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包粽子

為什麼要吃粽子?

相傳遠古時期的夏天經常有瘟疫侵襲,因此古人會在農曆五月五號這天舉辦送走「五瘟神」的儀式,直到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號這天投江自盡,人們害怕屈原的身體會被魚蝦啃食,用竹筒包著米投入江中餵食魚蝦,演變至今則成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

下面就來向大家介紹如何包粽子吧!

準備材料

粽葉泡水或蒸煮備用;長糯米須泡水至少三個小時;乾蝦米、魷魚乾及蘿蔔乾等食材可以自行替換成喜歡的食材,比如香菇、花生或蛋黃;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切片條狀並用醬油、米酒及白糖醃漬備用。

炒香配料

鍋中熱油依序放入蝦米、醃好的五花肉以及其他喜歡的配料,炒勻後淋入一圈醬油加適量的糖和胡椒粉,再將泡好的糯米倒入鍋中一起炒五分鐘,最後一邊倒入高湯一邊翻炒至糯米呈七分熟即可出鍋。

組裝粽子

泡好的粽葉兩張疊在一起後抓住兩邊向下折,若粽葉不夠大可以再加一片,將炒好的配料裝至八分滿,把多餘的粽葉往回蓋住配料,順著邊緣用粽葉包裹成三角狀,最後用泡過水的棉繩包緊,打上活結就大功告成啦!

煮粽子

最後起鍋燒開水,將綁好的肉粽串下入鍋中,水量要沒過肉粽,全程蓋上鍋蓋大火煮一小時即可出鍋了囉!吃不完只要冰在冷凍庫就能長期保存,想吃的時候用電鍋蒸15分鐘就能吃到香噴噴的粽子,大家也快點跟家人一起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