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毛柿
別名:台灣黑檀、烏木、台灣柿、毛柿格,異色柿。
英文名稱:Taiwan Ebony,Taiwan Persimmon
學名:Diospyros discolor Willd.
科名:柿樹科(Ebenaceae)柿樹屬(Diospyros)
原產地:台灣東部及南部森林、菲律賓、爪哇、泰國。
莖:大喬木,高可達 40 公尺,徑 80~100 公分;枝幹通直;樹皮黑褐色,縱向縫裂且略呈鱗片狀剝落,皮孔暗褐色;小枝披黃褐色絹毛;樹冠呈倒三角形,冠幅 2~4 公尺。
葉:葉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約 15~30 公分,寬 6~10 公分,但其大小變化甚大,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心形或耳狀,革質,波狀緣或全緣,葉緣常向後反捲,表面暗綠,有光澤且光滑無毛,背面顏色較淡,有倒伏性絨毛;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及細脈略於表面隆起,背面不明顯;葉柄粗短,長 1~1.5 公分,有毛茸。
花:花小,雌雄異株,淡黃色或黃白色,開放時徑約 1 公分,單生或腋生的總狀花序;如有花序,則通常很短,抽自於小枝先端葉腋,長 1~1.5 公分;花梗長 0.1~0.7 公分,密怖絨毛;苞片基生,三角形,長 0.2~0.3 公分,先端銳尖;花萼深 4 裂,裂片橢圓形,長 0.4~0.6 公分,先端略鈍;花冠壺形,乳黃色,長 0.9~1.3 公分,外面略有粗毛,先端 4 裂;裂片圓形或近似圓形,長 0.6~0.7 公分,先端鈍,強反捲;雄蕊 4 枚,花絲長 0.3~0.4 公分;花藥長 0.7~0.8 公分,先端鈍尖;子房上位,球形,有粗毛。花期為 4~6 月。
果實:果實為漿果,球形,略扁,徑 6~7 公分,密怖軟毛,成熟時金黃褐色,被黃褐色毛,近似無柄;種子腎形,長 0.5~0.55 公分,有縱溝紋 2~3 條。果期 7~9 月。
特性:毛柿為常綠喬木,主幹粗狀直立,樹皮呈黑褐色,株高可至二十公尺,樹形優美,樹冠呈倒三角形,樹高 8~20 公尺,冠幅 2~4 公尺。枝葉濃郁,全株披黃褐色絹毛,葉互生單葉,葉橢圓披針,葉緣全緣,葉端銳,葉基鈍,葉正面平滑。雌雄異株,萼與花冠 4 裂,子房上位,花冠為乳黃色,小型腋生,花期為 4~6 月。漿果,徑約 8 公分,密被鏽色長柔毛,熟時金黃褐色。果期 7~9 月。毛柿的木材質地堅硬,放於水中會沈到水底,是名貴的黑檀木之一,也是五大闊葉樹之一級木。
分布:菲律賓各島嶼、台灣東部的蘭嶼、綠島、龜山島及南部地區的海岸。
用途:
1.食用:果實密生褐毛,熟可食;除去皮毛後的果可食,但味不好。
2.綠化美化、防風樹種:植株可供綠化美化用,因抗風力強,可供海岸防風樹種。
3.邊材淡紅色,老樹的心材黑色,具暗綠色的條紋,似真正的烏木,材質細緻、堅重,加工困難,宜作細工、家具和外部用材,是黑檀木的一種,為名貴木材;通常加工做珍貴之工藝品,如古董藝品,筷子,飯匙,手杖,刀劍等。
4.藥用。
有毒部位:枝、葉及未熟的果實。
中毒症狀:誤食可能引起發燒、嘔吐、黃疸或肝中毒等症狀,尤其要謹防孩童誤食未熟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