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成人之美的生態村

-新莊社區大學十五週年校慶-

◎新莊社區大學主任/馮朝霖/ 2014年撰

十五歲是一般少年人轉大人的重要階段。十五歲的社區大學是否也應有轉大人的議題與想像?我想關愛新莊社大的所有夥伴也許可以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過去幾年來,新莊社大的師/工/學整體夥伴都已經從不是很熟悉我們獨特的學校教育文化精神,而逐漸清楚理解:「在地、樂活、關懷」的意義與新莊社大實際的運作關連,並且在教學與各項活動生活中不斷尋求這三項精神的扎根與開展,大家的努力終究也被新北市政府的社大評鑑委員所認識,連續給我們三年「特優」肯定。

俗語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力的確需要時間的見證,在世紀的夾縫中,新莊社大走過的第一個十五年歲月的確艱辛,也不容否認「一步一腳印」地陪伴大新莊地區許多成人的生活、茁長與蛻變。「在地」的精神使我們與社區與土地更為親近連結;「樂活」是因為我們更懂得學習的意義與充實生活的內涵;「關懷」則是意味我們以實際行動關懷他人、自然環境、弱勢族群與公共議題。這三個看似平凡卻寓意深遠的學校文化理念,在經歷多年的實踐之後,卻與當前「全球生態村運動」(Global Ecovillage Movement)的基本精神與願景顯然相互呼應!

顧名思義,一般以為「生態村」乃是以環境保育為目的,但是其完整意義卻更為多元。事實上,「生態村」的論述開始於對資本主義經濟宰制之社會發展模式的嚴肅批判,反思人們究竟該如何生活。這一文明反思在1991年首次由丹麥蓋亞(大地之母)信託基金會(Gaia Trust)提出。1995年,蘇格蘭的Findhorn生態村首度舉辦了「生態村和永續社區」會議。生態村運動自西北歐啟動後,隨著「全球生態村網絡」(Global Ecovillage Network, GEN)的成立,相關概念、論述和行動乃在世界各地逐漸熱烈開展。

生態村運動可回溯至一九六十年代末起源於丹麥之「集村運動」(Co-housing movement),當時某些人認為市場供給的都市居住環境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決意發展更多共享空間(如廚房、菜園)、照護服務(如安親托育)的集村住宅計畫。原來丹麥語 bofællesskab的意思更接近「生活共同體」(living community) ,然經翻譯,到北美卻變成了「集村」(co-housing)。

易言之,生態村運動的發展和人類對於現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反省有關,經多方討論研究,合作發展出一種創新生活方式,空間不限於城市或鄉村,而社群組成也各自不同,如在丹麥有許多高齡住宅相關案例。生態村實踐同時是對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的抵抗,致力降低不當生活方式所造成對於地球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

我們或可簡單定義「生態村」:不論城鄉,一群人致力於整合一套社會支持系統,採取對環境衝擊較低的共居生活方式,可採納不同策略包括生態設計(ecological design)、永續農業(permaculture,亦作樸門農法/農藝)、有機農業、再生能源等等。在歐美等已發展國家,生態村案例多為計劃性營造,然而,在亞洲、南半球,許多歷史聚落的傳統生活延續中早已具備生態村特質,因此生態村未必是個新建計畫。對生態村要提問的核心問題是:在不過度依賴科技的狀態下,人究竟要與自己、社群與自然萬物如何和諧共存?用什麼方法才能凝聚共識,讓人們願意一起努力,創造新的生活方式?

許多生態村本身都具有校園的意義與功能(Ecovillages as campus),人們利用生活在其中的機會,學習各種永續性相關主題。生態村與外面世界最成功的橋梁連結也被認為是在其教育面向,其實際教育功能甚至被認為優於一般學院機構,因此有人建議可將生態村直接稱之為富於創意之「社區大學」(Communiversity)。

生態村本質上是以「整個村莊」整體作為創新教育與學習的空間,其實就是名符其實的「沒有圍牆的學校」,年輕一代孩童在真實環境中與大人共同進行文明的革新與創造,這本身即是上一個世紀另類教育運動的基進願景,如今終於得以實現。簡而言之,生態村尊崇全人教育理念與理想;生態村實踐草根民主與追求平權溝通文化;生態村發展奠基於機體論(整體論)世界觀;生態村的靈性層面強調人類意識轉化;生態村是人類文明危機的積極性出路實踐與實驗。

因此,西方社會普遍認為生態村是跨世紀最基進與最整全的教育改革運動。台灣的社區大學運動本質本即是緣起於民間教育改革與社會改革運動之願景,這幾年新莊社大標舉「另類教育」的辦學精神也是立基於此一理念脈絡。總之,另類教育與全球生態村運動的匯流(integrative flow)已經是一個日趨顯明的世界潮流。

因此,什麼是新莊社大下一個十五年的新願景? 我願意拋磚引玉說說我個人的想法與想像,期待社大夥伴更多的迴響﹕

從「在地、樂活、關懷」到「遇見成人之美的生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