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道之傳承的「龍圖」
代表道之傳承的「龍圖」 ☆ 復初 ☆
承先啟後,學龍門誼,切奉行願。
繼往開來,守丹鼎力,行運轉功。
此兩行字,乃是來靜師父題寫於龍圖兩側的一副對聯。從此對聯來看,在來靜師父心目中,這幅繪有大龍接引小龍形象的龍圖,其主要表達的,即是承先啟後及繼往開來這樣的意涵。進一步來說,龍圖所代表的,即是龍門丹道的不斷延續及傳衍。
以大龍接引小龍的形象來象徵丹道的傳承,其喻意實相當的貼切及深遠。蓋在道家,甚或整個中國文化當中,龍向來即是道、炁或自性最好的象徵。
《易經.乾卦》當中的「潛龍」、「見龍」、「飛龍」之說,即是以龍來喻指天之陽氣。東漢馬融說,「物莫大於龍,故借龍以喻天之陽氣也。初九,建子之月,陽氣始動於黃泉,既未萌牙,猶是潛伏,故曰潛龍」。
在風水思想中,源自於崑崙山的山脈或龍脈,即是土地之氣脈;龍即氣之象徵,龍即氣也,氣即龍也。(「崑崙」在人體當中,即喻指頭或肚臍)
在老子的體會中,道之一物,惟恍惟惚,無形無象,窈冥而難言,實無法以任何一具體事物來象徵;而得道者之人格,則無執無為,不露迹相,「微妙玄通,深不可識」,一樣難以形容。勉強而為之,或許只有以同樣變化莫測、忽隱忽現之神異靈物──龍來表現。
歷史上,首先以龍來形容得道者之人格的,正是老子思想的繼承者──莊子。《莊子.天運》篇記載:「孔子去見老聃,回來後,三日都閉口不言。弟子就問孔子說:夫子去見老聃,是如何教誨老聃的?孔子說:我一直到現在才真正看到龍!龍這個東西,凝聚即成妙體,分散則化為雲章。駕馭著雲氣而運化陰陽,見到他時,我張口結舌而無法合攏,因此,又有什麼可以教誨老聃的!」
其後,太史公司馬遷撰寫<老子列傳>時,有感於老子事跡之微渺難辨,是以,亦藉孔子之口,以「猶龍」一詞,如下一般的來描述老子:「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凡有形有象的事物,皆有其軌跡和特殊性,因此,也都可以加以認識及掌握;然一個體證虛空的得道者,無意無欲、無偏無好、無為無執,因此,也無法加以認識及形容。太史公之此說,顯是承襲莊子而踵飾之。宋代賈翔在編纂老子傳記時,便直接以《猶龍傳》來題其書名。
由是,在道門及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似龍一般的人格,即指得道者之人格;龍即是道,即是炁,即是混沌,即是人之本來真性,即是人類及一切事物之根本源頭。所謂「龍的民族」或「龍的傳人」,究其源頭深意,即指道的民族或傳人。做為本門重要的圖騰象徵──龍圖,其所代表的,便是道、炁或全真祖師心印的傳承;煉丹最重要的,便是體證道、炁及開顯自己的本真靈性。
對於龍圖的一些體會
1、依個人體會,在練功時,可以常常觀想自己像圖中之小龍一般,不斷蒙受大龍或道、炁之接引,泯除自我,讓自我完全消融在大龍或道、炁當中,進而由小龍蛻化為大龍。常如是觀想,當有助於後天自我的消解以及先天元炁和本性的開顯。
2、在日常生活常中,可常存思、觀想龍之形象。如上所言,龍之圖象,即是無形無象、變化莫測的道、炁或內在靈性之勉強而為的象徵。常存思、觀想龍之形象,可以使生命逐漸體會虛無本性之真諦,進而成就如道、炁一般的人格。
摘錄自 丹道會訊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