再拍照,發現兩瓶水已大不一樣,謝謝的水仍很漂亮,混蛋的水就很醜很亂的形狀了。然後再試了不同音樂的反應,莫札特、巴哈、搖滾、爵士,都呈現出了不同的形狀,真的很有趣。這也是為什麼有莫札特效應的原因,因為莫札特的音韻,都在65~75中間,這與人類心跳72下的頻率很接近,很容易接受,很容易感動,所以讓胎兒多聽莫札特音樂,確實會促進腦細胞的成長,而變得更聰明。
在地球上,水佔70%,在人的身體,水也佔70%,所以我們情緒的變化,每一時刻都影響或在改變我們自己身體裡水的結構,這是情緒影響健康的主要原因,修行要從靜心開始,靜心要從不胡思亂想開始,這些都很有生理上科學依據的。台灣慈濟的證嚴法師說:「別人罵你、欺負你,不要生氣,不要以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那懲罰自己說得多麼有內涵啊!
α波是在9~14赫茲之間,那是在睡夢與清醒中間的意識狀態,不懂的人,只知道昏沉,懂得人就會好好利用這可貴的狀態來進入潛意識。道家的睡夢瑜珈說的也是這一回事。我們如能在將睡未睡的半意識狀態時,給自己一個暗示或觀想或祈禱,那生命的期望會從α波進入θ波而成為潛意識裡幫助你come true的潛在能量。如果帶著梵語或唸佛的誠心進入睡眠,那睡眠也就成為8小時的修行了,這是何等方便而簡單有效的法門啊!
另外,α波也可以在我們清醒的時候出現,條件是我們一定要非常專注,這是為什麼在專注做一件事情時,時間過得特別快的原因。專注時時間就會消失,這又是一個科學的大課題了。我們留待以後有機會再說。專注時會出現α波,也就是說專注使左腦的振動減緩更接近右腦了。左右腦的共振使意識進入另一種狀態。注意一下運動高手專注在運球的動作時,常會有神來之筆,那一投入籃的神來之投,那一揮而出的全壘打,不是規則的條理或邏輯的引導所能解釋的。
我們有一個棒球隊,我常與打全壘打的打擊手聊天,他們常會說到一個不易體會的現象,140幾公里的快速球進壘的的時候,球看起來應該愈來愈快,但在打擊手很專注的時候,進入了α波狀態時,那球是愈來愈慢的。這時棒一揮,就知道是全壘打了。在王貞治打球的時代,與他競爭的尚有位長島先生,長島先生在自傳中寫到,他常在睡覺前模擬第二天的打擊技巧,很奇怪的是他摸擬出的落球點,常與第二天的實際落球點一模一樣。這真是無法以科學來說明的事。就好像古代禪宗總喜歡教人學射箭,當進入禪的領域時,聽說那看起來如豆的靶,看起來會像月亮那麼大,怪不得能百發百中,這不是技巧的訓練而已,更是心性能量提升的訓練,所以說禪宗或佛法不是宗教,而是生命的科學,這是在今天進入了量子力學時代,才能逐漸被人體會了解的科學。α波是人類意識提升的關鍵,藝術創作、運動突破、詩與思想的靈感都是α波的功勞,α波可以說是進入更高境界的橋樑,是進入未來成為新人類的門。
θ波的頻率是在4~9赫茲,左腦更接近右腦的振動了,這是進入睡夢狀態才有的腦波,人在夢中做夢只有大約1.5秒的短暫時間,但我們常做了像是很長時間的夢,科學家說在α波、β波,與θ波不同的腦波狀態中,其時間的感覺也各有不同。原因是同樣一個波,其波長有很大長短差距,這差距使人的感覺不同,所以天上一天是地上一百年的神話,就變成我們須好好關注體會的新科學。
在地球與外太空離子層之間有一個頻率7.8赫茲的舒曼波,舒曼波瀰漫在地球週圍,當我們睡覺或作夢或打坐非常平靜入定時,我們的腦波可能在7.8赫茲的狀態,因此而與舒曼波共振,那共振是我們恢復體力的原因之一,也是古人所說天人合一的另一詮釋。我們甚至可以想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那悟道的剎那,他的意識一定是在這7.8赫茲的天人合一的共振狀態。
δ波的頻率是在0~4赫茲之間,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有人說進到此領域,就開始有神通,例如眼睛看著不銹鋼湯匙會斷裂。這是三十幾年前我親眼看一位20歲日本年青人表演的奇跡,那時湯匙斷裂時,有藍光出現,可見這是物理現象,如果神跡也是物理現象之一,可見我們的科學仍有一段長的路要走。而且聽說在這領域有一個點叫阿卡西紀錄,宇宙之間所發生過或未來要發生的事,都濃縮在這阿卡西的點上,如果有人能清醒地進入這個點,就可以知道過去、知道未來的神通。或許,這也是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皆不可得,皆是虛幻的關鍵所在。
我們的腦波,從清醒的β波,到睡夢的θ波,再到讓我們摸不著頭緒的δ波,這期間似也在暗示著我們人類除了肉體的進化之外,還有更高能量層次的意識進化,那進化是沒有止境的,就好像看鐵道最遠的地方只是一個點,但到了那個點才知道後面又有無限延伸的去路,而看起來也是一個點,那無數的點連接之後,這意識的進化要帶領我們到什麼地方去呢?而這正也是我們進到21世紀,進入到量子力學的時代必須有的心裡準備。量子時代是一個由物質進入非物質的能量狀況的時代,人類的肉體如此精細微妙,已到物質的頂端,而現在要開始的是意識能量的進化,當我們仍在爭爭吵吵,仍在百計巧思想累積財富,仍在欲望中無限貪婪時,我們是在進步呢?或是在退步?
我剛剛跟吳秘書長在聊,我們東方在4700年前黃帝的時代,所傳下來道家及易經的智慧,居然跟五千年後,西方科學從物理科學到量子科學所研究出來,或領悟出來的道理完全一樣。我剛剛說釋迦牟尼佛由內觀而知道婆娑世界是有缺憾的世界,居然跟我們的物質世界由有缺點的費米子與玻色子所組成的科學研究完全一樣。但往內追索的內觀與往外研究的科學一差就是2500年。而黃帝內經與易經的闡述到今日電腦的二進位法與醫學突破,一差就是五千年。東方與西方雖然會合了,但東西差距如此就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好的方向了。
孔子之所以為聖人,是因為他是第一個往內省,而發現人可與天連接,不必只靠甲骨文的卜筮,不是靠皇帝身為天之子的代言而已,人可以往自己的內在走,追索出「仁」的種子,那種子是與天可以交流的,因此天人合一的交往,人人可以不必靠天子代言,這革命性的突破,是照耀古今的一盞明燈,所以是萬世師表。我希望恆南書院,能繼往開來,好好再做「仁以載道」的傳播,使西方以人為本的自由民主,能與東方以仁為本的博愛精神互補,那互補的是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在這新世紀交流會合時的意義。而且仁是一顆種子,是靜態的,但種子發芽就變成愛心,變成動態了,這動態的擴張就成為博愛,博愛的實現才是世界大同的契機。
恆南書院要做的,不只是個人修為的修行內省,而且要有如此宏大理念的「仁本文化」思維,書院的宗旨確立,書院的方向就清楚,我不知道大家的理念如何!但這是我今日的期待。
我們的太陽系已進入光子帶,我們的世界能量在提升,我們的能量也將逐漸由物質的社會,提升為非物質的社會,亦即精神層次的文化能量能將逐漸增加,這也是地球村時代到來的現象,例如十九世紀以前是以國家為基礎,界線分明的物質時代,然後國家的界線逐漸消失,而成為國家集團的蘇聯與美國集團對立的時代,這時經濟與商業逐漸興起,使集團內利害關係與共,然後我們看到蘇聯集團瓦解,整個世界變成資本主義商業為主的經濟世界,這二、三百年來的過程,正是由物質融解為非物質時代的過程,所以我們相信,未來的世界,將會更融合,更非物質,而慢慢將經濟提升到文化思想及藝術的更高能量層次。
這過程正與我們生活中看到的固體、液體及氣體三態很相似,簡單再說一次,政治像固體,經濟像流水、文化像空氣,由這些比喻,早起的鳥兒應該先注意到,文化左右社會現狀時代來了,能量在左右世界的時代來了,君不見電視的普及及手機資訊的普及不是像空氣嗎?君不見核磁共振的醫療設備不是將高能量與機器融合的新創發明嗎?其實這些新現象的背後,都隱藏著能量正悄悄地在增加的事實。所以我們如果要像早起的鳥兒先獲利,最好的方法,是認識文化,使用文化的力量來增加商品的價值,這是最近文創澎勃發展的原因。
我因此對兩岸的未來很樂觀,兩岸未來將也像水的三態一樣,首先從冰冷不相往現象變成,經濟投資掛帥的流動現象,然後逐漸提升為藝術文化人文的交流而終
成為華人世界的雛形,然後逐漸擴大變成華人的地球村,然後再擴而成為世界的地球村。這未來的過程是必然的,但仍有一些事要梳理。
前面講到同人卦的「升其高陵」,高陵指的不只是高度的高,也指出了文化高度的高。從文化的高來看兩岸關係就更有趣了,幾千年來中國這塊大土地上,經過了無數的戰爭,很奇怪的是戰爭永遠是北方贏南方輸,不管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反正從事實來看就是如此,北方常贏。而南方常輸,輸就要逃,逃的時候皆以家庭親情的關係為重,因此南方人皆以家庭為中心,比較重視「孝」。因此北方尚忠,南方尚孝,逐漸成為中華文化的現象。說個題外話,北方尚忠,到了燕趙更為極致,所謂燕趙悲歌之士,荊軻刺秦王那種壯士的豪邁,到了日本才成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說法,令人聽來也滿順理的。
台灣在逃難的路線上,是老天爺很睿智的一個安排。或許是因為前面所講由崑崙山下來三個北脈中脈南脈,最後都在太平洋上的台灣集結在一起,台灣集結了北中南三脈的能量,也集結了北中南各地不同菁英人才(菁英才需要逃,凡人不用逃),而且到台灣的人,都是團體來的,有政治有組織有制度有法律有人才有文化…..從鄭成功時代如此,到蔣介石時代也是如此,而另一支往東南亞逃的群體就不同了,他們是逃難的散戶,因為沒有政府沒有法律,到每一個地方他為了生存只好強取豪奪,因此到東南亞的華僑,富則富矣!但與原住民關係並不好。
台灣因此保留了一兩千年來逃難的文化,那文化是比較純的唐以前的漢唐文化,就像日本保留了大化革新以前的漢唐文化一樣,台灣與日本的中華文化基因是比較接近的,逃到台灣的祖先比較沒有五代十國或元朝或滿清等北方文化的侵入,如果我們把中華文化在不同地區像華南、華東、華中或華北,等不同地方的文化基因做個分析,將會有很多有趣的發現,因為這些不同基因皆已潛移默化融入在日常生活裡面,如果將融入生活的潛文化,與表面的顯文化做些分析研究,那麼就將更清楚看見台灣所保留的文化的價值何在了,古人說「禮失求諸野」,台灣是中原的「野」在那遠在邊疆的野,如果仍保留了久遠前的文化,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呢?漳州有漢文化遺風,泉州有唐文化遺風,客家有多元古文化遺風,這些遺風不是失去了,而是保留在我們的心性裡面。心性裡面的東西才是文化深處的靈魂。
我常提醒,人有人的身心靈,家庭有家庭的身心靈,社會有社會的身心靈,國家也有國家的身心靈,當然文化也有文化的身心靈,我們一向對文化只有模糊的了解,在這21世紀量子時代到來的時候,文化將扮演愈來比重愈高的角色,我們必須對文化的內涵,做更多認識。例如,日本吸收了漢唐文化,他們把漢唐文化變成他們日本文化來向世界宣揚,使全世界誤解禪宗是日本的,插花、茶道、武士道是日本的,又例如,韓國吸收了明朝文化,把大長妗推向世界成為韓國的印象,其實當年日本與韓國對中華文化是非常敬重的。宋末陸秀夫背著皇帝跳海,中國有十萬智識菁英也為國殉難,日本為了感恩唐宋文化的薰染,還全國茹素一段時間,紀念這唐宋輝煌的文化,並認為中華文化已移植日本,元後中土已無文化,故稱中土為支那,似有輕視之意,因此又引來忽必烈的東征。韓國也一樣,明時韓國吸收了中華文化,當崇禎景山殉國,韓國竟也暗地祭祀崇禎數拾年,這心甘情願的祭祀也說明了中華文化德被四方的威力,但如說孔子也是韓國人,哪真的是有點寵愛過份了。
從現代社會的現象,來反思人類文明愈來愈物質化,人心也愈來愈複雜的現象,在這必須以中華文化來調和人心的時代,重新用現代的角度來詮釋孔子的思想如何來做這淨化或調和人心的工作,似有其必要性。我不是儒門學者,我只想以簡單明白的方式,來重新認識孔子。前面談及,人類有兩個方向來探索宇宙的真理,一個用科學的方法向外探索,一個是以內觀的方式向內探索,孔子也是向內探索的方式,來建立他的思想系統,他說我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從這一句話,我們知道孔子很用功,十五歲的時候,入太廟,每事問,他十五歲就開始研究「禮」的事,想從禮中尋找一個人們可以遵循的行事規則,但用規則來規範,來管理眾人,真的太辛苦了,所以他才放棄向外探索的方法,改而向內尋找方法。因此而在三十歲的時候,找到了依內心的「仁」來行事,便能符合禮的需要的這一件神奇的宇宙道理,因此他說三十而立。三十歲時確定了思想的基礎與方向並且行之有年,在多年的印證中,到四十歲便堅信,這「仁」的方向是對的,所以說四十而不惑。然後才有五十、六十,到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心得。這心得正說出了,我們人生要從心所欲不逾矩必須要有仁為中心的人生觀。
這人生觀是西方與東方思想,或行為模式的差異所在。
我們如把孔子這個以仁為本推廣出來的文化,稱之為「仁本文化」,那麼西方那些以邏輯思維為本推廣出來的文化,最多只能稱之為「人本文化」,甚至西方在很多時候,或時代把以人為本的思維都忘記了。
我前面提到,文化有文化的身心靈,儒家或孔子的思想當然也有其身心靈的層次,論語孟子是孔子思想的身,大學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心,孔子思想的靈,大約隱藏在仁的思想,以及易經易理的思想裡面,中庸來自中孚卦的理念,大學來自咸恆兩卦的理念,如果不精微進入易理的探索,是很難看到孔子思想的靈是藏在什麼地方的。我們耳熟能詳的「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
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此中已經隱藏了太多隱微的道理,這「中」正是禪宗參話頭的「話頭」,這「中節」正是由仁發芽,產生了內心的次序,然後成為行事依據的「禮」。所以致中和正是由仁到禮的過程,有這中和的過程,社會才有和諧相敬的次序而這和諧相敬的秩序就是「禮」,就是大同世界的雛形,而且「大同兩字又來自「同人」卦與「大有」卦。要讓人民先有生活的資源叫「大有」,但大有中有貧富差距不好,所以要「同人」,這均富思想的實現才能有禮運大同理想社會的可能性。
試想我們如能將這一套理想社會的方法呈現到地球村和未來世界,那將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方向啊!我相信這才是比柏拉圖的理想國還理想的藍圖,我們居然把它忘了,或束諸高閣,而只跟西方國家談民主、談科學,談這些以人為本發展出來的社會理念,難道我們不必重新想想以仁為本的人性方向嗎?
我們還有一套耳熟能詳而被束諸高閣的東西,孔子說:「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套理念不只是理論性的理念,而是生命能量由小而大,由大而小所要因循的依歸,如再以身心靈的觀念來詮釋,格物、致知是與大自然打成一片,是這理念「靈」的部分,也是易理咸卦恆卦深入探討的中心,「誠意」「正心」是這理念「心」的部分,然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是這理念發揮出來「身」的部分。
宋明理學,想用邏輯的思維來詮釋須由邏輯與非邏輯和諧發展的自然道理,當然得不到心領神會的「靈」的領會。這些來自與大自然合流的領會所散發出來的生命力是活潑潑的,不像宋明理學家那樣每一個人皆缺乏一種活潑潑充滿喜悅的氣息,這真是千年來儒門學子很可惜的現象。我們看孔子的一生,他永遠是活潑潑的人,甚至在失意挫折時候,有彈琴吟唱,不失其典雅,在陳蔡蒙難,亦不失其端莊而又幽默的情懷。這是其弟子子路或子貢等弟子所不及的地方,也是宋明理學家所不及的原因。
人是小宇宙,小宇宙是大宇宙的濃縮,所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如來,這生命與萬物同根的「全幅」現象(holography)現象,正是現代量子理論與佛法或中華文化相會合的源頭,我們要回到源頭,才能找到東方與西方差異中所能存異求同的共同點所在。我相信這才是為什麼南老師說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而中華文化正是能把西方社會所經過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結合起來的黏著劑,這黏著劑是形而上的,其他三個主義都是形而下的。只有往上提升的形而上文化才能融合所有不同理念,成為未來理想國的指標。
而理想國並不能用GDP來計算,不丹國王吉美廷禮先生所提出的幸福指數是一個非常令人敬佩而不容易客觀的計算方式,因為計算永遠以邏輯為基礎,而幸福或愛心或情感都是非邏輯的,用邏輯的方法怎麼能正確為非邏輯算出正確坐標呢?這是人類基本的困難,也是21世紀量子時代我們要面對的課題。
我很想建議把世界大同先縮小為亞洲大同,或歐洲大同,然後再縮小為華人大同或回教世界大同或某民族某區域的大同,然後再縮小為一個都市,一個鄉鎮,甚至一個家族的大同(易經的同人卦也是從家族的同人開始的),這樣使幸福的感覺由小圈子先come true,然後再擴大為中圈子,為大圈子,這樣正是格物致知…
所暗示的方法所在,而禮運大同篇所描述的不正是一個小村落所看到的現象嗎?
談到這裡,我們應該慶幸台灣地方很小,正好可以做為一個小小大同社會的實驗室,在台灣我們已經在這半世紀有了經濟實驗室的經驗,而且已在大陸市場及世界市場量化,下一階段,我們如把中華文化的「仁本文化」發揚光大,那麼我們將很有機會,在台灣實現第一個小小大同社會的雛型。所以我說台灣可以成為世界大同的實驗室。
世界大同由台灣做起,使台灣先成為文化的樞紐中心,就好像當年紐約引導著美國在經濟上往前走,未來台灣要在文化上引導著亞洲往前走。這趨勢可能性很高,因為台灣條件俱足,只是台灣沒有往這個方向想而已。太多的人沒有往未來的方向去想,因為大家都搞錯了,「現在」的定義,現在不應該是過去累積到現在的現在,「現在」應該是未來要成為什麼,現在要怎麼開始的現在。
台灣太特殊了,我必須再談一件事,台灣不只是前面所談中國大陸三個山脈的能量匯集在太平洋上一個點,而且台灣第一次在世界史上嶄露頭角的時候,她已不只是中華歷史的一部分,而且同時是世界史上的一部分,這同時很有趣,因為在地球村的今天,台灣也將要扮演同樣的角色。在日本豐臣秀吉的時代,他除了打韓國,也想拿台灣。那時他畫了一張以台灣為中心的亞洲地圖,並派船送一張信來招降,但到了台灣不知道把信交給誰,那時台灣還是洪荒之地,後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人來了,才與鄭芝龍、顏思齊的商貿關係構成了,台灣早期的歷史。當時明清鎖國,不讓列強進入中國而默許他們進入台灣,台灣遂成為中土最早接受國際化的一個點。
這個點造成了當年閩南海洋經濟圈的盛世,今天中國崛起,而且以一帶一路為未來世界觀的戰略,一帶一路如沒有台灣的參與,這戰略必定有所缺憾,因為地理的因素太重要了,再者是台灣在經濟上剛好是中國與西方國家,不管是GDP,或人才,或技術,或市場經驗或……都可以成為橋梁的角色,而使工程及其他一切降低成本,增加成功機會。而且在文化上台灣在國際文化與中華文化的融合使用上是世界第一的,一帶一路如果沒有把中華文化也帶出去,一帶一路缺少了這可以是世界性的靈魂的東西,光是在看得見的戰略與經濟圖謀用心,其效果是有限的,而且有很多副作用。而台灣正也是這中華文化與國際文化交流所需的媒合劑。
地球有一個令人想不透的現象,地球由西向東轉,但地球的文明卻是由東向西轉,現在已轉到東京台灣與中國東海岸這條線,未來再開發華中與大西部,就又回到西安與印度這一條古代文明起始的線而剛好轉了一圈,文明是一種形而上的能量,如果我們的投資或我們的文化也順從了這形而上能量的走勢,或許會比較順暢一點,但這只是揣測,要不要當真,就因人而異了。
一帶一路包括了26個國家,佔世界人口62%,而GDP只佔25%,其經濟的潛力當然非常大,在21世紀的今天,光是追求GDP與經濟或物質性的成長是不夠的,至少我們必須做到,像先賢像易經所講的那樣使經濟與精神文明平衡發展,這平衡很重要,沒有平衡發展就沒有大同世界come true的可能性。但我們不可以把中華文化硬塞給人家,這一帶一路上至少有拾幾億人口是回教民族。我們如把「弟子規」翻譯成回文,回教民族的人不一定肯接受,但不管什麼民族,也都有父子、兄弟,這由仁心成長出來的家庭親情,是每一個民族都一樣需要的,我們必須把弟子規的精神融入他們的生活需要中,由他們去寫他們的弟子規,相信這才是最好的文化傳播方式。
一帶一路工程浩大,也必須派出很多成群的人去與全世界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人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這是一個小型的聯合國社會,也是一個小型的民族融合的機會,其意義對未來怎麼形成地球村來說是非常重大的。民族的融合,就是文化的融合,當年西安有20萬胡人,這是當年唐朝盛世的表徵,今天的這個課題,能不能成為中華文化盛世的表徵,相信其文化的意涵是大於經濟與戰略的意涵的。
把弟子規的精神發揚出去,就是把「仁」的文化發揚出去,「仁本文化」與「人本文化」的不同在於一個以內心的種子為起始來引導,一個是以外在的現象為基礎來規範,一個是自然的,一個是非自然的,東西文化的交流必須把這自然與非自然的優點缺點做個篩選,做個平衡的選擇,然後才有融合的機會。
社會主義不是不好,而是過分照顧福利,苛稅的副作用不好,共產主義不是不好,而是要先有生活的資源再來共產,來均富才好,資本主義不是不好而是用來賺錢的媚力超過了基本需求時,就變成了貪婪,這物質化的貪婪不好,而中華文化自古而今,以仁為本,推己及人,相親和諧的觀念,早已深入民間而成為民間的潛文化,那潛文化的影響力,才是我們東方人的文化威力,君不見,甚至在另一個社會,也有江湖道義,仁至義至,也有替天行道的江湖規矩,而這正是中華文化潛入民間另一個無形的文化力量啊!
科學仍會再突破,心靈的內在有無窮的提升空間,這兩個不同的方向,在21世紀的今天已經開始看到其相會的共同點,西格斯粒子或上帝粒子的發現,使人類知道有一個純粹能量的存在,不管那存在名字是什麼,卻正與佛法所追尋的極樂世界,基督所說的天堂,或回教所說的阿拉的世界都非常神似,而不管什麼名稱,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東西叫「愛心」,我們因此可以相信,愛心是我們的心靈意識未來要進化的目標,而宗教的教導正是通向這愛心的橋樑。我們可以看到擁有愛心的人都很快樂,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尊佛菩薩都帶著微笑,這微笑,這快樂的背後隱隱約約讓我們看到那神的世界,原來就是愛心的光輝。我們今天在此紀念南老師的智慧與恩德,其目的應也是把老師愛心的光輝再擴大,再放射出去。恆南書院有此雄心,有此愛心,這也應是我們每一個人要做的事。希望我們都是這大同世界裡的一家人,為共同的願力而前進。
林蒼生
(2015年9月4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