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蔓綠絨
別名:帝王蔓綠絨、萬年青、箭葉蔓綠絨、箭葉喜林芋。
英文名稱:Philodendron
學名:Philodendron spp.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蔓綠絨屬(Philodendron)
原產地:熱帶美洲。
莖:大型攀援植物,節間長 3~5 至 10 公分,粗 2.5~3 公分;莖藉氣根附著支持物向上直立伸長,莖圓筒形,新芽部份帶紅褐色,老莖則呈灰白色,攀附他物生長。
葉:葉全緣或缺裂乃至羽裂狀,葉柄粗大,少數為膝曲狀。葉形有圓心形、長心形、卵三角形,羽狀裂葉掌狀裂葉等變化,葉色有綠、褐紅、金黃等色。鱗葉長線狀披針形,具兩條龍骨狀突起;葉柄長 30~40 公分,基部粗 1.5 公分,背面圓形,兩側具寬鞘;葉片近革質,長圓狀箭形,長 30~50 公分,寬 12~20 公分,後裂片半長圓形,裂彎深,長 7~10 公分,寬與長近相等,前裂片長圓狀三角形,向上漸狹,中肋粗,I 級側脈 4 對,斜伸,基出脈 2~3 對。
花:花單性,無花被;肉穗花序總梗甚短,宿存性,至果實成熟後仍然存在。成株開花,花序柄長 5~8 公分,佛焰苞管部外面綠色或邊緣淺白色,內面紫紅色,長圓形,長 4~6 公分;簷部白色,先端具短尖突,長 5~6 公分;肉穗花序無柄,雌花序淺黃色,圓柱形,長 2.4~2.8 公分,粗 1 公分,雄花序白色,長 7~8 公分;子房長圓形,長 0.2 公分,粗 0.1 公分,5~7 室。雄花有雄蕊 3~4。花期:3~5月。
果實:漿果,汙黃色,果序肉質,倒卵圓形,長 3..5 公分,汁液有毒,勿食;種子黃色,橢圓形,長約 0.1 公分。
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約有 200 種左右。大多數莖呈蔓性或半蔓性,具攀緣或半攀緣之特性。莖藉氣根附著支持物向上直立伸長,莖圓筒形,新芽部份帶紅褐色,老莖則呈灰白色,攀附他物生長。葉脈平行,全緣或缺裂乃至羽裂狀,葉柄粗大,少數為膝曲狀。葉形有圓心形、長心形、卵三角形,羽狀裂葉掌狀裂葉等變化,葉色有綠、褐紅、金黃等色。花單性,無花被;肉穗花序總梗甚短,佛焰苞綠色、白色、紅色或為其他色彩,宿存性,至果實成熟後仍然存在。成株開花。花期:3~5月。漿果,汙黃色,果序肉質,倒卵圓形,長 3..5 公分,汁液有毒,勿食;種子黃色,橢圓形,長約 0.1 公分。誤食本類植物之莖葉,往往造成嘴部紅腫,並會產生水泡,腹痛、腹瀉現象難避免;皮膚過敏者,可能引起皮膚炎等不適之症狀。
分布:台灣全島各地普遍栽培,極為常見。
用途:園藝觀賞用、盆栽:蔓綠絨類植物四季蔥翠,綠意盎然,耐陰性強,盆栽是高級室內植物,常被作為造園景觀設計用植栽。
有毒部位:汁液、全株。
中毒症狀:誤食可能造成口腔和喉嚨灼熱感、腫脹,嘴唇、舌頭和口腔組織也可能腫脹,導致吞嚥困難等症狀;汁液與皮膚接觸,常引起發皮疹、發紅或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