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與薪資分配

(20120723) 勞工參與生產過程促使有形產品或無形服務產生價值,透過販售或交易形態轉換成企業營利,雇主分取利潤後的剩餘則是分配予全體勞工而成為薪資。因此,產出價值愈高,則雇主的利潤分配與勞工薪資回饋比例也應當等比例提高,形成盈餘共享。不過,若企業營利提高,但勞動薪資的相對分配並未等比例提昇,顯見大多數的利潤即流入雇主(股東)及少數管理階層的口袋之中,變成利潤寡佔。

而下表為主計處70年到99年間針對產業生產力所進行的統計結果,統計項目包括每工時產出(單位為元/小時)、總薪資指數、單位產出勞動成本指數、就業者工時指數、勞動生產力指數,而各指數皆是以95年為基期。其中,就業者工時指數(黃色線)與勞動生產力指數(粉紅線)近30年間呈現緩步上升,生產力指數成長幅度較為穩定,而工時指數則在90年及98年間略有波動,但整體而言工時與生產力仍是呈現成長的趨勢。

每工時薪資指數(紫色線)則明顯在76年開始出現大幅度成長後,到了90年達到93.15的指數高峰,即因隔網路泡沫化而開始下滑,直到93年(93.96)才恢復90年的水準,但之後的成長幅度則明顯趨緩,而2008年的金融風暴則使得每工時薪資指數出現短期震盪。

各項指數中,成長幅度最為穩定的即是「每工時產出」(藍色長條圖),這項指標代表經勞動力每小時所創造的「產值」,在70年每工時產出為136.7元,到了99年,每工時產出高達541.1元,成長幅度高達295.77%,顯示勞工所創造的產值快速提昇。倘若每工時產出代表的是勞工努力創造的利潤,每工時薪資薪資代表勞工獲得的薪資回饋,兩者之間的關係即可透過「單位產出勞動成長指數」進行解讀。

單位產出勞動成長指數(紅色線),代表著每單位生產勞動成本的成長狀況,也就是所謂人事成本的高低。換言之,單位產出勞動成本愈高,代表人事成本負擔愈重對企業較為不利,但對勞工而言卻代表實質薪資回饋愈高。而從下表的單位產出勞動成本指數可發現,以95年為基期指數為100,76年指數為88.57之後指數開始出現增加,直到84年的129.78後開始停滯,並自87年後即一路減少至99年的90.15。

此一趨勢顯示,企業雇主在人事成本支出自從87年後開始減輕,即使每工時產出至今仍逐年不斷提高,勞工創造的產值也持續增加,但薪資成長卻是趨緩,以致於企業獲利並未同步回饋予勞動者身上,而是流入少數企業經營者、股東或是高階管理層級的口袋之中。

《延伸閱讀》

歷年製造業受僱者勞動生產力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