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龍吐珠
別名:珍珠寶蓮、一點紅、珍珠寶草、臭牡丹藤、白花蛇舌草。
英文名稱:Bleeding-heart Vine
學名:Clerodendrum thomsoniae Balf. f.
科名:馬鞭草科(Verbenaceae)海州常山屬( Clerodendrum )
原產地:熱帶非洲。
莖:龍吐珠具有會纏繞的莖枝,初生的莖是方形的,漸 漸衰老之後就變成圓形,它的分枝性很強,具有光澤,卵圓形。
葉:葉為對生有柄,紙質,全緣且葉脈明顯,呈卵橢圓形,先端尖銳。
花:花頂生或腋出,具有長軸,呈圓錐狀繖形花序。常習見之花瓣部份實為苞片。真正的花自苞片中抽出,花冠高,盆狀,先端五裂,未開時鮮紅如珠。雄蕊細長,挺出花外,狀如吐珠。花期甚長,臺灣於初夏至深秋皆見開花。夏至秋季是盛 花期,若光照充足甚至可整年開花,乳白色的花萼膨大成燈 籠狀,真正的花瓣乃是鮮紅色的部份,而雌雄花蕊突出花冠之外,形成奇特的花形。
果實:果實為核果,球形,藏於殘存的花萼內,內有黑色種子 4 枚。
特性:龍吐珠屬常綠藤本攀緣植物,它的花形十分有趣,三片乳白色的苞片緊緊合抱,而紅色的花瓣從花 苞中探出頭,再配上伸出老長的雌雄花蕊,像極了傳說中的怒龍噴火焰的形狀 ,因而被命名為「龍吐珠」。
分佈:台灣各地均有栽培。
用途:
1.盆栽、花廊、花架、庭園圍籬、花棚。
2.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