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測驗-結果篇(思考型)

不知不覺又過了一週,今天我們將接續上週的趣味測驗,為大家解答測驗結果!但在開始之前,有個小小的提醒,心理測驗的編制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抽樣製作,而我們提供的小小測驗是沒經過專業編制的,所以無論你最後測的結果是什麼,請不要把它當成一個標籤貼在自己身上喔!更重要的是,當你發現自己可能有這樣的特質,你可以如何運用它?又或者解析中提到的困擾,你可以如何去解決、改善呢?

我們會花四週的時間,來一一分析每張牌,並提供一些建議。而本週要介紹的類型便是「思考型」,如果在上週的測驗中你得到a的個數最多,請參考本週解析! 

思考型

你的生活受到「思考」掌管,大多時候透過邏輯判斷與事實推導來認識世界,而思考歷程令你滿足。在行動之前,你都會思考一番。促使你思考的動機可能來自外在,也可能源於內在;可能為了弄清事實究竟為何而使你思考,也可能是想看清楚內心那模糊、隱約的念頭,而拼命反思。思考的傾向使你為生活帶來次序,也許身邊的人常會說你「理性」、「有條理」。

如果你進行思考時的資料來源是外在客觀事實,你會為世界找到一個可依循的標準,能夠成為好的律師、學者、科學家,但倘若你帶著所發現的標準走向極端,很可能會變成宗教狂熱者或過於嚴厲的教師,迫使他人必須遵守所謂「客觀的標準」。當你喜歡一個人,很可能比起對方給予回應,你更享受於喜歡人而在內心所產生的美好感受,感受它們靜靜流淌。「客觀標準」似乎能帶來公平與創造理想的世界,但也要提醒你,人是具有情感、靈性的生物,有時給予標準彈性,很有可能會創造出超越標準值、超越框架的結果。適時放鬆標準,也能讓你與這個社會相處地更融洽,不至於總在與標準線拉扯、總落於失望當中。

也有可能你屬於另一種情況:你的思考開始於某一個靈光閃過的瞬間,內心浮現困惑,而後你開始進行思考,從過去經驗、外在事實等處蒐集資料來映證自己的想法。在極端的狀況下,你的注意力可能會被內在形成的觀點緊緊抓住,對於從自己腦袋蹦出來的想法能夠非常確信,同時卻也無法聽進他人的意見。這樣一個活在自己的世界、不斷進行反思的你,也許很容易在感情裡受傷,當你愛上一個人,你會發現你的感情完全不受你驅使,與你平時冷靜自持截然相反,情感是如此熱烈又深沉,打亂你熟悉的平靜世界。「朋友」將是幫助你免於失控的良方,不只是在情感方面,成長歷程中價值觀、是非觀的養成,也很需要來自朋友的「外在刺激」,唯有接收各式的觀點,才有可能培養更立體的思考。

參考書目

一、易之新(譯)(2012)。榮格人格類型。台北市: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