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功心態、採氣採藥、進步訣要與宗教和丹道丹功的關係

練功心態、採氣採藥、進步訣要與宗教和丹道丹功的關係 賴賢宗

前言

筆者曾發表〈簡論全真龍門丹功的層次與百日築基動功的進程〉於 《丹道文化第二十八輯: 丘處機專輯》 , 收入本書之中,探討了「丹道練功的進展層次: 初級丹功、中級丹功、高級丹功」、「初級中級丹功的動作分類與要領」 、「全真龍門丹功的旋轉功與五行步」、「丹功動功的功法之演進與採氣採藥」。現在,筆者此文 (〈練功心態、採氣採藥、進步訣要與宗教和丹道丹功的關係〉) 和〈簡論全真龍門丹功的層次與百日築基動功的進程〉 也寫於同一時間,討論「採氣採藥」「練功精進的訣訣」、「宗教與丹道丹功的關係」等課題。

希望本文之作,能夠提示全真龍門丹功的練功目的與心態、練功顯功演進、動功分類與靜功要領、入手訣要與貫穿全程的原理。

同時,我在此文也解答練功者的相關疑惑,並期待能有助於丹功與個人宗教信仰的會通與跨越丹功旋轉功的困難。

全真丹道向來強調「三教會通」,強調「道」為三教所共傳,符合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多元融合與跨文化溝通,將來必然更會有在世界宏傳的機緣,在跨文化溝通的時代放一異彩,這也是我在丹道的願力所在。

我期待本文和已經發表的〈簡論全真龍門丹功的層次與百日築基動功的進程〉能夠作為本門 (全真龍門宗黃龍丹院、台北市丹道文化研究會、丹道文化教育基金會) 的共修參考,也提供外界人士研究丹道的材料,由於本人的愚拙,和相關問題的複雜,所以此文的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尚請讀者海涵。本文對於各節所討論的許多複雜的課題不及一一展開而加以解釋,希望有興趣的讀者能多讀丹經與近人的相關著作,也希望我不久的將來能再就相關問題來撰文闡述。

丹道涉及精微的身心靈的變化,希望有心人能夠修養道德,再求明師指點,並多交往修道之路上的善友,一起勉勵於修道,共結物外親。

第一節 丹功練功時的心態: 鬆靜自然與為無為、戒律與心中之道

1. 丹功的有為與無為

「琴心三疊舞胎仙」,三疊就是 《陰符經》 所說的「三返」,也就是丹功 (丹道的功夫) 一般所說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修煉次第,傳統丹道的不同派別對此有種種解釋。「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層次區分,後世的丹道臻細密和系統化之後對之有種種整理,層次分明是此說的優點,但是它只是提供了一個框架,吾人可就當中的概念填入不同的內涵,所以其解釋也容易紛芸而莫衷一事,尤其這一說法或許會使人割裂了精、氣、神、虛道等概念,容易讓學習者看不出直從先天一氣以身心為鼎爐,精氣為水火的安樂延命之法;更無法領略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而直契大道的上乘丹道密旨。

就筆者的體會而言,在筆者所接受的全真龍門丹道之中,「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修煉次第有兩方面需要特別加以注意: 一方面,煉精化氣是「百日築基」,是黃龍丹院的丹功初級班課程所授者,主要是修練以旋轉功為主的動功。「煉氣化神」則開始進入靜功,是上乘性功,煉養元神,九五歸一,這是目前丹院的丹道師資班所傳授者 。

最後,「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則屬丹道末後一著,以虛來損去修練者的元神的陰質,而煉化純陽之法身陽神。這樣的層次區分是踏實可循、信而可徵的漸法。另一方面,全真龍門丹道在下手點竅之初,即開啟招攝虛空中的先天氣之門,密示融貫精氣神虛道的煉化之關竅,回光調息,是直接了當的頓法。

因此,相應於此處的兩個層次,「丹道氣功」的定義可廣可狹,就其狹義而言,這是就丹道的「煉精化氣」的階段而言,也就是內息的引生調節和轉化。就「氣功」的廣義而言,莊子就曾說過「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在這裡氣與虛、道是同等範疇,所以氣在這裡是丹道所講的先天氣、慧命氣,是性命雙修的根本,直從先天一氣入手煉化,以虛無乾坤為鼎爐,可以入道。在佛門之中,「氣功」的廣義相當於報身的修法,如何轉化吾人的業報身成為佛三身之中的報身,在大小乘佛教都有很多不同的修法,尤其是密宗金剛乘更是強調氣功的報身修法。

《北宗氣功》 一書以氣功為名者,主要的內容是講「百日築基」的功法,也是現在全真龍門丹功初級班的課程內容。但是此處的築基並不是搬弄外氣,而是建立在先天氣和性光的基礎之上。

在這個階段,氣功是在氣功態之中,由動功和存想來引發內氣、調節內氣和轉化內氣,達到煉精化氣的煉養的效果,可以強身健體,調節內分泌,達成心理之康寧,培養丹功進階的基礎。這是全真龍門丹功的基本目標,也是全真龍門丹功基於「緣者濟之,德者授之」的原則而廣傳的要求重點所在。

2. 鬆靜自然與為無為

關於練功之時的心態,就方法運用之有為、無為而言,一方面,丹道的練功的身心狀態要保持輕鬆、安靜、自然的狀態,不調之調,才能在恍惚杳冥之中,進入氣功態,引發氣機達到內氣的自我調節的功能,這是強調無為。而另一方面,「調而不調」,為無為,修煉上乘心法,才能迅速進步,臻於丹功的高級階段,也不能屏棄有為,而要以無為之心來運用有為之意。

首先,講「不調之調」,保持輕鬆、安靜、自然的狀態。

儘管丹功有各種門派之分,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練功要訣,就是保持身心的鬆、靜、自然。放鬆、安靜、自然而然,這是氣功的練功最重要的原則,也是練功方法的精要所在。放鬆使吾人消除心理和肉體的緊張,安靜使身體深層的好的能量和心靈的靜謐能夠自發引生,自然則使身體的能量在釋放之後,循其目前的形式而採取自我修補與療癒。

因此,丹功師父在教功時,都會一再強調: 煉功時要身心自在,心情要愉悅,意念要專一,身心保持輕鬆、安靜、自然的狀態。丹功師父帶功時會不斷暗示學習者要收視返聽 (感覺回收,觀照自身),身心鬆靜自然。

練功時為何必須保持身心鬆、靜、自然?可以從內氣系統的運作特性來說明。台大電機系李嗣涔教授和中央大學化工系教授林孝宗曾加以探討,林孝宗 《氣功原理與方法》說:「當練功者處於平靜、寧靜、輕鬆、愉快的心理狀態時,所發出來的腦波是屬於8-13赫茲的阿爾發波。身心越是鬆靜自然,腦波的頻率就越低,越接近丹球的共振頻率 (7-12赫茲),容易引發氣功態。

因此,心情放鬆與平靜,是每次開始練功時最重要的起步。在整個練功過程中,也需要時時保持身心鬆靜自然,這樣才能夠鎖定共振頻率而維持氣功態」。

所以練功不用刻意去調,但是這是「不調之調」,保持輕鬆、安靜、自然的狀態,而使得內氣自動引發、調節內氣和內氣自然轉化,這是一般的自發功所強調的。但是另一方面,練功也有一個從不自然到自然的練養過程,這是「調而不調」,也就是藉由一定的學習和修正才能進入到功法和身心能量的底層。

「不調之調」和「調而不調」在全真龍門丹道的煉功之中,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在動功的顯功過程是如此,在靜功的回光調息、心息相依也是如此。老子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二者同出而異名」 ,「為無為,則無不治」 。

林孝宗 《氣功原理與方法》 是一本闡述自發功的佳作,他強調練功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有任何作為。不必刻意採用任何方法去調息、調形、調心,完全順其自然。因為氣功的根本要義,是讓身心保持鬆靜自然,鎖定共振頻率。在氣功態下,讓「內氣」自然的去「顯功」,這才是真正的氣功。也就是說,每次進入氣功態之後,就讓生命自然的發揮其本能,自動調控內氣系統的運作。如此一來,動作、呼吸和靜心三方面,身語意三部份,自然而然就會達到虛極靜篤的境界 – 在呼吸方面,綿綿若存,若有若無;在形體動作方面,渾然天成;在心意方面,心靜如止水,不著一切相,不離一切法。

其次,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說明「調而不調」,練而無練,為無為。這是說,藉由一定的學習和修正,運用恰當的意念和存想,從而進入功法和身心能量的高階。練功也不能一味強調氣功態的虛靜無為的自發性。從一定的學習,運用恰當的意念和存想,經由自我作主的練習才能深入虛靜無為的自然之道,為無為,從而無為而無不為,這個「調而不調」的過程也有其必要性,其必要性有下列幾點:

(1) 丹功固然是道法自然,但是也必須講求傳承,因為傳承是身心開發的經驗累積,傳承對於深入的丹道功法的傳授相當重要,勝過一個人單獨在自發的氣功態中盲目摸索,如此練功才能事半功倍,真正深入的丹道的核心要義。

(2) 在氣功態之中,於自發的內氣自我調節中,選擇特定的功法,調而不調,練而不練,經由功法的生疏到功法的熟練,由熟練到直接由無意識指揮,反虛入渾,這樣才能深入於功法的密意,體現丹道的深入內涵。在全真龍門丹道的煉功之中,無為而無不為,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在動功的顯功過程是如此,在靜功的回光調息、心息相依的種種進程也是如此。

(3) 自發功約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容易引起扶鸞的現象,被較低級的靈體干擾或附身,丹道內功要避免此一扶鸞現象,必須具備某些特定的功法,如旋轉功的五行步、各進階動功的形神要領、靜坐時的九宮調心法等等。

(4) 在動功或靜功中,「加入意念」是相當重要的,此時,不管是存想龍、祖師、或是觀想佛菩薩,默念佛號咒語,觀想身體放空放光,運用聲波,守竅或觀想輪脈等等,這都會相當有助於修練,而這些意念或存想觀想,也都是一種有為法的方便,當然,最後進入「明空不二」,則臻於禪宗所講的「來去自由,通用無滯」的「無念」 。所以,練功之時也不宜純任自然,必須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練而無練。

鬆、靜、自然而坐忘身語意,底下以經文說明其終極。《金剛經》 說: 「無一法可得」,「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清靜經》 說: 「內觀於心,心無其心;外觀於形,形無其形;遠觀於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以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太上老君說了心經》 說: 「若夫修道……心無所住,住無所心。了無執住,無執轉真,空無空處,空處了真」 。《元始天尊說生天得道經》 說: 「杳杳冥冥清靜道,昏昏默默太虛蹤。體性湛然無所住,色心都寂一真宗」 。

禪宗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公案,運用在練功之上,就是要我們練功的時候,要進入內氣自我調節的氣功態,在虛靜恍惚之中,沒有分別心,在見山、見水、見一切對象的表象的時候,都能損去我們的習慣性認知,讓身心得以如其所如的呈現,如此才能在佛性的圓滿慧之中,煉養身心的法身慧命。這也就是同時照顧了不調而調和調而不調的兩個側面。

3. 戒律與心中之道

來靜師有言:修德重於修丹,他並手定〈龍門宗必讀之門規十二條〉 。有德者方能修道,無德者終不得入於真正的大道。佛門也以「戒定慧」為三學增上,必「以戒為師」,可說重視倫理道德為世界重要靈修傳統的共通點,而和五花八門的新興宗教有所不同。這是因為:

(1) 依於因果法則,敗德者必有一天自食惡果,身敗名裂,焉有修丹之基礎條件;縱然一時無咎,亦難逃冥冥之中的「有因必有果」、「業報自受」的因果法則,報在不遠。

(2) 無德者,則無平坦寬朗的心胸,潛意識失序而污濁,如此則氣脈多雜染而無法以真正入靜。

(3) 明師與冥師之考核: 明師與冥師對學生的品德,必嚴加考核,無德者無由傳授上乘口訣。縱使學得口訣,亦難修成。

全真龍門丹道強調道在吾人之中,不待遠求,丘處機說:「要覓金烏玉兔,求之總在紅塵。……修丹何必棄家園,混俗和光便取……至寶家園下種,何勞物外搜尋」 ,丘祖的這個說法也符合我們當代以在家的方便來宏揚龍門丹道的契機。

全真龍門丹道強調,不須在吾人身心之外求法,元代將全真教傳揚至江南的李道純說「【精氣神】三元混一,而聖胎成矣。乾坤鼎器,坎離藥物,八卦三元,五行四象,並不出身心意三字,全真至極處,無出身心兩字。離了身心,便是外道。雖然,亦不可著在身心上,才著在身心,又被身心所累。須要即此用,離此用。予所謂身心者,非幻身肉心也。乃不可見之身心。且道如何是不可見之身心,雲從山上,月向波心」 。

第二節 採氣與採藥

採氣與採藥對於丹功的修行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所以在此加以闡釋。採氣是行者用來作為自己身體氣場的自我調節,提昇其磁場。採藥則是丹道傳統所常言,尤其是其中的南宗,採藥又分「採小藥」和「採大藥」,採藥之後才有嚴格意義的結丹和還丹之可言。

首先,比較佛教密宗與丹道的相關說法,來釐清丹道的採氣與採藥該有的意義和理論位置。在佛教密宗之中,恆言三密相應和灌頂,灌頂之後才有真種子可以進修深入層次的境界。可以說,三密相應就是一種丹道所說的「採氣」,灌頂就是一種丹道所說的「採藥」。

簡言之,佛教密宗的「自他交換」,觀想本尊壇城的光明入於行者,而行者化為光明融入本尊,此中貫穿著三密相應的原理,從初灌一直到二、三、四灌的四種灌頂 (瓶灌、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勝義灌頂),是對生、頂生、住心、自成本尊的四種三密相應的層次。 丹道也有類似的採氣與採藥的修煉返還法。

但是,另一方面,佛教密宗的三密相應,強調要有大悲心,例如修「自他交換」的時候,並不是如常人所想的只是從本尊壇城吸取能量,將自己的濁氣排放出去。而是相反,行者要將自己的能量供養本尊壇城和一切眾生,而將眾生的惡濁業力加以承擔。

當然,這也不能以盲目的勇氣來修,而是建立在修行者的大悲心和空性的體會之上,在佛教密宗的實修之中,是假借佛菩薩本尊的功德力,和將自己練習放空,而得以修持和成就此法,若是僅是以盲目的勇氣來修,也會傷害到行者自己,而對所面對的眾生也並無真正的根本利益。

此中,黃龍丹院的來靜師也強調丹道修行人要有對眾生的悲心,以此來修「自他交換」,來修採氣與採藥,而不只是一班人所想的,只是行者從大自然之中「盜氣」而已。這種廣大心量的打開,才真正能夠修持上乘的採氣與採藥的修煉返還法門,也就是老子 《道德經》 第二十五章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修行人首先要「人法地」,效法大地容納眾垢,厚博載物,效法水的柔軟和清淨,如 《道德經》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上乘的丹道的採氣與採藥的修煉返還法門,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德者自得之,自悟之。上乘的採氣與採藥之所以得以成就,是來自於道本身的性能,也就是 《道德經》 第四十一章所說的「道隱無名,夫唯道尚貸且成」,而「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所以說,道是虛空中寶藏,善於將種種寶貝借貸給我們而且成就我們的修行生命,但是必須行者「無名」、「同於道」,也就是要努力實修「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才可以使道祖「樂得之」,樂於成就行者的道業,所以對於這樣的上乘的採氣與採藥的修煉返還法門,在此恐怕是無法講述的。此處只能說明一般講述的採氣方法,以有利於一般的煉精化氣的修行者,一般講述的採氣,可分為「採外氣」和「採內氣」 (調內氣)。

採外氣必須先調內氣,關於採外氣的方法,簡言之,初階的採氣法有目攝法、吞納法、接觸法。進階的採氣法有穴道採氣法、觀想法、手印法、採日月精華、採宇宙能量法等等。

丹功的練習者在得氣而練習兩三個月之後,就能夠進行進階的採氣法。分為下列三個階段討論之:

(1) 初級採氣: 採氣法的進展練功的初期,通常先用目攝法、口鼻吞納法或接觸法採氣,也就是用身體的知覺經驗來採氣。例如用眼睛接觸山川靈氣而吸納之,用身體抱住大樹來採氣等等。也就是我們在樹林中自然會吸收到芬多精,我們面對原野美景的時候,身心放鬆,自然會感到心曠神怡,能量飽滿。

(2) 中級採氣: 等到手和腳的經脈暢通、穴道開了以後,就會利用手掌心和手指端的穴道採氣,同時用腳掌心和腳趾端的穴道排氣,也可能是右手採氣而左手排氣,這是因為右手是陽手,所以清氣從此處採集進來,而左手為陰,所以濁氣從此出而出。也可能用單一手掌用採氣的手法,在勞功穴採氣,此有特殊手法。也可能是用身體軀幹上的穴道來採氣,例如用肩井穴、命門穴,尤其是用脊椎上的各個俞穴等等。

又,當練功者能在氣功態之中,自動結出手印以後,兩手也會經常結各式各樣的手印和指法來採氣、佈氣。也會用氣來進行理療,有此種能力的修行人在氣功態之中,可以在明明之中,知道對方的需要,而針對對方的需要,而用種種的手法加以補清氣,和排濁氣。這裡常見的手印有劍訣、五雷指、一指禪等等 。

(3) 高級採氣: 功力更高的練功者,當內氣已經可以上頭,頭部的丹穴已經開發的人,則可以頭部的重要門戶穴位來採氣,如用頭頂的百會穴、眉間的祖竅穴來直接採氣。 或是存想泥丸,接通天地根之後,直接由這裡來採宇宙能量之氣。這一部份其實已經接近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是已經進入了丹功的「採小藥」的階段,進入煉氣化神的階段。

全真龍門丹功在下手點竅之初,已經指破坎離交濟,開啟性光之門,此後不論是動功還是靜功,都足以在虛空中招攝先天一氣 ,尤其是初級丹功班教的「九陽明目功」 ,雖然是簡單的功法,但是是蘊含了此中的秘意,所畫的米字型就是先天八卦,所畫的圓圈就是一顆丹,這其實是每一個人在上丹入口就本來具有的。這些不僅僅是上乘的採氣之法,甚至也已經蘊含了採藥的功法在其中,有待練功者自悟。

行者和樹木對煉的採氣修行法: 修煉到了中級採氣,可以到森林之中,尋找一顆自己感覺氣場最好,覺得和自己最為親近、最為有緣的大樹。背對著樹,行體外周天,例如行者緩緩吸氣的時候,存想大樹和整個天地的清氣由頭頂和眉心、肩井沐浴灌頂,沿著脊椎緩緩而下,而行者緩緩吐氣的時候,氣由陰礄穴、湧泉穴緩緩而出,灌注於大樹,如此,行者和樹形成體外的拋物線,形成一迴環的圓圈,行者和樹交換能量,遍身舒暢,渾然忘我,此便是和樹木對煉的採氣修行法。行者也可在家中靜室,存想此一大樹,而進行如此知體外周天。

到了全身通暢之後,可以如上述高級採氣的修法所述,現在要存想這一顆樹是一顆頂天立地的神木,是生命本源的長春樹,也好似莊子〈逍遙遊〉所說的無用之用的大樹,「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徬徨乎吳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側」,行者在和神樹進行體外周天之後,用頭頂的百會穴、眉間的祖竅穴來直接採氣,或是存想泥丸,接通天地之根。

這裡所說的和樹木對煉的採氣方法,也可用來修煉陰陽合修的法門,但是前提是雙方都必須守戒清純,坤方和乾方都要尊敬對方如父兄母姊,否則有險。夫妻若能同心合意,合進此道,則對於彼此道力之增進,都有相當助益,尤其是琴瑟合鳴空谷之音,情侶、伴侶、法侶三侶合一,這是天上人間的何等美事。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人而言,隔體氣交,隔體神交,法侶難求,怨偶易成,往往招來破戒之大禍,所以前賢往往不述。筆者也未真正修習。但是,這些絕非一般所想像的混雜錯亂,絕非泥水丹法的互通雜氣而終致身心淪喪而已,所以在此一提,以正視聽。

來靜師的 《北宗氣功》 的下列各部分也說明了「調氣採補」的各項重要事項: 「眼觀鼻,鼻觀心 (祖竅)」、「活子時」、「卯酉門外,安排鼎爐之準備工法」、「三關三田三閉」23,另外來靜師的 《龍門丹訣》 上下兩集也有許多重要關節的討論,有興趣者可自行參閱。

第三節 練功進步的訣要

丹道練功的本質就像樹木由一顆種子到一棵大樹的成長;一顆樹的枝幹、葉片、花、果實等等的型態,其實早已存在於它的種子之中,只要在泥土空氣水陽光的因緣中自然成長,不受到人為的危害,就可以長成大樹。同樣的道理,丹功得到先天氣之傳授之後,丹種也已經存在於人體中了,「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勤而練之,自然而然就會結丹還丹,修成正果。這也和佛教密宗強調灌頂,以得到真種子的道理,是一致的。又,傳統丹功以婦女受孕懷胎吐哺為喻,比喻修丹的過程,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練功人閉著眼睛,身心處於鬆靜自然的狀態,而引發氣功態之後,生命本身就會自動發揮身心存在的本能,回光調息,進行內氣系統調整,主導氣的運行路線,並在動功中,由內而外帶動形體的動作,以發展轉化內氣系統,強化生理系統或進行治病,一一開發下中上的丹球,最後開頂,開發頭部的上丹田的能量中樞,靜坐中回光返照,進入中級丹功和高級丹功的階段,進入忘言守一的境界,煉養元神,明心見性。這就如莊子<在宥>所說的:「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我守其一,以處其和」[1]。

關於氣功和拳法套式的課題。理論上,每一個練功的人,程度到了自然就會太極拳和其他千千萬萬種氣功招式套路,不必刻意去學。而學習過丹功的人,則易於對於所學習過的拳法與氣功招式,有突破性的領悟。但是氣功和拳法套式也是先賢練功的心得結晶,能夠接引未進入丹功堂奧的初學者,不僅使身心康寧;也能夠開發氣脈,導入的煉精化氣的煉功態,所以也有些丹道派別,只以太極拳作為百日築基的動功;而且如果能夠靈活運用這些招式套路,也能有助於解決練習丹功的過程所碰到的困難,導正氣脈。

因此一個可以推薦的靜功練功方法,就是在練功時,回光調息,進入氣功態,窅冥恍惚,一靈朗然。在氣功態中,感覺回收到身體,沉入身體,但是也不刻意去緊張地調呼吸、姿勢和意識,而是在真知實見之地,回光調息,忘身、忘語、忘意 (忘人忘我),順其自然,反虛入渾,稟持傳承法流,週行不殆,行無為之功。在氣功狀態下,讓生命發揮本能去主導,在動功中,讓先天氣去帶動身體,在鬆靜自然之中,不調而調,調而不調,呼吸自然而然就會達到勻緩、深長的狀態;肢體會自動做出適當的姿勢和動作。

或者運用自己會知道如何運用意念存想,聲波吐納,以為輔助。練功者也會進行自他的療病或自己的身體會反映別人內氣系統的動態,會用種種方式自動採氣以增強功力,在靜功中,腦部會自發的進行意識的淨化和往更深層發展,昇華轉化生命的存在,這些都是修練進步的表徵。[2]此時自然而然、念茲在茲地做出全真龍門丹道所提示的功法,或未經老師提示的功法也會自然湧現,有時也會在夢中和定中蒙冥師的印可和指授,或是夢中定中自己修法有所突破,而現世的老師在事後加以印可。

全真龍門丹道的練功進步的訣要,可簡述如下:

1. 在氣功態下練功: 無氣莫打坐,無榖莫推磨。

2. 練功者必須具有道德修養,遵守戒律,方能具備清淨的身心,成為修道的具器者。

3. 在寧靜愉悅、收視返聽和自然自在的身心狀態下練習動功,時時把握鬆、靜、自然的原則,就會逐漸深入於動功顯功的種種內涵。在靜功方面,除了這裡所講的鬆、靜、自然,本門強調於鼻端白或此後自然顯現的明點,回光調息,心息相依,進而返虛入渾於收視返聽的密意,為無為而開展玄關。

4. 敬師敬祖,拜龍入聖,接受傳承法流的沐浴灌頂,如此可以加速煉養與啟悟之功程,並導正可能之偏差。

5. 意念存想,吐納聲波,以為輔助。

6. 收功與意念收功: 發功之後必定要做收功的動作,否則所煉養的氣趨於耗散,不利於練功之進境,基本收功的重點是延著脊椎,由下往上的拍打。在丹功的進階中,「意念收功」可使精氣神一齊都達到收功的效果。

7. 採氣採藥幫助練功。

8. 睡功之練習: 現代人都很忙,忙於事業,忙於家庭,往往白天忙了一天,以無時間修行,假如有時間修行,也無精力修行,所以利用睡前練習吞津法,練習吸踵呼蒂的大周天[3],至少可以改良睡眠品質,練習的好可以在光中入睡,或是在氣中入睡,睡眠中正好修行,實在是忙碌的現代人的一大福音。

9. 勤和謙: 持續有恆的練功,並有謙和不自滿的態度。

以上練功進步的訣要,也通用於其他的修行派別。只是全真龍門丹道強調「拜龍入聖」,練功時須必須存想龍圖,觀想金龍,金龍即道祖。其他的修行派別也各有其觀修的傳承之對象。道道皆是道,不僅各不相妨,還應當是互相輝映。

筆者主張合修,主張融通而修,因為真正的證道者不會有排斥他人的狹小心胸,所以不管行者所修持的對象是老子、天尊、佛、菩薩、上帝、天使,都是具有開放心胸的超越者,現在早就已經是地球村和人類多元溝通的時代,以前人類歷史中的宗教迫害、宗派對立的觀念應當要廢止。所以,假若行者接受了不同的宗教、宗派和傳承,大可以以當下修行的法要為根本存想境界,而將其本質存想為空,在此一空的形象之中,含容不同的宗教、宗派和傳承在於其中。

第四節 簡論宗教與丹道丹功的關係

丹道和宗教的關係,尤其是黃龍丹院的傳承對於此一問題的理解,可以簡述為如下七點:

1. 丹道和普遍的宗教心靈

丹道和印度的瑜珈 (Yoga) 一樣,並不是「一種」宗教,而是在闡述「各個」宗教所共通的靈性內涵,瑜珈 (Yoga) 是「連結」的意思,也就是小我與真我的連結,彰顯了從小我為中心,轉移到以真實實在為中心的過程,所以這樣的「連結」(瑜珈Yoga) 是各個宗教所普遍具有的特性。而道 (Tao) 的思想有一樣,是指人在可道之中都具有超越的面向,從而最後都是指向不可言說的道,因此不同的文化所孕育的宗教都存在於相通的道之中,這也是所有宗教的本質描述。所以,各個宗教之中都包含了他自己的瑜珈 (Yoga) 和道 (Tao)。

丹道強調各個宗教都是從同一個身體修練上去,所以都具有相通的精、氣、神 (氣、脈、明點) 的煉化的過程。丹道就是關於靈修過程之中的精氣神的煉化的過程的經驗總結,不同的宗教傳統也都有這方面的討論,但是丹道在這方面特別具有豐富的內含和特色。以往的傳統的西方宗教神學過於強調理性論證和形上學,今後一切東西方的神學,都必須重視身體,重視身體的返還修練。

關於丹道是闡述普遍的宗教心靈的道,和立基於各個宗教都有的身體的煉化返還,這一點為來靜師父所常常強調。

2. 黃龍丹院的龍門丹道對普世宗教的接受

修行者個人的宗教信仰有助於丹道的練功精進,但是本門 (來靜師父) 的丹道修煉強調自己不是一種儀式性宗教。原則上,任何一種普世宗教 (World Religion) 的信仰,例如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回教,都能夠有助於丹道練功者的進步,因為普世宗教提供了健全的戒律系統、倫理生活、世界觀和身心靈的哲學系統,都有助於丹道的修煉。實際上,本門練功的師兄包含了各個宗教的信徒,其中以佛教徒為最多,反映了台灣宗教信仰的人口結構,但是本門練功的師兄也包含許多不具宗教信仰者。

3. 黃龍丹院的龍門丹道如何理解跪拜等帶有宗教儀式性意味的行為

關於跪拜、念經和符咒這些較為帶有宗教儀式性意味的行為,黃龍丹院雖然並沒有如一般的廟堂將之視為日課,只是也對之加以適度尊重和運用。跪拜和念經是丹功的功法,黃龍丹院的拜師活動就有入卦的儀式,但是這是禮敬祖師儀式,也同時是功法,所以並不違背某些有宗教信仰的人的不得皈依他神或是他教的宗教信條。

又,來靜師父所傳的九龍水以及玉液還丹功法,也都包含一些本門的密語,例如「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復本,合教永圓明」的派詩,此一密語和某些圖陣,也常常在開壇、跪拜、念經和個人靜坐之時,加以存想和使用。

「龍圖」和「八卦毯」在本門也有崇高地位,是煉功的時候存想的對象,其圖陣具有神聖性。黃龍丹院也供奉祖師牌位,這些可以說都是黃龍丹院較為具有儀式性的部分。

4. 丹道與傳統道教

丹道在歷史上和道教有著親密的關係。丹道是正一道教內修的不可或缺的方法,傳統的正一派高功道士也需要修煉內丹以增進科儀的境界,對他們而言,科儀和內丹,一者是外功,一者是內功,內功外功是相輔相成的。

雖然說丹道和道教可以說在一些人的認知中是親密的, 但是來靜師強調他所傳的全真龍門丹道是道門、道家,卻並不是道教。雖然,丹道丹鼎派是一般常見的道教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丹道修煉所涉及的返還修煉,其歷史卻遠在於東漢張道陵確立道教之前,尤其是老子莊子的文本就已經出現許多丹道修煉的內涵。全真龍門自祖師以來雖然是傳承自道祖太上老君,但是皆強調以道為出發點而三教合修、三教會通,並未將自己歸納於狹義的道教之下。

另一方面,黃龍丹院來靜師向來強調老子莊子思想,強調太上老君老子是我們修煉的來源和終極,例如尋丹口訣所說的「玉枕旋天庭,谷神候老君」。可以說,來靜師雖然強調三教合修,但是又是最為親近於太上老君老子所啟發的道。

5. 一般佛教徒與丹道

對於一般佛教徒而言,若是加修丹道,則念佛持咒和觀想容易有感應,顯現法象,得到加持,開發智慧,同時也有待加強修養心性來,善加自我引導。但是,很多佛教徒難以接受丹道的動功,以為動來動去,不夠莊嚴,有時候會懷疑是不是走火入魔,其實這是來自於誤解。

南北傳佛教的禪修也都有經行、跑香,所以顯教並不缺乏動功的訓練,只是將之稱為「動禪」。又,達摩易筋經、羅漢拳、少林拳、香功等等佛教氣功也都自認為是來自於佛教修持系統,佛教密宗更是包含了許多密宗拳法等等修持法門,後世發展出的「禪密功」等修持法門融合了禪修心法和密宗的氣脈明點德修持 (其實也融會了許多丹道修行法在裡面)。

6. 丹禪合修

丹道和禪修二者可以合修,全真道祖師王重陽、全真七子和 «悟真篇» 和 «性命圭指» 等丹經都強調丹禪合修。«悟真篇» 外篇全書都在闡明性功,闡明禪的明心見性如何藉著丹道的返還修煉來完成。依於筆者個人的綜合融通所得與傳授的經驗,丹道丹功有助於佛教修行,有助於掃除身心的障礙,也十分有助於禪修定慧的進步。丹禪合修,這是筆者所強調的實修方向。

7. 丹道丹功對於修佛者、修道者的功用

丹道丹功對於修佛者、修道者的功用,可以用下列初階者和進階者兩階段,加以說明:

首先,就初階者而言,丹道丹功可以掃除修佛修道的身心障礙。 練功後自然而然喜吃蔬菜水果而不喜歡吃肉。物慾、性欲慢慢減低。不能吃素者,以吃深海魚為佳,豬肉較濁,當避免之。傳宗接代、重視家庭價值為儒家所重視,所以尚未有自己的小孩者,當先「生生不息」。已有小孩者,隨著丹道煉功的進步,自然物慾、性欲慢慢減低,最後會自然回復天真。

修行者藉著練功完全發展內氣系統,達到內氣系統的調節轉化以後,身體就不會常受到病痛及氣痛的干擾,心理因為內分泌的平衡而康寧,也因此而不會有內分泌影響的情緒上的偏差,樂、明、無念的覺受增強,此可以久坐而建立深厚的禪定功夫。以此為基礎,才有可能真參實悟而開發實相的空慧。

其次,就進階者而言。全身的丹球完全發展之後,在高度入靜的狀態下,內氣的運作集中在頭部的中心丹球,此時,發自意識中樞或生命中心的源頭意識就容易顯現,也就是所謂中脈的開發。此時追求道家的修性 (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和佛家禪宗參悟明心見性,才有真知實見處,這些都是要靠頭丹田的中心丹球充分發揮功能,「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是丹功的重點所在,也是止觀禪修的真證實修之處。

可以說修佛修道有成者,一定經由長期禪坐和丹道性功。而丹道練功到了修性的高層次階段,也自然而然就會自動走向修佛修道或是其他普世宗教 (基督宗教等等) 的道路。[4]

結語

我出掌台北市丹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兩年半,而十多年來在來靜師身邊學習和奮鬥,我總結經驗而曾提出: 「全真龍門宗黃龍丹院」的功能在於「傳功」 (傳習丹功,培養師資),「台北市丹道文化研究會」的功能在於「煉功」 (共修與丹道文化研究之促進),「丹道文化教育基金會」的功能在於「行功」 (社會實踐,將優美的丹道文化推向社會),三單位的「煉功」、「傳功」和「行功」是三位一體,三環相扣。龍門宗的丹道以簡易切實而玄通奧妙見稱於史,素有「臨濟龍門半天下」的美稱,我相信,面對當代社會的新弘法因緣的挑戰,全真龍門丹道未來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定能更加宏揚。

後記

本文和<簡論全真龍門丹功的層次與百日築基動功的進程>寫於2002年11月24日,寫成此文後之當夜凌晨,靜息寧心之時,調而不調,忽然進入一個境界,沒有自己的身體存在,在無形的空中,感覺意念佈了一個氣場,是一個蕩出去的圓圈,好像水上的波紋一樣,但是那個波紋的圓圈卻很有力量,顏色是藍色。再來,圓圈的中間出現了一個點,所謂「其中有精,其精甚真」者是也,與來靜師日前在丹院師資班所傳授的龍門靜功的「太一生水」之修法相合。我當下試以融會「其精甚真」的中心點而修心,其引攝力妙不可言。

曾以此境問於來靜師,師頷首微笑,責我平日須多多修持。此是修行之定境乎?我不知也。此是上真對於此文之印可乎?我不知也。願能以此「不知」,日後於坐中,以無知知,而入於性光之中,太一生水,微妙玄通。

誠如 «南華真經»<天地>云: 黃帝遊乎赤水之上,南望而遺其玄珠,使象罔乃可以復得明珠。曹洞禪<寶鏡三昧>有云: 「如臨寶鏡,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嬰兒,五相完具。不去不來,不起不住」,靈祐禪師傳法於仰山禪師曰: 「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誠願大眾體解大道,一切無礙。此文並於2002年12月14日後再加補充,並經來靜師指正之後修訂。未來將收入於筆者的 «龍門丹道與修道» 一書。

摘錄自 丹道會訊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