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藝能課程新視野

融入式英語教學經驗分享

文:周亮君 學ABC聊五四三 講師,2017

或許從學生時代起,歷經不同類型的英語老師,讓我對學習英文這檔事,有著乘船般的載浮載沈經驗,也因此意識到,老師的教育理念,足以影響教學走向與手法。

當學校邀請我分享十多年來在社區大學教授英語的經驗,個人以為首要是先釐清對英語教學的理念以及定位:

1. 破除「提升語言能力等同國際接軌」的簡化邏輯

當台灣社會開始熱衷大談國際接軌之際,多數人很容易把英文(或第二外語)能力等同於國際接軌,這樣簡化的思維常常令人搖頭不已,甚至有知名教授大推其意。實際上,當你有機會在海外長期學習、生活或工作,就會發現「語言」只是溝通的基礎工具與入門門檻而已,要想融入西方社會,還得提升對該社會的歷史、文化、生活價值與思維方式的認識。

記得在英國求學時,有個現象令我百思不解,許多英文程度比我好的台灣同學,經常聚在一起,卻不願花更多時間與心力與其他國際學生互動,即使我很熱情邀約大家一同參加國際學生的聚會,台灣同學很少出席或者只願待在角落旁與自己人聊天,連歐洲朋友都問我,為什麼你們的人都喜歡躲在角落裡聊自己的。我自己也曾問過一位台灣同學,何以整天關在宿舍唸書?她說因為不知道要如何打入其他群體,也不知道要跟對方聊什麼?

周亮君老師不只在課堂上文化視野,多次在社大第九週公民論壇提案,邀請關懷人權、藝術、公益行動的主講人分享生命經驗,在學校中開啟另一扇望向世界的窗戶。

說明: 黃昱傑(社大工作者)

2. 語言程度不等同於溝通能力的高低

就在同年「科索沃」(Kosovo) 戰爭發生時,可以說是歐洲大事,所有校園的國際學生,幾乎茶餘飯後都在討論此話題,頃刻間宿舍就像個小小聯合國,法國與德國都持中立立場,認為內戰是人家家裡的事不應該干涉,而英國如同以往與美國同一鼻孔出氣,以人權立場為由,支持應該介入該次戰爭事宜,而希臘與賽普勒斯(Cyprus) 則因長期對美國的仇視而持反對美國軍事行動,原本以為我只要坐在角落聽大家熱烈討論即可,但是西方人很重視討論與參與,座席間突然友人回頭詢問我對戰爭的看法,瞬間不知該如何回答,因為我連「科索沃」的地理位置在哪都還一頭霧水,更別提對這個國家的任何認識了。如實以告後令我驚訝的是,歐洲友人非但沒有恥笑我,反而對我這個從很遙遠、很遙遠東方(from far...far...far...east)來的人有所忽略而致歉,接著引領我去其書房,指著牆上的地圖開始解說,當下才意識到,原來台灣的學習環境裡,除了美國、日本、中國,其他國家的死活好像跟我們不太相干,對於台灣島國上的人,歐洲在我們心理的地圖上,似乎比地理位置還要遙遠,這段經驗讓我意識到,不是外語能力好就能融入跨文化的交流,如果沒有人文歷史的基奠,我們是無法走進當地生活,離真正理解與同理就更遙遠了。

另一個有趣的實例,則是發生在紐約的職場上,我們公司就像小小聯合國,不乏來自常春藤名校畢業的頂尖中國精英,也有來自歐洲、南美、東亞、澳洲等地的年輕人,這些中國同事英文好到可以同步翻譯,但令我好奇的是,英文能力這麼好,為什麼午餐時間,中國同事與西方同事卻分明壁壘,各據一方用餐也互不聊天?作為菜鳥員工的我,在沒有任何觀念下,主動找西人同事攀談,沒想到從他們的臉部表情反應,似乎非常訝異我的舉動,之後才知道因為互不了解,中西同事之間存在很大的鴻溝。透過了每日午餐交流,西人同事逐漸認識來自台灣的我,或許因為成長在擁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以及吸收多元外來文化的環境,理解東西方不同思維與價值的我,竟能悠遊於中西文化間,成為兩方最佳的溝通橋樑。

3. 語言只是溝通基本門檻,表達觀點更重要

在英國宿舍裡一位法國學生,他的英文總帶著濃濃的法式腔調,但是每每大家聚會討論各種議題,這位法國學生從不會因為發音問題而羞於表達個人意見,而我,一直以為因為英文程度不好,所以才聽不懂他說的話,而這個問題直到畢業前夕仍感到遺憾,沒想到歐洲友人卻笑著告訴我,不是只有我沒聽懂,大家都沒聽懂他的法式英文,震驚的我反問,為何大家仍舊願意聽他說,甚至還回應他的看法,友人則回應:「重點不在他的英文程度,最重要的是他表達了他的意見與想法,大家只要能聽懂重點,依舊完成溝通的目地」,這讓我見識了歐洲人的思維與價值。不僅如此,他說與我相處的一年期間,並不覺得我有什麼溝通能力的問題,比起校園其他難以接近的亞洲人,他很珍惜我能打開心房,讓他從不認識台灣到仰慕這個科技之島,甚至期待有一天能親自拜訪她,而他也真的在畢業兩年後,見識台灣之美。

4. 成人教育的教師角色與定位

當我加入社區大學的教學行列時,這些過往的經驗,讓我有機會思考語言教學老師的角色與課程定位。不同於學齡期的學習者,成人學生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與經驗,個人以為除了知識的授予外,可以引導學生重新整理人生經驗,將這些經驗化點為面,逐漸形成觀點,同時協助探索異國風情與人文,擴大眼界與思維,反思台灣社會,慢慢形成具有台灣角度的國際觀點。

而社工背景的養成,協助我從教學的過程中,理解成人學習心理的困境與障礙:

• 過往的學習挫敗經驗

• 對學習的想像與期待

• 年齡可能促成的面子問題

許多成人第一次進入社大學習英文,對於學生時期的挫敗記憶與經驗尚未抹去,在其鼓足勇氣選擇重新學習時,如果老師能誘發學習興趣,建立成功的學習經驗,增加學習勇氣,學生的學習動力與持續力就容易延續。

因此,每學期的第一堂課,我會利用神經語言學裡的「框視」效益,與同學們溝通學習目標與釐清期待,解除同學們對過往學習的既定想像,以及傳統學習方法的迷思,協助學員打開心房,接納新的學習態度與方式。

另外,社大同學的組成以中高年齡位居首位,因此「怕丟臉」是教室中經常出現的心理狀態。為此,減少學員成為全班的注目焦點,盡可能以團體互動、討論與分享替代師生間的一對一問答,這樣一來,可以有效降低同學們的學習焦慮。

5. 融入式教學—提升「語言能力」與「溝通能力」

運用融入式教學設計,將語言的知識融入不同議題,藉由議題的學習,擴大生活面的探索,整理經驗、建立觀點,作為未來溝通的素材,以提升溝通能力做準備。

• 提升語言能力目地—協助學員學習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建立出國旅遊、生活的溝通基礎

• 提升溝通能力目地—逐步認識自身與在地文化,探索世界人文風情與國際議題,促進學員多元文化的學習,豐富交流的內容與能力

• 當語言能力+溝通能力= 促進人際互動與關係,建立跨文化交流,達成溝通目地。

但受限於學生的語言程度,議題融入的內容須視程度而有所設計,以下是按語言程度而建議的議題融入百分比:

「兩性議題」融入教學案例:

• 家事分工,誰做家事—

可結合現在進行式或簡單式句型的練習


e.g.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household chores do you usually do?

具體呈現兩性在家事分工的生活現象,就現象去討論、去思維兩性之間的差異性

• Can/can’t—

討論男女間能力的認知差異

• Ideal lovers—

運用形容詞討論對理想伴侶的特質與條件

• Dating—

探討兩性約會的價值觀,例如:約會誰付帳?

• Pastimes—

討論台灣男女的休閒活動的異同,並深入了解背後影響的社會環境或價值觀

• Parenthood—

從親子關係討論兩性教育的實際生活經驗

學ABC聊五四三的課堂風景,用生活的情境讓學員不怕丟練、沒面子、敢於表達,是團隊接觸班上學員最深刻的印象。儘管學員多是上班後或是退休後才接觸英文,但都搶著說、盡可能的在日常對話中就「烙」英文,非常厲害。

說明:黃昱傑(社大工作者)

在地文化議題融入教學案例:

目地:

• 發展個人國民外交之責,讓外籍人士透過對在地的認識,了解台灣的精神與面貌,提升學員社交與異文化互動的能力。

• 了解在地文化與歷史—從地理、歷史、文化、都城樣貌等面向,學習如何描述與介紹台灣,讓外籍人士對台灣有個初步的概念與認識。

• 從我的家鄉認識起--文山區特色,茶文化

—上貓空拜訪茶博物館,認識茶的製作過程

—邀請茶師指導泡茶禮儀與品茗方式

—學習用英文介紹文山茶文化

—參訪指南宮—認識與介紹台灣廟宇文化,欣賞廟宇建築之美

—拜訪永安居—了解台灣傳統建築之精神與文化內涵

—金山泡溫泉—欣賞台灣地理特色與休閒活動的融合

—台灣流行文化:介紹流行文化的形式與偶像,比較歌仔戲與歐美音樂劇


另外,分享這一兩個學期在社區大學實作的融入式議題操作,由於「學ABC,聊五四三」屬於基礎初階(Basic),多數同學對句子結構僅有基礎概念,還無法順暢造句說英文,更遑論表達意見,加上約3-4位屬於剛熟悉ABC 26個英文字母,連基本句型的理解都有困難。因此,議題融入式的教學目標,不能著重在語言知識的學習,反而應充實溝通的內涵。

上學期,我選擇了李奧納多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的「洪水來臨前」紀錄片作為學習教材,大概很多人會問—這些基礎班的同學有辦法理解英文難度如此高的影片嗎?他們又如何以英文表達個人觀點與看法呢?


還記得我的教學目標設定嗎?不在語言知識,而是溝通內涵。所以,首重議題的認識與了解,以中文字幕觀看,即可降低語言難度的問題;在影片觀看前,先以英文列出影片中要討論的問題,同時以中文解說,並將重要的單字以紅色標記,要求所有學員但凡討論過程中,只要運用到紅色單字,都要以英文表達,其餘皆可以中文討論,讓這些單字在討論的過程中,不斷的被聽到、被運用,而非死記單字。這樣的設計回應了先前提及,面對基礎能力的學員,語言與議題應設計為5%與95%的分配比例:

1. 班級經營與學習文化的建立

將英文課程結合融入式教學,一開始是為了配合文山社區大學的實驗教學計畫而產生,以行動研究作實驗,邊走邊調整課程設計,作為教師首先面臨的兩大困境如下:

a. 學習期待偏重語言知識

多數學員選擇語言課程學習,多數帶著期盼有一天能出國運用或者與住在國外的親友溝通,又或成為孩子英語學習的助手。因此,對於上課的期待,理所當然就會偏重在語言知識的學習上,一旦融入在地文化、兩性、或公民社會等議題,可能會面臨部分學生產生抵抗心理,甚至引來課堂上的抗議。

b. 學生語言程度不一

另一個困境則是基於社大的屬性,在政府的補助下收費低廉,一旦如補習班開設各類程度課程,將形成與民爭利,為了避免該現象發生,多數社大會限定藝能課程的開課數。如此一來,經常出現各類程度的學員匯集於一班,老師很難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習需求與學習速度,對於議題式的融入執行上會更加困難。

為了解決以上兩大問題,我把過往社工、心理、企業管理等所學的知識與工具,適時的運用在班級經營與教學設計上,在此與教師們分享,僅作參考!

i) 釐清學習期待

我曾運用問卷設計表(中英對照),在學期的第一週「相見歡」時,請同學們填寫個人學習英語課程的動機、過去學習經驗的困難與快樂之處等,整理後發現多數學習的理由,不外乎上面所提—「旅遊」或跟「親友溝通」,當然也有媽媽因被小孩嫌棄英文不好,經常用英文作為兄弟姊妹間溝通的秘密,為了聽懂孩子們的悄悄話,母親報名社大學習。有了這番調查,我的課程目標族群就設定在這些方面的需求。若遇有考試或升學的需求者,在試聽週時,我便會勸此類同學尋求其他學習管道。因為如果勉強留班,學生跟老師雙方都會因為無法滿足各自需求,造成班級經營的困擾。另外,被我勸離的還有程度的兩極端,即過於基礎(ABC尚不熟悉)或高階(已經能用英文暢談個人意見)都不適合留班,因為程度差異過大,教師將無法顧及兩端需求,只能定位在中間常態分布的族群為主。

• 利用語言神經學的「框視效應」

除了瞭解學生學習動機與期待,我也會在第一堂課的前半小時說明課程設計與教學目標,透過分享我在海外與外籍人士溝通的經驗,讓學生在一開始就知道這門英文課程,不只教授純知識,也會著重培養溝通能力,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了解自身文化與人文地理等,作為溝通的基礎內容。同時也讓學生體驗不同於傳統一對多的教學方式,大家在第一節課,就必須在遊戲中開口練習說英文。這樣的作法是讓學生有心理準備,認識到他們即將進入一個什麼樣的英文學習旅程,有了這樣的「框視效應」,當我真的開始進行議題融入教學,他們的抗拒感會降低。當然只有第一週的心理建設效果有限,三不五時還要在課堂中穿插一些留學海外的小故事,不斷驗證為什麼英語能力好,並不代表有能力進行跨文化的交流,這些故事已經在文章一開始,就已經舉例說明,不再贅述!

• 建立學習信心,消除非理性的想法

許多成人重新回到學校學習英語,肯定有不少人在求學階段遭遇挫折,因此建立學習信心是相當重要。以往老師與同學的問答形式,其實很容易讓學生緊張,因為那代表著當他(她)站起來回答時,將成為全班注目的焦點,面對答錯的丟臉,許多成人將有不可承受的心理壓力。因此,我以為建立信心,首要是解除同學們的緊張與焦慮,唯有在安心的學習環境中,他們才能將心思放在如何學習與提升。

而我採取解決的辦法,是將學員進行分組,除了選出班代之外,也協助每組成員自選組長,在選擇組長前,我會再次運用「框視效應」,要同學們思考組長的特質條件:首要,不需要英文程度好,而是具有服務同學們的熱情,如果同學有學習上的困難,組長可以自行或找其他組員協助。這是為了讓被選上的人放心,他們不是承擔了所有的學習服務工作,也不必要非得是該組英文能力最強。最後也是最讓他們放心當班代或組長的一項重要要素:老師賦予班代或組長權力,他們可以指定任何人協助班級相關事宜,同學們不得拒絕!有了這項權力授予,我們班上從來沒有人強烈抗拒擔任這些職務,同時也給予其他同學一種責任,既然人是他們選出來的,因此,他們任何一位都有協助班代或組長的義務,這是領導學裡「被領導者」應建立的態度,也是創造相互合作氣氛的基點。

緊接著,再進行座位調整,在教室環境的許可下,以魚骨圖形安排座位(見圖一),這是最利於小組討論的學習位置安排,讓大家擁有平等的對話與討論空間,製造學員間的課堂互動,打破傳統老師一對多的學習互動結構,當進行議題融入式教學時,我只要運用「焦點討論法」或「六帽思考」設計好的問題,讓同學們進行不同輪的小組討論,充分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又不用擔心成為全班焦點,再讓組長安排「代表」進行意見整合,分享於全班,老師也會鼓勵小組輪流安排不同的同學進行代表發言,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避免落入傳統教學裡,只有老師與程度好的同學對話而已,其他人則因語言程度,而無法融入參與式討論的窘狀,實屬可惜。一旦共同參與討論的氛圍建立,全班就會開始形成討論文化,不再礙於面子與焦慮,真實進入意見表達的學習狀態,就可以往學習合作與互助的階段邁進。

以上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策略,是個人十多年來在社區大學英語教學的淺見之一,希望可以提供其他藝能課程講師參考,願大家共勉之!

(註1)經工作人員與亮君對話,詢問在新莊社大的課程設計,仍未走到在地認識這一部分的原因為何?有兩點:

1.亮君本身對文山地區有很深的熟悉度,設計課程結合較易;但對新莊相對陌生,且因重回新莊社大的這幾年任職於清大專案,時間上無法支應在新莊的投入。

2.在新莊開設課程【學ABC聊五四三】屬於基礎課程,之前因應同學程度針對議題的融入無法過多,是以融入設計的比例較少。但經過三年走到進階基礎階段,也期許帶學員走入新莊地景,在未來有合作機會。

【學ABC聊五四三】學員訪談/

整理:楊雨青/社大工作者

利用上課的時間,我跟兩位在現場被邀請的學員,坐下來面對面、近距離地對話。兩位皆是年輕女性,約莫在35至50之間的歲數,一位較年輕,Betty,另一位略為年長幾歲,Peggy,都是在【學ABC聊五四三】這門課中,學習已有三年之久。一開始這場對話兩位學員稍微靦腆,但話匣子一打開,兩人幾乎一句接一句停不下來。講的是這三年透過這門課學到的轉變。

1. 勇氣,在眾人前說話的勇氣,在日常生活中說英文的勇氣

Betty:這堂英文課透過老師的設計,讓我們可以在學習的時候,以小組方式交流,與同學互相練習說英文句式,一遍兩遍三遍,到五遍,找五位同學慢慢練習,最後再藉由跟老師的互動,完成這個句子的練習。在小組裡,彼此學習,互相支援是重要的,透過說明,自己也再學習了一次。因為每堂課每位學員都會實際地以小組、雙人方式練習,所以也確實累積了說英文的次數與經驗,漸漸變得敢開口說英文了,也比較敢在所有同學面前說話,像這樣的勇氣。也因為幾年這樣下來,對英文的熟悉度提高,現在在生活中,會有勇氣去讀英文招牌,或是英文單字,也敢大方唸出來,是會對英文直接反應的。不再像以往看到英文就習慣地恐懼與退縮,是馬上逃避的反應,完全不一樣了。甚至在公司,也有勇氣使用英文。

2. 教育,教育的方式可以是穩紮穩打的,求真實理解與學習,同時是快樂、充能的,而不是痛苦的、被強迫的、被進度追著跑的。

Betty:Hope(亮君的英文名)老師教學的步調慢,很重視基礎,會將基礎打得很紮實。因為我們來社大學習的人,不像要升學考試或是留學考證照,都是上班族,也有比較年長的同學,我們的學習心態與需求,是真正的得到開口使用的能力,也就是聽、說跟讀的能力。因為步調緩慢,我們可以穩紮穩打的慢慢學習,不是一味地趕進度,老師也會變換不同的說明方式讓我們理解英文的使用方法,這樣對我們的理解與練習有很大的幫助。

Peggy:英文最難的是看到一個單字,就知道它怎麼拚,怎麼唸,是很難的關卡。我們不背單字,但是現在看到新的單字也拚得出來,這就是基礎。最近也發現如果是聽到有人用英文對話,以前第一反應是聽不懂「皆工啥?」,但是透過這樣紮實地練習與學習,抓住一些聽得懂的單字,也會開始對對話的內容有一些理解,這是學習英文很大的變革。如果以前讀書的時候有遇到Hope這樣的英文老師,我就能夠有很大的學習進步了(原句:像坐火箭飛飛飛……)。但是以前都被用錯誤的方式教導,只有考試,沒有快樂,好像一下學習很多,但其實都是一下就過了,不是真正的學到東西。在我們的英文教室裡,沒有分數,只有快樂。是很輕鬆沒負擔的學習方式。

Peggy:同學在下班之後來到社大學習,就好像是一週一次的充電,回家時不會比較累,反而是像充過電一樣,很開心飽滿的回家。在社大上課如果還會有很大的壓力,或是學習很痛苦,這樣反而是一種額外的耗能,就無法充電了,而我們已經把它(學英文)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就很簡單了。

3. 視野,是打開的,去理解其他社會的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思考,如何學習,表達自己的觀點。

Betty:很喜歡老師在上課時帶入國際時事、議題等這些平常在家裡在公司都不會接觸到的訊息。平時只有看新聞,但都只是聽。在課堂上可以跟老師討論,也會針對一個議題持續的了解。老師不會說主觀的立場,就是客觀地介紹目前的實際情況是發生什麼事,歐美、其他國家的人是怎麼看待這些事情的。老師是客觀的,但是帶領我們透過看到其他國家的觀點、觀念,刺激我們自己的思考。老師會鼓勵我們去做大家都不是那麼熱衷的事情,她會講得好像我們這麼去做會更有意義。像老師就會說要參加社大的活動(指期末的校慶),我們已經好幾年沒有參與擺攤位,因為新莊社大很注重人文藝術方面,要我們班同學實際去參加。

Peggy:英文畢竟是國外的一種語言,老師常常跟我們分享國外的生活習慣跟文化,她自己本身也因為常在國外,所以常在課堂上告訴我們外國人的想法跟觀念。其實你上英文課一定是有對外國文化有某些憧憬,她的經歷可以滿足我們的這部分。像帶我們看英文影片,現在除了很快掌握情節與字句,也會更理解電影中的情境與文化。

Betty:老師課堂上很注重每位同學的發言與表達,常常會要大家都說出自己的看法,不論對錯或是跟大家不同。她告訴我們在歐美的課堂上,學生是搶著發言,不像台灣學生都習慣沉默。她要求我們「不做沒有聲音的人」。大家從原本的抗拒與害怕,到現在已經很習慣拿起麥克風說出自己的看法,讓我覺得就像是在歐美的課堂上上課的感覺。

Peggy:膽識的培養也很重要。像這樣表達自己意見練習拿麥克風,培養自己以後是個leader。培養是在無形中,國際觀的養成也是在無形中,很自然地了解文化。透過文化的了解,也減少逾越對方界線的誤會發生。這樣的學習真的帶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後記

結束這簡短的訪談之後,兩位同學愉快地回到教室,加入已經以小組方式在進行的英文練習。我則在思考,這樣一門讓人快樂學習的英文課,從基礎外語練習到講話膽識再到表達觀點,甚至公民意識及國際觀都一併在課堂中進行的課程--講師自身即理解社大辦學性質,並有意識地將公民意識自然地設計介入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在現在的新莊社大,是因為講師個人特質及背景而出現的「偶然」嗎?恐怕是的。即便社大對課程的進行方式原本即無所設限,由講師與學員依照彼此的授課方式及學習程度來安排,原本就無法強迫,學習行為的基礎一直都是由學員自主而發的動力,沒有壓力的學習。但這樣含有不同意識的語言課,卻必須是講師自身背景有足夠條件才能凝聚出來的。

但是在社大以外的學習機構是否有可能發生?大概也不容易,畢竟這些機構往往必須承諾滿足付費者的明確動機:短期間有效率地學有所成,授課者與上課的人都必須拼命擠壓來達成這個目標,而難以涵養彼此生命中其他層面的增長。所以必得是社區大學這樣無涉利益、尊重個人差異的學習場域,學習才有條件成為多面向的互動、教與學互相正面影響的過程,才能有多元豐富、不同背景的授課講師,以及個個不同,如同百花齊放的學習成果。這是「偶然」在社大出現的基礎。

從社大土壤中長出的融合式教學英文課程,對新莊社大來說是此刻的「偶然」。但若是工作人員與講師、學員心中,確實認為這樣是較有意思又有意識的學習方式,那社大工作者該如何工作,以聚集更多具有不同意識的講師進入社大開設課程,甚至引進或設計怎樣讓師資互相觀看與研習的制度,以讓這樣的學習過程成為社大課程的其中一種「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