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平原的生命線─後村圳

新莊平原的生命線─後村圳

周銘賢

新莊社大溼地服務隊、新莊故事遊藝隊顧問 ,2016年

今年第二屆新莊百年願景散步節的三條主要路線:百年新舊水圳路、風華北台第一街、消失的地平線─塭仔圳。其中百年新舊水圳路,其範圍為65快速道路以東,中港路以西、中山高以南、幸福路以北,涵蓋了過去中港厝民居的主要空間並以匯入中港大排(原塭子川)主河道的支流:第一劉厝支線、埒(瀨)頭水圳、陂仔頭支流及草埤支線的舊有水路踏查為散步路線,期待能藉由此次走讀觀察新莊平原三百年來的生命線,給與未來、下一個新莊三百年的城市發展有深度見解及廣度脈絡的願景。

一、新莊平原的生命線─後村圳

18世紀初,臺灣南部天災頻仍,漢人移民逐漸北上,從北部沿海循淡水河口進入臺北盆地,漢人移民以「墾戶制」為中心,有組織地分工開墾。初期,人少土地多,無水利建設的必要性,或者取引臨近的河水,或者利用天然池沼築陂,儲蓄雨水灌溉,或者以看天田的方式耕墾。當開墾面積逐漸擴展、聚落生成、移民日漸增多,勢必得開圳引水,建立穩定充足的水源和順暢的排水系統,才能有效的擴大耕地,提高生產。於是,臺北各地的水圳陸續在雍正、乾隆年間開鑿、完成,後村圳的前身――永安陂(張厝圳)、萬安陂(劉厝圳)、草埤就是在乾隆中、後期完成。

圳道將旱地化為水田,到了18 世紀末乾隆末年,臺北盆地已大致闢為田園,水圳是田地的生命線,將荒埔化為豐饒之地。然而,水圳的歷史,充滿了各種艱辛與挑戰,從取得水源,引水開圳、買圳地興築圳道、建設並維護相關設施,都是龐大的支出,一旦面臨風災水患,圳路沖毀,河道、田地改變,又得籌資修復。各地水圳的興築方式不同,有的是業戶獨資,如張厝圳、草埤;有的是一方提供土地,另一方提供資金或勞力,如劉厝圳;有的是業主與佃戶集資合築,如瑠公圳。

1901 年(明治34 年),針對清代以來各地水利紛爭、水源不足、水力無充分利用的情形,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公共埤圳規則」,凡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大型灌溉網,均納入管理。


鹿港書法家鄭貽林於大正六年後村圳改修碑中提到:「…,明治三十四年永安陂(人稱之張厝圳)為公共埤圳改後村圳越三年萬安陂倣之曰劉厝圳…,四十二年駢二圳暨草埤名後村圳…..」依據《淡水廳誌》,早期的灌溉系統概分陂、圳兩類,陂(埤),是指在田地「高處鑿洼潴蓄雨水,寬狹無定,留以備旱;此旱田之利也」。圳,則是「在水源所出處屈曲引導,或十里、或二三十里,灌溉田甲、此水田之利也。……陂必有圳,圳不必有陂;二者相需,而圳之利為尤廣。」4因此陂、圳往往並稱,比如永安陂、萬安陂又以開圳主導者的姓氏各自別稱張厝圳、劉厝圳。

永安陂(張厝圳)、萬安陂(劉厝圳)在1760 年代陸續完成,是淡水河西岸的新莊平原主要大圳,範圍擴及今新莊區、泰山區、五股區以及部分的樹林區、蘆洲區。

張厝圳的「張厝」指的是開發樹林地區的張士箱家族,士箱四子張方大先後以張廣惠、張必榮為墾號,灌溉範圍包括了現今樹林及新莊西盛、桕仔林、新莊頭、二、三重埔等田。同時期,張家亦以張廣福墾號取得林成祖所有的林天成興直庄業即含蓋今新莊區一帶。

張厝圳於1901年收歸公共埤圳,改名「後村圳」,全名為「公共埤圳組合後村圳」,為後村圳主幹,支線有溪洲、西盛、後港子等三條。

萬安陂(劉厝圳)是加里珍庄(今五股鄉)業戶劉和林、劉承纘父子率同眾佃共同開鑿,,灌溉現今新莊的中港厝、頭重埔,與現今三重的二重埔以及五股的加里珍、古屋庄、樹林頭、新舊塭、更寮庄等地農田,「圳水計貳百陸拾甲」,以一水甲供五甲田換算,共灌溉1,300 甲田。其中,「至頭重埔,又分六十二甲,付張必榮灌二重埔之田」8,即是為了引水糾紛,支付給張厝圳張家的大租賠償。1829 年(道光9 年),劉和林二子劉承傳將所管萬安陂圳轉賣與陳源興承掌,直到日據初期為止,都是陳家所有。

劉厝圳於1904 年(明治37年)被認定為公共埤圳。支線有第一劉厝、第二劉厝、二重支線三條。

其他在日據時期被併入後村圳的,還有位於今泰山鄉的大窠口圳,是林作哲家族在1724 至1727年(雍正2 至5 年)開鑿,灌溉範圍包括店仔腳、楓樹腳、溝仔墘、大窠口等庄,灌溉水田148 甲。

以及同樣位於泰山的草埤,為乾隆初年,埤仔頭(現稱坡雅頭)泉州人林氏所開闢。

1921 年,總督府公布「水利組合會令」,翌年5 月22 日施行,將公共埤圳及官設埤圳(1908 年公布)改為水利組合,管理灌溉、排水、預防水患等事務,以土地生產物為原料的製造業者可以加入水利組合的新規定,讓日本官商得以支配水利及農業生產。從此,水圳開發管理由清領「招佃拓墾,開圳收租」的私人自治進入公私合營的水力組合(今農田水利會前身)時代。

1923 年3 月,「後村圳水利組合」正式成立。據統計,1926 年(昭和元年)間後村水利組合的流灌區域總共3,478.6359 甲。

1937 年(昭和12 年),由於後村水利組合的主要灌溉區與事務所都在新莊郡,改名「新莊水利組合」,新莊水利組合在當年的灌溉與排水面積為5,089 甲。

1945 年,臺灣光復,各地水利組合業務,由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接辦,「新莊水利組合」改稱「新莊農田水利協會」。

1958 年石門水庫動工,1963 年開始蓄水,1964 年竣工,耗資32 億元,是當時臺灣最大的水庫(第20 個水庫)。

1963 年石門水庫開始蓄水時,葛樂禮強颱來襲,重創臺灣東北部,水庫以每秒1 萬立方公尺的出水量洩洪,近1 千萬噸的淤泥也隨著豪雨入庫。當時,臺北市過半區域遭水所浸,損失慘重,後村圳流灌地區亦然。

臺灣在1960 年代中期經濟結構開始轉變,後村圳灌溉地區逐漸轉型為工商城鎮,人口激增,工廠及住宅、商業用地擴張,新莊致力於開發頭前、西盛工業區,農田相對日益減少。

進入1970 年代之後,臺灣產業結構轉型,工業迅速發展,十大建設啟動,1970年,新海農田水利會再併入桃園農田水利會,其單位由24 個減為22 個,新莊地區設工作站。當時的後村圳圳水早已失去清澈的倒影,日益混濁,農田面積繼續縮減,大小工廠數量則急劇增加,1972 年,後村圳開始加蓋,闢成道路,以解決急速都市化而衍生的用地與交通問題,比如景德路,就是昔日的圳路改建而成。

民國1963年葛樂禮颱風,北台灣重創。(常被誤稱為48年對中南部重創的87水災)

民國1964年爆破淡水河口最窄處的獅子頭隘口天然屏障「鳥踏石」,原本每個月只要防堵兩次大潮,後來變成海水天天倒灌,土質鹽化無法耕作。

民國1979年行政院核定第一期防洪計畫,二重疏洪道於71年開始實施,分三期於民國85年完成,記14年,保護範圍包括新莊、五股、蘆洲、三重、泰山等區。

民國1985年尼爾森颱風之後證明,新莊中港地區淹水情形更加嚴重,因此闢建區內宣洩洪水的排洪水道成為地方要求公部門的當務之急。

在多方爭取下,中港大排工程併於「五股工業區附近地區排水計畫」,於民國78年完工,使中港頭前地區及區內數百公頃之排水獲得出路,解決大部分水患問題。

二、中港大排的導覽介紹

「新莊」是一個早在明朝時文獻上就有記載的地方─武朥灣平原(新莊平原)。在乾隆期間(約西元1750年),因墾照發放及水圳的開鑿形成了三個主要的聚落,分別是新莊街、頭重庄及中港厝。而大排(前身是塭子川)的水體主要都座落在中港厝內,因而稱為中港大排。

1、中港大排的兩個時期

我們常以民眾感受的兩個時期來化約:

(1)黑龍江時期

時間約莫是從民國78年到民國100年,約22年。此時期中港大排乃因民國74年尼爾森颱風重創新莊中港地區及配合二重疏洪道第二期防洪工程施作(以200年防洪頻率加高堤防工程)而完成的。

在此22年間,整個城市的水利規劃,並無所謂的汙水下水道,因此,所有雨污水甚至工業用水(當時正是經濟起飛的年代),都直接排入中港大排,河水幾乎常年烏黑混濁,接近的民眾掩鼻遮口是常見的情況,兩岸居民的窗戶也都緊閉,深怕異味飄入屋中,因而有黑龍江之名。

民國90年納莉颱風及93年敏都利、海馬、艾莉颱風重擊新莊,造成新莊18000戶住宅受損,兩死兩傷,淹水面積達180公頃,更顯見中港大排淤積嚴重及不符防泛使用,政府鑑於此,遂於95年著手規劃大排改善工程而於97年10月27日開工,並於100年12月30日全部完工,自此我們稱後黑龍江時期。

(2)後黑龍江時期

是個進行式,自100/12/30起開始營運,仍在進行中,未來新莊的在地民眾是要用〝幸福小河〞、〝清溪綠堤〞還是〝烏龍江〞來正名稱呼這個時期,現在的你我不就正在寫這個劇本,那你要怎麼寫呢?

2、很公民的中港大排

(1)將空間還給河道─光之舞

以目前所有處理水圳及排水溝都用加蓋方式的公共工程來說,提供另一種思惟的方式並成為台灣公共建設史中,公部門與居民充分溝通後的工程典範。

(工程建設之初,透過公開說明會與兩岸居民公開的討論並提出解決攤販停車的配套措施,將空間順利的還給河道,工程期間無任何的抗爭活動)過去中港廣場至自信橋原為可容納百輛汽車的停車場,而今民眾走在河廊上,也就是原來的停車場下,對照昔日與河道爭地,到處菸蒂而今清澈河畔,居民悠閒休憩的景象,確實讓人有迥然不同的感覺。

(2)兩岸樟樹的在地情感─家鄉的味道

自信橋至中原橋原有127株樟樹,原來施工單位的設計在埋設兩岸箱涵時要全部移除(也就是目前一般公共工程的思惟作法,如,環狀捷運線、機場捷運線~木棉樹)但新莊居民得知後,透由社大及和步道協會向市民代表不斷陳情,最後經都審會同意,駁回原施工單位提案,要求其改變施工方法避開樟樹,可惜仍有13株因閘門的設計不得不移除,(雖然當初有協議於大排完工後,於適當時機會移回,但……)現在每每走在兩岸邊,總感覺每棵樟樹都在對著你說:「我要我的孩子回家!」帶著孩子散步時,也總會撿拾一片樟葉搓揉讓其記住味道,並告訴他:「記住這家鄉的味道」。

3、減少逕流的儲水、透水設計

舊塭福德宮

道光十三年創建,屬中港厝庄尾土地公,原只是簡單石寮,位置在現址的大排對面,民國40年左右遷到現址,民國65年由陳三川、游禎談、游清溪獻地擴建,目前廟貌即是65年保留至今。

廟務辦公室前保留一道光十三年古碑,碑文內刻有業戶名稱如張廣福、陳源興、林恆茂、林安邦等均為影響新莊平原發展的重要頭人。

廟埕還保留過去灌溉及嚴防海水倒灌的古早水閘門(水汴頭),及識別洪水高度的標尺,讓人可以輕易追思過去圳路軌跡、清楚觀察廟址周遭原有地勢的相對低漥及述說近五十年來,新莊因應大台北防洪計畫實施所改變的產業發展及城市面貌。

神龕上的牌匾及楹聯均為65年擴建時,由書法家李光元所書,李光元先生,精秦書八體,在新莊國小辦過師生美展,曾獲1976年全日本書道展文部大臣賞,中日書畫展第一名,獲日本東京都美術館第42回國際文化交流書道展覽會最高獎等頭銜。在新莊其他廟宇未見過李老師的作品收藏,更顯舊塭福德宮墨寶的珍貴。

以前福德宮有公田,約五分多地,聽說是「林本源」捐出來的,分十六份,稱十六份田;每年輪爐主,收成一部分給耕作者,其餘給廟方做祭祀時之用,為一般所說的香燈地,其範圍在現今新北大道以南,都在塭仔底。

、墓仔埔頭俊賢宮

民國1980年創建,為中港厝五座土地公廟(俊賢宮:參見社大在地記憶數位典藏)其中一座,也意謂是中港厝早期五個生活互助圈其中的一個民居聚落。是當地人所稱的田埂土地公(相較於庄頭庄尾位置)。

以前是石板所組的石寮小廟龕,位於現廟址後方的竹欉(現竹欉已改建為住家)下,因地勢高為附近聚落的亂葬崗,舊稱墓仔埔頭,其周遭都是良田並有農戶眷養豬畜,後因農地開發為公寓大樓,經農戶要求建商協助建廟安奉而成今日規模。現廟西側的排水溝是原第一劉厝支線的分流穿過中港路流入中港大排(塭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