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柳葉馬鞭草
別名:南美馬鞭草、長莖馬鞭草、高莖馬鞭草、一丈馬鞭草、粉色馬鞭草、波納馬鞭草。
英文名稱:Purpletop Verbena,Tall Verbena,Clustertop Vervain,Argentinian Vervain。
學名:Verbena bonariensis L.
科名:馬鞭草科(Verbenaceae)馬鞭草屬(Verbena)
原產地:原產於南美洲。
莖:一至多年生草本,直立,細長,中空,綠色,四方型,稜上具粗短毛。
葉:單葉,十字對生,幼株葉為橢圓形,有鋸齒緣,花莖抽高後轉為細長如柳葉,有鋸齒緣;長約 4~14 公分,寬約 2~5 公分,無柄或近無柄。
花:兩性花,頭狀花序呈繖房狀排列,頂生,總梗具披針形苞片,圍生於花托下部花,細小,著生於花莖頂端,且花序梗常延長花萼宿存,管狀,膜質,暗紅色,5 齒裂,外側被毛花冠高盆形或管形,直徑約 0. 5公分,藍色、藍紫色、紫紅色、淡紫紅色或淡紫色;花冠筒具腺體,5 裂,雄蕊 4 枚,與花冠裂片互生;花絲離生,著生於花冠筒上雌蕊心皮 2 枚合生,花柱頂生,長度約與雄蕊相等;柱頭單一或 2 裂;子房上位,4 室,中軸胎座。
果實:蒴果,包覆於宿存花萼內,細小,呈堅果狀,具 4 枚分果片。花果期:春至夏季。
特性:一至多年生草本,直立,細長,中空,綠色,四方型,稜上具粗短毛。單葉,十字對生,幼株葉為橢圓形,有鋸齒緣,花莖抽高後轉為細長如柳葉,有鋸齒緣;長約 4~14 公分,寬約 2~5 公分,無柄或近無柄。兩性花,頭狀花序呈繖房狀排列,頂生,總梗具披針形苞片,圍生於花托下部花,細小,著生於花莖頂端,且花序梗常延長花萼宿存,管狀,膜質,暗紅色,5 齒裂,外側被毛花冠高盆形或管形,直徑約 0. 5公分,藍色、藍紫色、紫紅色、淡紫紅色或淡紫色;花冠筒具腺體,5 裂,雄蕊 4 枚,與花冠裂片互生;花絲離生,著生於花冠筒上雌蕊心皮 2 枚合生,花柱頂生,長度約與雄蕊相等;柱頭單一或 2 裂;子房上位,4 室,中軸胎座。蒴果,包覆於宿存花萼內,細小,呈堅果狀,具 4 枚分果片。花果期:春至夏季。
分布:台灣主要分布於北部河岸、溼地的空曠處。
用途:觀賞用:柳葉馬鞭草(Verbena bonariensis)是一種觀賞植物,被種植作為庭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