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掌葉蘋婆
別名:掌裂葉蘋婆、香蘋婆、裂葉蘋婆、假蘋婆、豬屎花。
英文名稱:Hazel Sterculia, Hazel Bottle Tree
學名:Sterculia foetida Linn.
科名:梧桐科(Sterculiaceae )蘋婆屬(Sterculia)
原產地:熱帶亞洲、非洲、澳洲,大約在 1900 年間由印度引進台灣。
莖:大喬木,樹高可達 25 公尺,徑 30~50 公分,樹皮灰色或灰褐色,具有樹脂;樹幹多通直,具有多數分枝;小枝輪生,枝條平展,樹蔭廣。
葉:葉多叢生於枝條的先端,掌狀複葉,小葉 7~9 枚;小葉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尖,長 10~18 公分,寬 4~5 公分,先端漸尖或短尾狀漸尖,基部鈍,紙質,全緣,幼時具有毛茸,老時則光滑無毛;小葉柄短,長 0.1~0.2 公分,或有時甚至幾無小葉柄;葉柄長 10~18 公分,圓柱形,光滑無毛;托葉刀形,早落。
花:花多數,小形,紫紅色,開放時徑 1~1.5 公分,呈圓錐花序排列;花序頂生,長 9~20 公分,具有多數分枝,水平伸展,多與新葉同時長出;苞片甚小,花柄長 1~1.5 公分,光滑無毛;花萼鐘形,五深裂,裂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1.2~2 公分,寬 0.4~0.5 公分,內面具有絨毛;花藥 15 枚,集生於雄蕊柱先端,成冠狀齒輪狀;心皮五枚,有絨毛;花柱彎曲;開花時有惡臭(或說具有特殊的香味)。
果實:果實為蓇葖果,壓扁球形或木魚形,長 7.5 ~12 公分,寬 8~12 公分,淺紅色,木質,開裂;種子每心皮內 2~5 枚,卵形,長 2~2.5 公分,徑約 1 公分,黑色或紫黑色,外種皮為薄膜狀銀灰色,可生食或榨油,味如花生。
特性:落葉喬木,樹高可達 25 公尺。掌狀複葉,簇生枝端,小葉 7~9 枚,橢圓形,先端尖。圓錐花序頂生,花被五裂,具強烈異味。蓇葖果壓扁球形或木魚形,果徑 7.5 公分以上,淺紅色。初春時,開著臭味的暗紅色小花;同時,淡紅色的新葉,著生枝頂,真是好看。夏天時,滿樹蒼綠,掌狀複葉,簇生於枝端。秋天時,葉黃困綠,神奇的造物者,已將那偌小的小花,孕育成拳頭般大的果實。冬天時,葉落枝枯,掛滿了整樹開裂的紅果,而它的果實造型奇特,硬碇紅色的外殼,像極了木魚,熟時裂開一側,露出紫黑色的種子。性喜高溫多濕,生育適溫約23-32℃。栽培土質不拘,但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之砂質壤土最佳。日照需充足,酌量施肥可強化樹形美觀。
分布:台灣全島各地均有栽植。
用途:
1.園景美化用:行道樹、庭園綠蔭樹;枝條平展,樹蔭廣,為良好的庭園庇蔭樹種;如植株較多,在開花時節空氣中會瀰漫一股難聞的豬屎異味。
2.食用:種子紫黑色,可生食或榨油,味如花生。
3.藥用。
有毒部位:(對犬貓等動物來說是劇毒的,而人類食用蘋婆的果實則是安全的。)
中毒症狀:可能導致急性腎衰竭與神經損傷,目前無解藥,務必避免餵食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