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社大 心理學之旅

新莊社大 心理學之旅

陳識羽

新莊社大學員

心理學教室,陳舒儀老師

2007年九月,我帶著生命的疑惑來到新莊社大──心理學教室。教室裡的陳舒儀老師放映的第一部電影就是:「走出寂靜」,它是一部講述父母與子女關係情感的故事,同時也是我踏入心理學的第一部寶典。陳老師的教學貼近家庭,貼近生活,當然也更貼近我的心。她不會用很專業的語言來解釋心理學名詞,而是用電影來講述什麼是心理學,用小組討論與簡單的文字講義來讓我們明白什麼薩提爾與弗蘭克。而我在這間教室裡一待就是六年,六年下來累積了滿滿厚厚的講義與文字筆記,直到2013年八月底,這門課正式在新莊社區大學成了歷史名詞,我才離去。

我永遠都記得那一個夏夜,我站在美麗如城堡的昌平國小川堂抱著陳老師說著:「老師,謝謝妳」,簡單的五個字代表著六年來的感恩。六年的時間很長,我在教室內看過上百部電影,這些電影大部份都是與家庭及生死相關的議題。記得那幾年我還是一位新新人妻與新手媽媽,在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及婆家,甚至是之後搬出來獨立組成核心小家庭,處處都充滿了衝突與困境,而每週四彷彿就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因為在這裡我可以適時表達自己內心的壓抑,也可以透過電影以及陳老師的教學,尋找到適應生活的方式。

田野美學,林蒼鬱老師

陳老師總是鼓勵我不要老是賴在她的教室,偶爾要選不同的課堂走進其他教室學習。於是我走進林蒼鬱老師的田野美學學畫畫,但更加吸引我的是蒼鬱老師上課的散文及詩詞。那些文字好似用文學的方式讓我走進更深的心理學。教室裡同學們總是作畫又寫詩,像極了紅樓夢小說裡月光下的詩社。如此浪漫的詩畫社,也是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歷史。於是我仍舊只有繼續待在陳老師的心理學教室,不同的是我學會用細膩的文字來紀錄自己的生活。

在陳老師課程中六年來學習精華是:心理學就是要學習瞭解自己,再學會如何被他人瞭解自己的能力,然後最後再去瞭解別人,因為瞭解會使人生成長,而學習成長是一輩子的事。直到今日我仍然尋著這條線,朝著我的心理學之旅,我用蒼鬱老師的課本學著用文字紀錄自己的心情,學著貼近自己與詩人對話。他們兩人一位是我的心理學啟蒙老師,一位則是我的文學過客老師,奠基我在社大心理學學習基礎,這兩位老師雖已不再開課,但他們永遠活生生的住在我心裡的新莊社大,推著我繼續在此前進。

經典生活與心理學,丁興祥老師

爾後,我依舊尋著自己對心理學的熱愛,來到「經典生活與心理學」教室門前。其實這門課我早已知道是一位教授級的丁興祥老師開課,但是礙於自己對於大學教授身份的抗拒與不敢接近,讓我卻步,後來也是在陳老師的鼓勵下來到丁老師的面前。也永遠都記得那一天,丁老師放映著一部關於孔子傳記的影片,那一集講著孔子一心想求學,但又放不下家中生病的母親,而孔子就在忠與孝之間為難。 影片完結後丁老師就問同學有什麼想法嗎?此時右手像個擔心自己講錯話的小學生舉手發問:「影片裡講述孔子求學學治國,就不要想著孝順母親,為什麼要這樣呢?中國人不是注重孝道嗎?」丁老師馬上瞪大雙眼說:「對!孔子遇到心理上的趨避衝突。」我看著丁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著東方式的心理學如何與西方融合,看著我的眼睛也跟著他越睜越大。

課後,身體畏畏縮縮地走到丁老師面前說:「老師不好意思,我是初學者,很多地方不懂......。」丁老師立刻笑著拍著我的肩膀說:「沒關係!我也是初學者,我們一起學。」這句話讓我非常懷疑自己真的是在跟一個大學心理學教授講話嗎?那陣子每週五上課都感到一股好大的震撼,因為丁老師完全不像個老師,更不像個大學教授,我覺得我好像遇到自己童年記憶中的阿公,而這個阿公帶著我進入好廣好深的心理學世界,重點是我完全不會感到任何的壓力。

若說陳老師帶著我進入電影瞭解自己與家庭,那麼丁老師則是帶著我進入中國哲學經典文字世界一字字的瞭解自己的文化脈絡,而他也像極了亞里斯多德繞廊教學,用爬山及散步一步步的身體力行邊走邊教學,教會了我什麼是心理學。

同時期的暑假我也在丁老師的鼓勵下,進入周明德老師的「舞動人生」課程,我學習著在自己成長的家鄉貼近土地瞭解自己家鄉的故事。當我第一次在夏夜的三山國王廟前光著腳ㄚ子跳著舞,感受到心理學不僅是教室內的學習,更是街頭身體實踐的展演。在離開陳老師的教室後,我開始長期跟著丁老師學習至今六年時間。在這過程中,也不時地穿梭在簡文仁老師的課堂中學著畫出自己童年的家鄉,也在許多大大小小的課程中學習參與公民活動,游移著邊學邊實踐自身的學習。

本文收錄於《家村寫真.寫意青春: 新莊社大二十文集》,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