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蒂牡丹
別名:蒂牡花、南美野牡丹、豔紫牡丹、翠藍木、紫紺野牡丹、豔紫野牡丹、紫花野牡丹
英文名稱:Princess Flower,Purple Glorytree,Glory Flower,Purple Glory Bush,Glory Bush
學名:Tibouchina urvilleana
Tibouchina semidecandra Cogn.
Tibouchina semidecandra (Mart. & Schrank ex DC.) Cogn.
科名: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南美野牡丹屬(Tibouchina)
原產地:巴西,台灣於 1980 年代引進栽植。
莖:高可達 1.5 公尺(高可達 5 公尺),具有多數枝條;小枝直立或斜上昇,多為對生,方形,具有毛茸。
葉:葉為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有時亦有為卵狀披針形,長 5~13 公分,寬 3~6 公分,先端漸尖或鈍,基部心形或圓,全緣或細鋸齒緣,邊緣有毛茸,常帶紅色,紙質或薄革質,3~5 出脈,表裏兩面皆有毛茸;葉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小脈不明顯;葉柄長 1~1.5 公分,密生毛茸。
花:花 5~10 枚,中型,開放時徑 5~6 公分,紫紅色,呈頂生的總狀或圓錐花序,花序長 4~9 公分,有毛茸;花柄長 1~2 公分,略粗壯,有絨毛;花萼筒狀,長 0.5~0.7 公分,帶紅色色澤,外面具有毛茸,先端有裂片 5 枚;裂片卵狀披針形,長 0.2~0.3 公分,先端漸尖;花瓣 5 枚,倒卵形,長 3~4.5 公分,寬 2.5~4 公分,先端鈍;雄蕊 10 枚,紫紅色,10 根分兩型,長短各一半,花絲具關節,上段成彎勾,是為一特色;子房與花萼基部略相連,花柱剛毛狀。
果實:果實為蒴果,罈狀球形,成熟時 5 瓣裂,內有種子多數。
特性:蒂牡花為野牡丹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全株帶有長絨毛,株高約 1~1.5 公尺(亦有高達近 5 公尺者)。單葉對生,厚紙質,長卵形,葉端尖、葉基鈍,葉全部密披毛茸,縱走葉脈 5 條,長 5~13 公分。聚繖花序頂生,紫紅色,5~6 單瓣,多為 5 瓣;花蕊紫白色,花絲上段呈彎鉤狀;花瓣豔紫色。蒂牡丹與台灣的野牡丹長的非常類似,都屬於野牡丹科的長綠小灌木,葉子正反面都長有密毛,花生長在枝條末端,非常嬌豔,花朵開一天即謝,但夏至秋季,花謝花開絡繹不絕。陽光直射區,但若夏季日光過強,最好略微遮蔭。性喜溫暖,生長適溫攝氏15~25度。不耐霜雪。以軟枝扦插或高壓法方式繁殖。性喜高溫,花期長,大都集中在夏季。用種子繁殖。
分佈:偶見被栽植於庭園,作為綠化美化觀賞用。
用途:
1.園藝觀賞用:盆栽陽臺觀賞或庭園花壇種植。
2.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