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賓信仰源流
眾生度盡,方返陽天─孚佑帝君信仰源流 ☆ 復 初 ☆
孚佑帝君,即道教最知名的神仙呂洞賓。元武宗時,敕封呂洞賓為「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是為「孚佑帝君」或「純陽帝君」等稱呼的由來。在道門中,尊稱呂洞賓為呂祖、呂祖師及純陽祖師;鸞門門生則尊為呂恩主;民間百姓則敬呼為仙祖或仙公,台灣主祀呂祖的廟宇,即常被稱為「仙公廟」。
道教之呂祖,正猶如佛門之觀音。觀音乃佛教最廣為人知及崇信的一位菩薩;同樣的,呂祖乃道門中,最知名及最被信仰的神仙。兩者皆同樣具有「聞聲救苦,眾生度盡,方證至道」的偉大願力。
一、呂祖其人及其信仰的起源和發展
呂祖雖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物,但對其生平事蹟,卻所知甚少。正史中惟一有關呂祖的記載,係見於《宋史》的陳摶傳。在此傳中,呂祖被描述為精通劍術的隱逸人士。其年雖已逾百,但卻鶴髮童顏、行履輕快,頃刻間,即達數百里,時人皆視為神仙。從此簡短文字,僅可得知,呂祖乃唐末五代關西人士,因修道有成,在北宋初年,已被百姓尊為神仙。顯見當呂祖還在世之時,對其生平,已了解甚少。後來的各種傳記,有說呂祖為長安人,有說為山西永樂縣人,眾說之中,大致以後者為主流,今山西芮城縣永樂鎮,即建有永樂宮,主祀呂祖。至於其出生年代,則以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4)一說最是普遍。
呂祖早年為儒生,雖有心求取仕進,但卻時運不濟,屢試不中。64歲遊長安,於酒店中偶遇鍾離權。離權有心度他,遂為其執炊,烹煮黃粱,並使其入夢。在夢中,呂祖夢見自己高中進士,從此飛黃騰達,歷任諸官,最後擔任宰相達十年之久,榮華富貴,享用不盡。然就在得意之際,突因犯錯而遭皇上降罪,家產盡被充公,並遭流放到嶺南邊疆。數十年榮景,毀於一旦,回首從前,對照當下,不勝唏噓。正感嘆之際,突然夢醒,方知是夢。醒後,只見鍾離在旁吟道:「黃粱猶未熟,一夢到華胥。」呂祖聽聞此言,驚訝問說:「你知我夢?」鍾離權答道:「你剛才之夢,升沈萬態,榮枯多端,四十年仿若一瞬,得不足喜,失何足憂?世人必須大覺,而後知人生亦大夢也!」呂祖聞言而有所感悟,遂下定決心出世修行。此即道門著名之「黃粱一夢」典故。
呂祖拜別鍾離後,鍾離又十次暗中考驗他的決心,待其通過各種嚴厲的考驗後,方傳其修真秘訣。得訣後的呂祖,潛心苦修,最後終於修得正果。
呂祖成仙後,早在北宋,即廣為人所崇奉。有關呂祖現身度人的傳說,時有所聞。口耳相傳下,更強化世人對於呂祖的信仰。金朝時,王重陽在山東創立全真道,並自言其度師即呂洞賓。元代全真大盛後,即推尊呂祖為全真五祖之一,並廣建呂祖廟。著名之永樂宮,即闢建於此時;「孚佑帝君」之封號,亦出於此際。因著皇帝的敕封,也因著全真的興盛,以及戲曲作家對於呂祖生平事跡的創作,使得呂祖信仰在元明之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這再加上八仙傳說的形成及流傳,更使呂祖成為百姓所周知的神仙人物。明清以降,扶乩之風盛行,呂祖又成為鸞門的主神之一,以呂祖之名出版的鸞書、勸善書,層出不窮,這更加深呂祖在民間的影響力。
二、呂祖信仰在台灣的傳播
從現存的資料來看,最遲在清初,台灣已有呂祖信仰的傳入。座落在台南縣東山鄉的仙公廟,很可能是台灣最早祀奉呂祖的廟宇之一。其創立的年代,約在清朝初年。此外,成書於清康熙58年(1650)的《鳳山縣志》卷十,也明載,在今日屏東長治,村民曾建廟奉祀五文昌,行扶乩降神。呂祖即五文昌之一,顯見早在350年前,台灣即有呂祖的信仰,且其形態,係以鸞堂為主。然總的來說,整個清代主祀呂祖的廟宇並不多見,台灣呂祖信仰較為興盛的時間,應當是在戰後。日據期間,日人曾做過幾次的寺廟普查,其中,以呂祖為主祀神的廟宇,都不在二十名內。到了民國64年及70年的兩次調查,呂祖廟已分別躍升到第15及第17名,這應當和鸞堂的興起以及道教信仰的強化有關。
三、北市著名呂祖廟介紹
現今北市主祀呂祖的廟宇,實以座落在文山區猴山坑的指南宮最為知名,也最悠久。根據該宮出版的沿革,清光緒八年(1883),淡水知縣王彬林來台履新時,順道將呂祖分靈迎奉來台。起初供奉在艋舺,後因景美地區發生瘟疫,當地居民聽聞呂祖之靈驗,遂將其迎奉至景美平災。不久,瘟疫果然逐漸止息。居民有感於呂祖的德澤神威,遂倡議為呂祖建廟。1891年,廟宇落成,因呂祖在天庭居南宮,且濟世度人須有指南針,乃將廟號名之為「指南宮」。建成後的指南宮,仍以靈驗聞名,特別是「求夢」之法,在眾廟當中,頗具特色。
北市另一主祀呂祖的知名廟宇,乃是位於大同區重慶北路的覺修宮。該宮的呂恩主,係1902年由淡水頭寮的鸞堂行忠堂分香而來,首先奉祀於民宅,稱為樂善社。1914年,闢建一土厝安奉,並名為覺修堂。現今宏偉的宮貌,係1988年所改建。63代天師張恩溥於38年來到台灣時,曾駐居此宮,同時創立「中國嗣漢道教協會」及「台灣省道教會」等組織,覺修宮因此而成為全台道教的重鎮,其聲名亦因此而廣揚。
除上述二廟外,景美仙跡岩上的仙巖廟,亦奉呂祖為主神,且以呂祖曾親臨此地,並留下足跡的傳說而聞名。至於香火鼎盛的行天宮,其主神雖為關公,但 亦同時配祀呂恩主,位於松山的府城隍廟,亦是如此。
總之,北市境內主祀呂祖的廟宇雖然不多,但卻都相當知名;若把配祀呂祖的廟宇計算在內,則呂祖信仰在北市,也算興盛。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指南宮、覺修宮,還是行天宮,其之所以奉祀呂祖,皆和呂祖做為鸞堂的五大恩主之一有關。顯見台北,甚至整個台灣呂祖信仰的傳播,和鸞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四、與呂祖信仰有關的重要節慶
台灣的呂祖信仰,並未發展出類似媽祖或王爺一般的熱烈廟會活動。每年農曆的4月14日及5月18日,分別為呂祖的聖誕及成道日。奉祀呂祖的廟宇及信徒,在此二日,皆會舉行莊嚴的祝壽及慶祝儀式。
五、呂祖信仰在台灣興盛的主要原因
在整個中國,呂祖信仰乃是一個可以和觀音及關公相互比擬的一大信仰。呂祖也是道教眾神中,除了老子及玉帝外,最廣為人知的神仙。不過,台灣的道教及民間信仰,因受閩粵二省的影響,呂祖信仰相對於媽祖及王爺來說,並不算突出。綜觀呂祖信仰在台灣盛行的主要原因,實有如下數項:1、靈驗。2、鸞堂及鸞書的廣泛傳播。3、有關呂祖之戲曲、小說及電視劇的推波助瀾。4、正統道教信仰在台灣的強化。
摘錄自 丹道會訊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