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緬梔
別名:緬梔花 、緬梔子、雞蛋花、雞卵花、印度素馨、鹿角樹、番仔花、番花、大季花、鴨腳木。
英文名稱:Mexican Frangipani,Pagoda Tree,Temple Tree
學名:Plumeria acuminata Ait.
科名:夾竹桃科(Apocynaceae)緬梔屬(Plumeria)
原產地:墨西哥、巴拿馬一帶。台灣於1910 年引進栽種。
莖:小喬木,株高約 3~5 公尺,樹皮灰白,枝條粗大,柔軟有乳汁。
葉:單葉,互生,簇生於枝頂,柄長 2~5 公分;葉片長 20~30 公分,寬 5~10 公分,闊披針形或長橢圓形,葉基楔形漸銳尖,葉尖漸銳尖,葉緣全緣,側脈 25~35 對,互相平行,脈端近葉緣處彼此連接,冬季落葉。
花:花頂生,聚繖花序,具長花軸;花萼細小,深 5 裂;花冠漏斗形,長 5~6 公分,5 裂,裂片約為冠筒的 3 倍長,橢圓形,作迴旋覆瓦狀排列,外部乳白色,中心及基部為黃色,具芳香;雄蕊 5 枚,著生於冠筒基部,極為細小;子房半下位;花期 5~7 月;品種另有紅花緬梔、雜交緬梔,花色粉紅或濃紅,花瓣較長,迴旋覆瓦狀排列較不明顯。
果實:果實為蓇葖果,雙生條柱形,長約 15~25 公分,熟後側裂;種子多數,褐色,扁凹狀。
特性:緬梔花就是我們平常知道的「雞蛋花」。緬梔因其花瓣乳白似蛋白,而中心基部具有鮮明的黃色又如蛋黃,故稱「雞蛋花」;此外,緬梔在2、3月間全數葉片落盡時,光禿禿的粗肥綠色樹枝極像鹿角,因此別稱「鹿角樹」。緬梔的葉喜歡熱鬧,愛跟兄弟姊妹擠在一起,都長在枝條的頂端,站在樹下,可以看到清楚的枝條,枝條下端沒有葉的部分,明顯地留下落葉後的葉柄痕跡,就是「葉痕」。看它的葉子,葉脈非常明顯,排得整整齊齊,好像拿尺畫的一樣。花有香味,增加它成為庭園樹的魅力。全身汁液具毒性。 白色乳汁有毒。誤食造成嘔吐、腹瀉、發燒、惡心、嘴唇紅腫、心跳加速。
分布:多被栽植於庭園,公園及校園內,供觀賞用。
用途:
1.園藝植栽用:樹姿優美,開花美麗,合庭植美化,盆栽需用大盆。
2.藥用。
有毒部位:全株有毒,含有微弱毒性的乳狀樹液。
中毒症狀:誤食可能出現上吐下瀉、腹痛、腹瀉、發燒、噁心、嘴唇紅腫、心悸等症狀。樹液接觸皮膚可能導致皮膚刺激、皮疹或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