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虎尾蘭
別名:老虎尾、千歲蘭、弓弦麻。
英文名稱:Snake Plant、Mother-in-low's Tongue
學名: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科名:龍舌蘭科(Agavaceae)虎尾蘭屬(Sansevieria)
原產地:非洲及印度。
莖:草本,高 30~100 公分,具匍匐根狀莖。
葉:葉根生,2 至多枚簇生,直生或略斜生,肥厚硬革質,帶狀披針形或倒狹披針形,長 30~100 公分,寬 3~8 公分,下部漸狹成槽狀柄,先端短尖而具硬銳尖頭,全緣,葉片上具白綠色或深綠色相間之橫斑紋。
花:花葶高 20~80 公分,花 3~8 朵一束,1~3 束一簇,節狀排列成總狀花序;花被 6 枚,白色或黃白色至淡綠色,長 0.15~0.2 公分,下部合生成筒狀,被片線形,長 1.5~1.8 公分;雄蕊 6 枚;子房上位,3 室,花柱伸出花冠外,柱頭頭狀。花期 11~12 月。
果實:果實球形,直徑約 0.3~0.8 公分,成熟時橘紅色。果期夏季。
特性:虎尾蘭為非洲原產的龍舌蘭科多年生肉質植物,又名千歲蘭。地下莖匍匐延伸,粗約 1.5~2.5 公分。葉基生,常 1~2 枚,也有 3~6 枚成簇的,直立,硬革質,扁平,長條狀披針形,長 30~70 (~120) 公分,寬 3~5(~8) 公分,有白綠色不晰榮綠色相間的橫帶斑紋,邊緣綠色,向下部漸狹成長短不等的、有槽的柄。花葶高 30~80 公分,基部有淡褐色的膜質鞘;花淡綠色或自色,每 3~8 朵簇生,排成總狀花序;花梗長 0.5~0.8 公分,關節位於中部;花被淡綠色或白色,長 1.6~2.8 公分,管與裂片長度約相等。漿果直徑約 0.7~0.8 公分,成熟時橘紅色。花期 11~12 月。葉緣帶黃邊的叫黃緣虎尾蘭。虎尾蘭的生性非常的強健,耐陰、耐旱,對於空氣污染的抵抗力強,盆栽、庭園種植或做綠色籬笆都非常的適合,用分株法或葉插法繁殖。
分佈:臺灣引進普遍栽培。
用途:
1.觀葉植物:美觀耐旱,常被栽植為綠籬用。
2.作弓弦用:葉子的纖維堅軔可以作弓弦用。
3.淨化空氣用:一盆虎尾蘭,可淨化 10 平方公尺的空氣。
4.藥用。
有毒部位:葉子中含有的皂苷,對人類具有低毒性。
中毒症狀:誤食葉子可能導致噁心、嘔吐、腹瀉和過度流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