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語言與批判的語言並重

敘事的活動與論述的活動同行

傾聽的能力與分享的能力均衡

2014年,新莊社區大學十五週年校慶,馮朝霖主任提出「遇見成人之美的生態村」做為新莊社大下一個十五年的新願景, 校慶專文寫道:「台灣的社區大學運動本質即是緣起於民間教育改革與社會改革運動之願景。…生態村本質上是以『整個村莊』整體作為創新教育與學習的空間,其實就是名符其實的『沒有圍牆的學校』,年輕一代孩童在真實環境中與大人共同進行文明的革新與創造,…。」

生態村運動的發展和人類對於現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反省有關,社群合作發展出一種創新生活方式,空間不限於城市或鄉村,生態村實踐同時是對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的抵抗,致力降低不當生活方式所造成對於地球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

因為許多生態村都具有校園的意義與功能,人們利用生活在其中的機會,學習各種永續性相關主題,其實際教育功能甚至被認為優於一般學院機構,因此有人建議可將「生態村」直接稱之為(Communiversity)」,中文或可譯為「社區大學」。

轉眼新莊社大明年20歲了,由於這幾年的社大實踐經驗,說起「遇見成人之美的生態村」這句話時,內心的圖像一年比一年清晰篤定的。我們是在新莊社大生活的日常,一起學習,一起工作,一起創造,甚至集結眾人的力量想一起解決問題,尤為甚者,面對當前生態崩壞的全球危機,也是在透過社區大學的日常生活學習與「地球媽媽」共生共好。

《天翻地覆:資本主義vs.氣候危機》書裡有段話:「決定一個社區如何在極端氣候來襲時存活下來,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它的連結組織——有在地的小生意和公共空間,讓鄰居能夠彼此熟識,並且確保在熱浪或暴風雨來襲期間,小孩和老年人不會遭到遺忘。」這樣的畫面簡直是我心目中成人之美生態村的願景圖,2016年春季公民論壇的引言將它改寫成:「一群公民,住得很近,彼此認識,互相照顧,分享共同生活空間,共同參與和決策大小事務,一個學習共同體,也是一個老幼共生、跨代共學、具有在地韌性的共同生活圈。

要往心中的那幅藍圖前進—遇見成人之美的生態村,需要一個甚麼樣的哲學思維引領社大的教育實踐之路?

2018年1月初的師工學冬令營,馮朝霖主任期許新莊社大教育美學的發展要能一貫:2007年他提出教育美學1.0「在地、樂活、關懷」,經歷多年的實踐之後,「在地」的精神使我們與社區與土地更為親近連結;「樂活」是因為我們更懂得學習的意義與充實生活的內涵;「關懷」則是意味我們以實際行動關懷他人、自然環境、弱勢族群與公共議題。2014年起推展教育美學2.0「遇見成人之美的生態村」,「成人之美」有多重涵義:既是成人,也是成為一個人,更是成就他人的美好。教育,本是一門成人之美的藝術。而生態村的「生態」,Eco-來自希臘文,意指家戶、家庭、家族,生態學其實就是有關「家」的學問,「生態村」就是「家村」。

自此,新莊社大是以「家村」來想像新莊百年願景的,我們自我期許是一所擁有「村落精神」的都會社大。 以「村」的尺度編織新莊百年願景想像圖,把「整個新莊」視為一座生活博物館—創新教育與學習的空間。而在面對全球紛亂的局勢與嚴峻的氣候變遷,思考著城市公民應該具備的「地球視野」,期許整個新莊是綠色生活的基本單位,重視並願意付諸行動調整「臥房城市」失根失衡的生活樣態,為「都市村落」的未來社會生活而努力。

2018年馮朝霖主任進一步提出,社區大學未來二十年的教育願景,應該統合當代美感素養三大範疇:存在美學、公民美學、生態/靈性美學,開展出教育美學3.0「當代美感素養三重奏」。更淺白的解釋當代美感素養文化,具體而微地體現在12年國教核心素養的六句箴言:「自發、互動、共好」。

我想以自己十八年在社區大學學習現場的觀察,簡述我所體會的存在美學、公民美學、生態美學或是社大的「自發、互動、共好」,是一個甚麼樣的人我和社群圖像?

存在美學(自發):創造自己、成為自己

全國社區大學的發展二十年以生活藝能課程最為突出,社大人透過在書法、繪畫、舞蹈、音樂、拼布、編織、木工、插花、種菜、烹飪、雕刻、泥塑…等各種手作、藝術表達課程創造個人的各種可能性,進而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志工牡丹在新莊社大15周年開學周影片裡自信地笑言:「以前要介紹自己都不知道該說甚麼,我甚麼都不會,現在不一樣了,來到社大後我會跳舞、我會畫畫…」。

除此之外,也有透過影像、文本閱讀或班級群體動力,勾動生命敘說,讓人有機會連結個人、社會與歷史的牽連,看見人在社會結構(家庭的、工作的、族群的、社會的、乃至國家的)裡輾轉翻滾的種種經驗與感受。經常聽到一句話:「在社大上課很療癒」,我以為,那是人在相對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又有信任的陪伴關係支撐,協助一個人維持住或重新找回人與生俱來的完整性,完整並非完美,而是接納善與惡、光與暗一體的完整的自己。我以此詮釋「存在美學」的精神,是讓人有勇氣扣問「我是誰?」、「我在追求什麼?」…等個人生命安頓重要課題。社大的環境或塑造的學習氛圍提供相對可能的機會,讓人學習肯定自己、成為自己。

❖志工黃牡丹(前一)參與社大《歌舞20》表演之正式演出。

公民美學(互動):連結、社群、與他人合作創造歷史

辦學二十年的社區大學,因扎根在地,長年陪伴在地,有機會建立穩固的人際鍊帶或社區支持網絡。訪談社大老師和學員,區辨社大與其他成人學習機構最大的不同,總是說社大沒有現實的勾心鬥角,沒有競爭,不功利,人情味濃,像家人一般,超越血緣關係的情誼,這也是為什麼問起在社大學習最大的感觸,脫口而出的總是「交朋友」、「人際關係」比重最大。在個人原子化、零碎化的消費時代裡,社區大學創造了一個體恤與支持條件的社會空間,我認為,這是開展「公民美學」內涵的公民社會的基石,惟有個人開始想像,當我活得好的時候,他人也要能活得好,我們是互為保存的,一個健康的社區才有可能存在。有研究顯示,「幸福感」的產生無法從物質中得到,反而是在發揮同理心與人互動時才能真正找到。

新莊社大的各種校內「師工學」跨班級社團合作行動(例如開學周、公民論壇周、教與學分享會、社區服務日、校慶…等),或是「遶境新莊—里仁為美的在地行動」進一步連結校內和校外社群行動,例如新莊遊藝日、新莊百年願景散步節、老街文資守護運動,塭仔圳綠生活圈概念下發起的各類社區學習、願景倡議…等,這些動力都源自相同的信念:人們會因為利他、助人的行為,合作創造出感動/感通的促發點,讓學習者有力氣從「我」跨越到「我們」。社大的學習將不只是豐富其個人的生活意義,也帶來社會「改變」的希望。公民美學的精神,即是人人都是從在地出發的社會夢想家,理念型的社區大學總是希望透過各種學習尋找同行者,甚至進一步詢問「我們是誰?」、「我們想要甚麼樣的改變?」。

生態美學(共好):萬物一體、蓋亞教育

2018年1月師工學冬令營上,馮朝霖主任以雲林縣古坑鄉樟湖國中小為例,提示「學校在窗外」和「生態村」的意義。多年來樟湖國中小學努力實踐「生態村」的意義即是一所扎根在社區的「學校」,有文化、靈性的、有政治、社會的、有經濟與生態的家園,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教育行動,面對的挑戰不只是拯救一所偏鄉學校,而是整個社區。

同樣的「把學校重新種回社區」的實驗教育行動,還有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啟動的雙溪泰平共學村計畫,他們期望未來能經營為一個生態共學村。2016年承租一個位於雙溪的廢棄學校,修復一所有108年歷史的學校過程中,也刺激了當地社區活絡,這是台灣少有的由教育創新走出地方創生的案例。

未來二十年的社區大學教育行動呢?我們應該將社大的教與學能量指向何處?社大工作團隊認為馮老師的六句箴言:「喚醒夢想、釋放天賦;扎根社區、體驗文化;回歸土地、連結自然」可以作為教育美學3.0的行動指標。認真思考該怎麼轉化社大的教與學,進一步實現人們在社區學習、向社區學習,讓社區學習,除了讓個人肯定存在的意義的同時,也讓地方彰顯自我的價值。

近兩年新莊社大在各種大型活動會意識到要推行減塑低碳的小小行動,107年也開始思索如何具體落實「新泰綠生活圈」的行動方案,以及未來想發展的「流域公民」行動學習,相信都是社大教育美學3.0實踐的第一步。誠如甘地所言:「人的快樂根源來自於地球的連結。唯有自願且蓄意減少需求,一個人才可能更堅定且自在和其他人協同生活在一起。」

❖成立於97年的新莊社大溼地服務隊長年致力於塭仔底溼地公園維護、生態環境教育推廣。

社大專法下的學習認證風險

思考未來社大二十的教育願景的同時,我們也得正視社大教與學轉化,如何能與時俱進,符合未來學習需求。回到辦學現實處境,我想淺談今年通過的社大專法下學習認證可能帶來的風險。

2018年6月正式頒佈「社區大學發展條例」,明確賦予社大法定地位,並定義社區大學是要提升人民現代公民素養及公共事務參與能力、協助推動地方公共事務、強化在地認同及地方創生、培育地方人才、發展地方文化、地方知識學及促進社區永續發展之終身學習機構。教育部即著手研擬學習證書發給準則,令我聯想到2011年3月教育部一度想試辦發行終身學習悠遊卡方案,其最大用意義是希望彙整個人學習資料可換算為「學習點數」,希望有助於促成「學習流」的發展。最後這個方案引起多數社區大學反彈而作罷,當時認為終身學習悠遊卡整合方案,除了管控民眾個人學習記錄有侵害個資隱私之虞之外,充斥著以「集點」「換購」等市場行銷手法想來刺激個人學習慾望,讓人憂心教育更淪為商品化、休閒化,反而容易造成價值扭曲。

社區大學發展條例鼓勵社大應承擔起地方社會改革與治理,促進地方永續發展的責任,賦予「終身學習」更具公共性的意義,而假若社大的終身學習認證困於體制內升等,市場職業選才、證照考試等評量邏輯,便又落入先前終身學習悠遊卡的市場困境,彷彿累積的學習點數越多,這個人就擁有了亮眼的教育資歷,而這是社大成立之初一心要突破的教育窠臼啊。

未來學習典範的可能性

以往社大的學習並不需要考核檢定學生(社大的辦學須接受評鑑),只要提供充足的學習誘因,建構良好的社大學習節奏,各校自會用自己的方式鼓勵或表彰學習者的學習表現。走入體制的社區大學,即將面臨建制化的兩難,在終身學習認證起草之際,新莊社區大學課程發展委員丁志仁老師建議,應該參考Illish在《非學校化社會》的教育藍圖—教育網絡,以因應21世紀科技文明產生的學習新樣貌。

教育思想家 Illich深刻批判1950年代工業化社會下的教育體制,由於學校嚴重複製社會的支配關係,偏離了真實能力及生活的學習,倡議拋棄學校而改以四個網絡:教育資源網(reference services to educational objects)、技能交換網(skill exchanges)、伙伴選配網(peer-matching network)、教育諮詢網(reference service to educators at large),讓人們在網絡之間學習。

六十年前他的建議一直缺少可以落實的物質與社會基礎,但是進入21世紀網際網路、物聯網時代之後,這套理想的教育藍圖——讓所有想學習的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找到教育資源;讓所有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傳授知識給那些想學習的人,在不久的將來似乎可以預見。台上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和台下接受敦敦教誨的學生,兩者的位置也會越來越模糊,讓人從圍牆裡的學校走出來,在網絡中學習的教育新典範,再也不是天方夜譚。

故此,社區大學的終身學習認證制度,應該也要有足夠的彈性以因應學習典範的轉移。社區大學的師生關係,比較是「資深學習者」陪伴「資淺學習者」成長的關係,那麼此種教與學是一種助人工作,是一種成人之美的藝術,實在不宜以量化、集點數式的積分制度做積極性規範。社區大學應該設計出表彰資深學習者樂於助人,以其身體力行帶給人的示範跟啟發的獎勵措施,能夠聯結內在「榮譽感」的質性評估,會比量化的認證更加能彰顯終身學習的意義與價值。


❖新莊社大參與12年國教實驗專案,在頭前國小的小土人特攻隊學習跟大自然相處。

最後,再回到當代美學素養三重奏,教育美學3.0討論的乃是學校在窗外的可能性,以美學來引導學校文化,是未來學校也是未來社大二十年應有的教育視野,馮朝霖主任以西方教育學者Elliot Eisner的經典觀點作為引子,我也以此作結:

我正在討論一種學校文化,

其重視探索甚於發現,珍惜驚奇甚於控制,

關懷特殊甚於標準,欣賞隱喻甚於文字。

如此的教育文化

將更多的焦點置於 「形成」甚於「既成」。

重視想像性的價值遠勝於事實性,

賦於價值評估遠比測驗更多的優位。

關懷旅程品質的教育意義甚於其達到目的的速度。

我正在討論的乃是教育可能之,與學校應有之新視野願景。

              2018.12.13 曾美慧整理

本文收錄於《家村寫真.寫意青春: 新莊社大二十文集》,2020。 2022年刊載於新莊社區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