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要辦一所甚麼樣的社大?

開顯社區大學的公共性格

新莊社區大學/曾美慧

撰於2019年

2018年全國社區大學的發展邁入二十年。從1999年新北市最早成立的五所社區大學──永和、板橋、新莊、蘆荻、汐止(於2002年停辦)開始,陸續加入了林口(2001)、三重(2001)、新店崇光(2001)、淡水(2001)、萬金石(2009) 、三鶯(2010)、樹林(2010)、新中和(2012),新汐止社大也於2017年歲末加入,目前新北市一共有十三所社區大學。

新北市社大社群歷經二十年變化,每一所社大因為大環境內外結構的拉扯下,或多或少都得面臨工作者流動頻繁的窘境。此外,社大以「課程」做為最主要的學習方式,二十年前是終身學習的創新作為,但二十年後的今日,市場上有各種五花八門的成人學習機構,承辦社大的機構團體也越來越多元,私立大學、宗教團體、甚至各企業隸屬的基金會等紛紛投入,而收費便宜、中老年族群、休閒娛樂、打發時間、培養嗜好興趣……,是一般社會大眾對社區大學的刻板印象,社大課程(教與學)似乎越來越難辨識出其獨特性。

二十年前社大運動標舉著「知識解放、培養人的批判性思考,催生公民社會」大旗,召喚許多社會運動者進入地方蹲點,致力於地方經營。社大草創時期,社會改革與教育改革運動性格明顯,但歷經風起雲湧蓬勃發展期之後,大多數的社大工作團隊早已不是衝撞型、拉白布條的純社運團體,而是轉以培養進步價值的公民為辦學目標。堅守創辦初衷的社大因長年陪伴地方,逐漸累積出社大獨有的學習風格,簡言之,在日常的課程社團學習行動中累積公共參與的實力,以各種多元形式回應地方課題或社區學習需求,開顯社大的「公共性」。

弔詭的是,社大的公共性雖然能彰顯社大辦學獨特的氣質,卻不見得是社會大眾所認知的社大特色。社大工作者需花最大心思力氣去組織經營,但在學習市場機制上是最為弱勢冷門的課程。在今日普遍學習商品化的時代,一所社大如果願意強調社大公共性的維繫,絕對不是以效率、成本、盈虧為考量,反而是一種核心價值的選擇,直指承辦社大的工作團隊是否認同1999年社大的創辦精神。

於是,「我們這一代要辦一所什麼樣的社大?」的命題於焉產生。在普遍是跨世代的社大工作團隊中,如何在辦學中延續社大原創精神?或者承先啟後?或者尋求社區大學精神的新解?

什麼是社大的「公共性」?何謂「公共性」?不同世代的社大工作者也都有各自的詮釋。雖說「公共性」的定義難有一致的解釋,然而回顧各自社大經驗裡的「公共性」,不約而同地指向公共議題與公民參與的在地實踐。

但是,對於公部門及第三部門,甚至是社大本身的自我期許,社大工作者普遍感到沉重的負荷。就以社大每學期必填的現代公民素養開設課程的類別來說,民主素養、科學素養、媒體素養、美學素養、閱讀素養、環境保護、社區參與、性別平等、人權、環境、食農、生命、法治、科技、資訊、山野、戶外、國際、能源、防災、家庭、多元文化、婦女、原住民、新移民、弱勢族群……,連國防教育都是被質詢的一環,以上玲瑯滿目的教育面向或可略窺公部門對社區大學的高度期待。此外,各種公共議題倡議的第三部門,同樣期待社區大學能站在公民團體立場予以積極回應;而每一所社區大學回到地方基層,還得正視自身在地重要議題的挑戰。

我們非常清楚,廣開各種學習視窗的公民培力課程,若沒有著根於在地脈絡,很容易流於淺盤、點綴式的學習。換句話說,以「形塑公民社會」去開設各種配合政策的多元化課程,顯然過於抽象龐雜,不夠具體也不容易真正實現社大的辦學願景。而在思索全球性日益複雜的氣候變遷、空氣汙染、食物安全等環境議題,或是企圖回應貧窮化、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議題,也都應該思考如何接應在地脈絡,發揮社大辦學的長處:透過綿密的人際互動、日常課程的長期累積,扮演好社會基層的培土、鬆土角色。將每一所社大視為在地社會變革的基地,讓社大工作者著根於土地,讓社大的教與學能量落實於具體的社區――並不是指行政劃分的鄰里,而是每一所社大發展脈絡下,有機形成的社區意識或社會願景。

究竟,我們這一代要辦一所什麼樣的社大?這一世代的社大工作者又是如何感知歷經二十年變化的社區大學,以及長期浸泡其中的社大學習達人?以下舉幾個在社大常見的學員案例,再試著進一步討論,何謂社大的公共性?

從廈門嫁到台灣的秀清,原本在台灣無親無故、情感上孤立無援,直到來社大上課,不僅習得了一技之長,更因此擁有了一群支撐她的好姊妹,讓她長出了自信心,生命開始有了重量,從閉鎖的家庭走進人群,經營自有品牌的手作網路商店。

二十多年前台灣中小企業一窩蜂西進中國之際,謀臣選擇留在台灣,賦閒在家當起退休族,適逢社大成立,解決了退休無處可去的煩惱。在社大長年浸泡於藝術文化領域,看重自己的喜好興趣,更加關心校務大小事。他形容,在社大認識的朋友,是「超越血緣的親人」,同學之間或因家庭、婚姻、工作…陷入困頓,很多人都是因為有這一群「超越血緣的親人」無私的陪伴,才順利走出生命的幽谷。

退伍後就從中部北上打拼,在新莊落腳,成家立業的金山,來社大學習也有十個年頭以上,從一開始尋求自己興趣的語言、經絡健康課程,學習觸角越伸越廣,非常關注環境生態與地方文史,個人興趣加上使命,他成為荒野保護協會推動以社區為本氣候變遷調適的種籽師資。

銘賢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從忙碌的職場偷空來社大選了一門認識大河新莊的課程,從此開啟了他的尋根之旅。他自稱從一個漠不關心公眾事務的人,直到在社大遇見地方學的啟蒙老師陳健一。五年前退休後全心投入地方文史研究,現在的他會挺身呼籲關注地方上的文資、環境議題,耳提面命社大辦學者要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辦學圖像應該具有全球視野、在地行動,以「公民學校」為圭臬。他以梭羅的名言鼓勵社大工作者:人要豐富、要強韌,一定要在自己生存的土地上。近幾年逐漸發展屬於自己的「晃遊」觀,溫暖陪伴社大裡關心在地故事的小小社群。

❖社大學習達人謀臣、金山、銘賢在「小小社大教育行動」中,將對學習的熱情付出予下一代。

以上社大人的學習轉變,在社大教與學的現場並不是特例,而是常態。我們能真實感受,當一所理想的社大提供了一個相對開放、自主的教育學習平台,在長期陪伴歷程中,逐漸形成一個隱形的社會支持網絡,讓人們在社群裡找到安頓身心的位置,時間積存成長與轉變的力量,若是遇到一個恰當的時機點,就此展開從「我」走向「我們」的旅程,其實也就展現了社大內隱與外顯的兩種「公共性格」。

借用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的「英雄的旅程」來說明,他認為,嬰兒從一出生就是英雄,因為他經歷了一次艱難的冒險。在戰場死亡的戰士與生產死亡的母親,所去的天堂是一樣的,因為生產也是一種英雄行為,在那過程裡,她把自己交給另一個生命。我們生活中也常常會有一些英雄行為,例如一個人為他的家庭、團體、後代——所做的奉獻等等都是。我們或許也可以這麼定義,社大人的學習歷程,也是一場英雄的旅程;透過社大的學習,人們有機會重整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學習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無論是內隱或外顯的「社大公共性格」,都有一共通的價值與行動意識,那就是利他、成人之美的生命風格。

總而言之,一所堅持原創精神的社區大學,或是具有理想性格的社大工作者,大抵上都願意關注生命活化、個己與群體、人與自然︙等深刻課題,也通常願意花時間去積累學習的轉變,相信教育要扎根於土地,要接地氣。教育,是一門成人之美的藝術,陪伴人或與社區共同學習成長,社大辦學不是一門可以算計成本盈虧的生意,或是一樁有起始終點的專案計畫。社大的公共性格不僅是根源於在地基因,也根源於對教育的使命,這是台灣社區大學發展最彌足珍貴的教育資產,也是社會資產吧!

我們這一代要辦一所什麼樣的社大?目前還在第一線工作的我,只能告訴自己,好好承繼社大寶貴的資產——開顯社大的公共性格,利他的、負責任的生活方式,並時時保持「叩問」的警醒態度,與社會進步力量結盟。社大的學習,絕不只是一條服務於個人成長的終身學習途徑,而是指向未來的,扣合社會願景的,我們都在一條未竟的英雄旅程上,得勇敢地尋找願意同行的夥伴,才可以走得遠。

❖社大20表演會中,深度參與公共事務的資深學員獲頒成人之美獎項,表彰長期對地方事務的投入與貢獻。(由左至右鄧旭容、周銘賢、謝堂樹、李憲舜)

本文收錄於《家村寫真.寫意青春: 新莊社大二十文集》,2020。 2022年刊載於新莊社區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