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小知識

火鍋的起源

商周時代有一種叫做「鼎」的炊具,在進行祭祀或慶典的時候就要「鐘鳴鼎食」,把牛肉、羊肉等食材放入鼎中並在底部生火將其煮熟,這便是火鍋的雛形。

歷代演化

秦漢時期火鍋烹煮的肉類不再只有牛羊,還增加了豬肉與雞肉。

到了三國時期,曹丕把銅釜分成五格,名為「五熟釜」可以用不同的湯底涮煮各種食材,與現在的鴛鴦鍋有異曲同工之妙。

千叟宴

乾隆皇帝60大壽突發奇想,想請當時所有60歲以上老人一起吃飯慶壽,並任命和珅接下這個任務,和珅為了讓老人能在冬天裡一邊烤火,一邊吃上熱呼呼的食物,便在自家銅鍋裡插上煙囪、底下安置小火爐,就成了現今銅鍋涮肉的銅鍋。

現代火鍋

而經過時間的洗禮,火鍋也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種類,如今隨處可見的臭臭鍋、麻辣鍋、鴛鴦鍋、銅鍋涮肉等等......甚至日本的關東煮都是由火鍋演變而來的。各位趁著台灣短短的冬天,暢快地吃一頓火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