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藝能課程新視野──融入式英語教學經驗分享

打開藝能課程新視野
 ──融入式英語教學經驗分享

課程講師 | 周亮君

新莊社大學ABC聊五四三課程講師

文化領域課程發展委員

或許從學生時代起,歷經不同類型的英語老師,讓我對學習英文這檔事,有著乘船般的載浮載沈經驗,也因此意識到,老師的教育理念,足以影響教學走向與手法。

當學校邀請我分享十多年來在社區大學教授英語的經驗,個人以為首要是先釐清對英語教學的理念以及定位:

破除「提升語言能力等同國際接軌」的簡化邏輯

當台灣社會開始熱衷大談國際接軌之際,多數人很容易把英文(或第二外語)能力等同於國際接軌,這樣簡化的思維常常令人搖頭不已,甚至有知名教授大推其意。實際上,當你有機會在海外長期學習、生活或工作,就會發現「語言」只是溝通的基礎工具與入門門檻而已,要想融入西方社會,還得提升對該社會的歷史、文化、生活價值與思維方式的認識。

記得在英國求學時,有個現象令我百思不解,許多英文程度比我好的台灣同學,經常聚在一起,卻不願花更多時間及心力與其他國際學生互動,即使我很熱情邀約大家一同參加國際學生的聚會,台灣同學很少出席或者只願待在角落旁與自己人聊天,連歐洲朋友都問我,為什麼你們的人都喜歡躲在角落裡聊自己的。我自己也曾問過一位台灣同學,何以整天關在宿舍唸書?她說因為不知道要如何打入其他群體,也不知道要跟對方聊什麼?

語言程度不等同於溝通能力的高低

就在同年「科索沃」(Kosovo) 戰爭發生時,可以說是歐洲大事,所有校園的國際學生,幾乎茶餘飯後都在討論此話題,頃刻間宿舍就像個小小聯合國,法國與德國都持中立立場,認為內戰是人家家裡的事不應該干涉,而英國如同以往與美國同一鼻孔出氣,以人權立場為由,支持應該介入該次戰爭事宜,而希臘與賽普勒斯(Cyprus) 則因長期對美國的仇視而持反對美國軍事行動,原本以為我只要坐在角落聽大家熱烈討論即可,但是西方人很重視討論與參與,座席間突然友人回頭詢問我對戰爭的看法,瞬間不知該如何回答,因為我連「科索沃」的地理位置在哪都還一頭霧水,更別提對這個國家的任何認識了。如實以告。

後令我驚訝的是,歐洲友人非但沒有恥笑我,反而對我這個從很遙遠、很遙遠東方(from far...far...far...east)來的人有所忽略而致歉,接著引領我去其書房,指著牆上的地圖開始解說,當下才意識到,原來台灣的學習環境裡,除了美國、日本、中國,其他國家的死活好像跟我們不太相干,對於台灣島國上的人,歐洲在我們心理的地圖上,似乎比地理位置還要遙遠,這段經驗讓我意識到,不是外語能力好就能融入跨文化的交流,如果沒有人文歷史的基奠,我們是無法走進當地生活,離真正理解與同理就更遙遠了。

另一個有趣的實例,則是發生在紐約的職場上,我們公司就像小小聯合國,不乏來自常春藤名校畢業的頂尖中國精英,也有來自歐洲、南美、東亞、澳洲等地的年輕人,這些中國同事英文好到可以同步翻譯,但令我好奇的是,英文能力這麼好,為什麼午餐時間,中國同事與西方同事卻分明壁壘,各據一方用餐也互不聊天?作為菜鳥員工的我,在沒有任何觀念下,主動找西人同事攀談,沒想到從他們的臉部表情反應,似乎非常訝異我的舉動,之後才知道因為互不了解,中西同事之間存在很大的鴻溝。透過了每日午餐交流,西人同事逐漸認識來自台灣的我,或許因為成長在擁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以及吸收多元外來文化的環境,理解東西方不同思維與價值的我,竟能悠遊於中西文化間,成為兩方最佳的溝通橋樑。

語言只是溝通基本門檻,表達觀點更重要

在英國宿舍裡一位法國學生,他的英文總帶著濃濃的法式腔調,但是每每大家聚會討論各種議題,這位法國學生從不會因為發音問題而羞於表達個人意見,而我,一直以為因為英文程度不好,所以才聽不懂他說的話,而這個問題直到畢業前夕仍感到遺憾,沒想到歐洲友人卻笑著告訴我,不是只有我沒聽懂,大家都沒聽懂他的法式英文,震驚的我反問,為何大家仍舊願意聽他說,甚至還回應他的看法,友人則回應:「重點不在他的英文程度,最重要的是他表達了他的意見與想法,大家只要能聽懂重點,依舊完成溝通的目的」,這讓我見識了歐洲人的思維與價值。不僅如此,他說與我相處的一年期間,並不覺得我有什麼溝通能力的問題,比起校園其他難以接近的亞洲人,他很珍惜我能打開心房,讓他從不認識台灣到仰慕這個科技之島,甚至期待有一天能親自拜訪她,而他也真的在畢業兩年後,見識台灣之美。

有計劃設定教學目標

社區大學不同於一般台灣大專院校體制,沒有必選修的要求,沒有學習年限的限制,教師們也沒有趕進度的壓力,可以說教學可以完全依照學生學習程度、能力而客製化。一旦學生喜歡老師的教學,多數學生會義無反顧的長年跟隨,因此,不少資深的社大教師,包括我自己,幾乎每學期都在準備新課程,除非另開新班,也因為這項特性,讓我有了為學生制定短中長期的教學目標,如下分享之:

短期目標:

屏除學習心理障礙,敢於開口說英文

運用多元智能教學,重拾學習樂趣,讓學英文不再是枯燥乏味之事

建立學習信心,增強學習動機

中期目標:

可以用簡單英語句型說自己的故事

利用議題融入式教學,建立地方文史基礎概念,探討異國文化差異

⑶長期目標:

簡單解說家鄉故事(非英文專業導覽)

協助外籍人士認識台灣

在國內或國外進行異國文化生活體驗與交流

建立屬於台灣的國際觀

英語班學員在中環活動中心上課,利用空間做分組練習。

用輕旅行,打造國民外交的基底

英國留學的經驗,讓我體悟到一件事,平凡如我的人,即使不從事外交相關領域,也能在生活中做好國民外交。然而,如何建立異國人士對台灣的第一印象,就特別重要,因為他們將藉由我們開始認識台灣。

問題來了,那我們要在對方還沒機會親臨台灣土地時,提供什麼樣的觀點?是「天龍國」人的台灣觀?藍派史觀?還是綠色史觀?又或是原住民的史觀?漢人史觀?當我思索這些問題時,開始有了一個更多元的想法,最客觀的方式,就是把以上的觀點盡可能的都提供說明,但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充實我們自身的多元探索與觀點的建立。

有此體悟後,我開始實踐在英語教學課堂上。有鑒於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國外人士來台工作、旅遊、參訪與生活,尤其台北街頭很容易遇見異國人士,這是一個在台灣就能練習的國民外交機會,於是前兩個學期,我進一步設計輕旅行的戶外教學課程,參訪貓空茶博物館、淡水紅毛城、三芝名人館等,希望藉由短程旅遊,帶領同學一點、一地的開始認識台灣在地人文生活與文化,以便日後作為同學們進行國民外交的基底。

鼓勵社大成員走出孤島,實現壯遊夢

多數社大成員選擇學習英文的動機,是希望有助於出國旅遊,或者跟親友溝通,儘管旅遊的需求是主流,但恐懼的心理因素,讓許多人仍舊選擇旅行社的套裝行程,依賴導遊打點出遊事務,如此一來,待在舒適圈裡遊走行程,就不容易與異國人士深入互動。因此,為了培養學員的信心,首要協助他們對海外生活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於是,上學期在因緣際會下,邀請文山社區大學的女性學員,來分享中年壯遊的經驗,從語言的準備,出發的勇氣培訓,以及培養行程規劃的獨立能力,進行一次課堂演講與介紹。身為職業婦女的主講者,特別提到當女性步入婚姻後,幾乎將一生奉獻給家庭,屬於個人的休閒時間幾乎殆盡。因此,她鼓勵新莊社大同學,在孩子離巢之後,可以開始訓練自己規劃一個在本島的壯遊,如果還是很擔心,也可以先邀約一兩位女性友人一同執行,因為建立當背包客的信心是首要,語言能力還是其次,其實,這位主講者是開始出國壯遊後,語言才開始突飛猛進。

首次嘗試舉辦國外公益旅遊(voluntourism)

2019年六月,我首次邀請國內非營利國際志工組織共同合作,為樂齡學員規劃一場愛沙尼雅文化體驗公益之旅,我們抵達該國南方的一座有機農場,與農場主人同吃、同住、與同工,學習如何維護農場生機,認識環境保護議題;同時,也從食衣住行了解愛沙尼雅人的生活方式與生活價值觀,也在農場內觀看用藝術、歌聲改革與一統愛沙尼雅的紀錄片,體會民主自由的得來不易;進行台灣文化交流之夜,簡介台灣情況、端午節由來、包種子的作法,也讓當地居民一同進行,香包DIY,喝珍奶、學泡茶。

另外,還參訪首都塔林古城,拜訪與聆聽飽受鄰國征戰下的歷史足跡,同行的學員感概居然有比台灣還任人宰割的孤鳥,回程中,有人說,從此他會更加關心愛沙尼雅所發生的事物。

成人教育的教師角色與定位

當我加入社區大學的教學行列時,這些過往的經驗,讓我有機會思考語言教學老師的角色與課程定位。不同於學齡期的學習者,成人學生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與經驗,個人以為除了知識的授予外,可以引導學生重新整理人生經驗,將這些經驗化點為面,逐漸形成觀點,同時協助探索異國風情與人文,擴大眼界與思維,反思台灣社會,慢慢形成具有台灣角度的國際觀點

而社工背景的養成,協助我從教學的過程中,理解成人學習心理的困境與障礙:

過往的學習挫敗經驗

對學習的想像與期待

年齡可能促成的面子問題

許多成人第一次進入社大學習英文,對於學生時期的挫敗記憶與經驗尚未抹去,在其鼓足勇氣選擇重新學習時,如果老師能誘發學習興趣,建立成功的學習經驗,增加學習勇氣,學生的學習動力與持續力就容易延續。

因此,每學期的第一堂課,我會利用神經語言學裡的「重新框視」或稱「框視效益」 ,與同學們溝通學習目標與釐清期待,解除同學們對過往學習的既定想像,例如:討論從分享學習英文的動機,多數人都是希望出國旅遊能應用,或者跟住海外的親友、兒孫溝通,因此,我會詢問有多少人是為了考試升學、學歷、語言檢定考試、或者工作晉升而來,在確認了學員們沒有此類需求後,我會幫他們設定一個學習原則與目標——「學多少,算多少」,「不要跟別人比,要跟自己上週比,或者第一堂課的自我表現比,因為人比人會氣死人」。不少銀髮族的學員,在他們萌生退意的時候,就是因為老師強調「學多少,算多少」,他們卸下跟不上的心防,安心的留在社大學習領域多年。

社大學員平均年齡約五十歲以上,傳統教學對背誦與記憶的能力要求,很容易讓學員們打退堂鼓。故而,我從不讓學員背誦單字,而是注重運用單字,透過反覆應用練習,逐漸學習字彙;另外,不讓學員相互比較,減少學習壓力。因為,「怕丟臉」是教室中經常出現的心理狀態。為此,減少學員成為全班的注目焦點,盡可能以團體互動、討論與分享替代師生間的一對一問答,這樣一來,可以有效降低同學們的學習焦慮。第一週的心理建設是協助他們打破傳統上對學習期待的迷思,協助學員打開心房,接納新的學習態度與方式。

融入式教學——提升「語言能力」與「溝通能力」

運用融入式教學設計,將語言的知識融入不同議題,藉由議題的學習,擴大生活面的探索,整理經驗、建立觀點,作為未來溝通的素材,以提升溝通能力做準備。

提升語言能力目的——協助學員學習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建立出國旅遊、生活的溝通基礎

提升溝通能力目的——逐步認識自身與在地文化,探索世界人文風情與國際議題,促進學員多元文化的學習,豐富交流的內容與能力

當語言能力+溝通能力= 促進人際互動與關係,建立跨文化交流,達成溝通目的。

但受限於學生的語言程度,議題式融入的內容須視程度而有所調整教學設計,以下是按語言程度而建議的議題融入百分比:

「性別議題」融入教學案例

•家事分工,誰做家事—

可結合現在進行式或簡單式句型的練習

e.g.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household chores do you usually do?

具體呈現性別在家事分工的生活現象,就現象去討論、去思維性別之間的差異性

•Can/can’t—

討論男女間能力的認知差異

•Ideal lovers—

運用形容詞討論對理想伴侶的特質與條件

•Dating—

探討約會的價值觀,例如:約會誰付帳?

•Pastimes—

討論台灣男女的休閒活動的異同,並深入了解背後影響的社會環境或價值觀

•Parenthood—

從親子關係討論性別教育的實際生活經驗

議題融入式教學─我的理想伴侶討論。

在地文化議題融入教學案例:

目的:

發展個人國民外交之責,讓外籍人士透過對在地的認識,了解台灣的精神與面貌,提升學員社交與異文化互動的能力。

了解在地文化與歷史——從地理、歷史、文化、都城樣貌等面向,學習如何描述與介紹台灣,讓外籍人士對台灣有個初步的概念與認識。

從我的家鄉認識起——文山區特色,茶文化

—上貓空拜訪茶博物館,認識茶的製作過程

—邀請茶師指導泡茶禮儀與品茗方式

—學習用英文介紹文山茶文化

—參訪指南宮‥認識與介紹台灣廟宇文化,欣賞廟宇建築之美

—拜訪永安居‥了解台灣傳統建築之精神與文化內涵

—金山泡溫泉‥欣賞台灣地理特色與休閒活動的融合

—台灣流行文化:介紹流行文化的形式與偶像,比較歌仔戲與歐美音樂劇

❖周亮君與學員參與社區服務日-新莊河川巡守隊「十八份坑溪淨溪行動」,用身體去學習,體驗為環境做一件事的過程與感覺。

另外,分享這一、兩個學期在社區大學實作的融入式議題操作,由於「學ABC,聊五四三」屬於基礎初階(Basic),多數同學對句子結構僅有基礎概念,還無法順暢造句說英文,更遑論表達意見,加上約三、四位屬於剛熟悉ABC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連基本句型的理解都有困難。因此,議題融入式的教學目標,不能著重在語言知識的學習,反而應充實溝通的內涵。

某次課堂我選擇了李奧納多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的「洪水來臨前」紀錄片作為學習教材,大概很多人會問——這些基礎班的同學有辦法理解英文難度如此高的影片嗎?他們又如何以英文表達個人觀點與看法呢?

還記得我的教學目標設定嗎?不在語言知識,而是溝通內涵。所以,首重議題的認識與了解,以中文字幕觀看,即可降低語言難度的問題;在影片觀看前,先以英文列出影片中要討論的問題,同時以中文解說,並將重要的單字以紅色標記,要求所有學員但凡討論過程中,只要運用到紅色單字,都要以英文表達,其餘皆可以中文討論,讓這些單字在討論的過程中,不斷的被聽到、被運用,而非死記單字。這樣的設計回應了先前提及,面對基礎能力的學員,語言與議題應設計為5%與95%的分配比例:

舉例如下: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picture (圖片)which he saw every night while he was a kid?

•How do you feel that many politicians (政治人物) denied(否認)the climate change(氣候變遷)? Some of them even forbid to use “climate change”

•What do you think that the forest (森林)was burned in Indonesia(印尼) to make the palm oil(棕梠油)?

學員們經過不同意見的表達與討論,擴展對議題認識的深度、廣度,逐漸建構個人的見解。

兩位女性學員在學習的隔週後,與我分享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一位學員的兒子從學校回來跟母親分享學校播放「洪水來臨前」紀錄片的事,還篤定媽媽一定不知道地球發生了什麼事。沒想到這位學員告訴兒子,社大英文課早就播過,大家還針對影片內容作了討論,兒子大吃一驚,沒想到母親的資訊一點也不落後,讓兒子大為改觀,從她分享的表情可以感受到原來在社大的學習收穫,無意間也提升了自身在家庭的地位與價值意義。

而另一位學員回家後與先生分享這部影片的內容,以及對她的震撼,先生也非常驚豔,沒想到學英文之餘,還能協助老婆拓展對世界的認識,非常肯定與支持社大的學習環境,還鼓勵老婆一定要繼續努力與加油!

而期末的淡水輕旅行,除了設計英語遊戲關卡,讓學生記錄在淡水從事休閒活動的人(包含街頭藝人),並與人群聊天、拍照,還增加了如果能與現場的外國人對話,可為其小組獲得加倍分數,此闖關遊戲是協助學員們突破心理恐懼,以簡易英語面對陌生人。午餐後,我們一同拜訪馬偕故事館,透過館員的導覽,每個人都被馬偕一生在台灣留下的精神所感動,同時也了解當代的台灣。

而這學期由於因緣際會,以色列的友人來台拜訪,順便邀其到班上與同學進行交流,這場座談上半場設計由每個小組先行討論,以英文羅列想詢問的問題,並以接龍方式詢問貴賓。也許是以色列現狀的特殊性,同學們因為好奇,居然忘卻自身的英語程度,問題源源不絕。這位以色列友人開始從兩千年前的歷史發展說起,說明了民族的種類、思維邏輯到信仰差異,以及地理環境一一解釋,開啟了同學們另一個視野,對他們而言,以色列再也不是停留在媒體述說的戰亂之國。

❖融入文山茶文化,引導學員在生活場景中與國外旅行者自然互動。

到了下半場,學中文的友人也希望能有練習中文的機會,於是我們設計讓她反問班上同學,請大家為其解說台灣與中國有何不同,結果同學們面面相覷,不知該從何說起。瞬間,他們終於理解平時我對他們的提醒,即使用中文,大家似乎也無法像以色列友人,可以從各種角度說明兩岸的異同與淵源。這也反映了多數台灣人平時對自己的文化、歷史與人文等,欠缺滋長的教育環境,這才是無法與國際接軌的重要關鍵之一。

班級經營與學習文化的建立

將英文課程結合融入式教學,一開始是為了配合文山社區大學的實驗教學計畫而產生,以行動研究作實驗,邊走邊調整課程設計,作為教師首先面臨的兩大困境如下:

a. 學習期待偏重語言知識

多數學員選擇語言課程學習,多數帶著期盼有一天能出國運用或者與住在國外的親友溝通,又或成為孩子英語學習的助手。因此,對於上課的期待,理所當然就會偏重在語言知識的學習上,一旦融入在地文化、性別、或公民社會等議題,可能會面臨部分學生產生抵抗心理,甚至引來課堂上的抗議。

b. 學生語言程度不一

另一個困境則是基於社大的屬性,在政府的補助下收費低廉,一旦如補習班開設各類程度課程,將形成與民爭利,為了避免該現象發生,多數社大會限定藝能課程的開課數。如此一來,經常出現各類程度的學員匯集於一班,老師很難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習需求與學習速度,對於議題式的融入執行上會更加困難。

為了解決以上兩大問題,我把過往社工、心理、企業管理等所學的知識與工具,適時的運用在班級經營與教學設計上:

釐清學習期待

我曾運用問卷設計表(中英對照),在學期的第一週「相見歡」時,請同學們填寫個人學習英語課程的動機、過去學習經驗的困難與快樂之處等,整理後發現多數學習的理由,不外乎上面所提——「旅遊」或跟「親友溝通」,當然也有媽媽因被小孩嫌棄英文不好,經常用英文作為兄弟姊妹間溝通的秘密,為了聽懂孩子們的悄悄話,母親報名社大學習。有了這番調查,我的課程目標族群就設定在這些方面的需求。若遇有考試或升學的需求者,在試聽週時,我便會勸此類同學尋求其他學習管道。因為如果勉強留班,學生跟老師雙方都會因為無法滿足各自需求,造成班級經營的困擾。另外,被我勸離的還有程度的兩極端,即過於基礎(ABC尚不熟悉)或高階(已經能用英文暢談個人意見)都不適合留班,因為程度差異過大,教師將無法顧及兩端需求,只能定位在中間常態分布的族群為主。

利用語言神經學的「框視效應」

除了瞭解學生學習動機與期待,我也會在第一堂課的前半小時說明課程設計與教學目標,透過分享我在海外與外籍人士溝通的經驗,讓學生在一開始就知道這門英文課程,不只教授純知識,也會著重培養溝通能力,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了解自身文化與人文地理等,作為溝通的基礎內容。同時也讓學生體驗不同於傳統一對多的教學方式,大家在第一節課,就必須在遊戲中開口練習說英文。這樣的作法是讓學生有心理準備,認識到他們即將進入一個什麼樣的英文學習旅程,有了這樣的「框視效應」,當我真的開始進行議題融入教學,他們的抗拒感會降低。當然只有第一週的心理建設效果有限,三不五時還要在課堂中穿插一些留學海外的小故事,不斷驗證為什麼英語能力好,並不代表有能力進行跨文化的交流,這些故事已經在文章一開始,就已經舉例說明,不再贅述。

建立學習信心,消除非理性的想法

許多成人重新回到學校學習英語,肯定有不少人在求學階段遭遇挫折,因此建立學習信心是相當重要。以往老師與同學的問答形式,其實很容易讓學生緊張,因為那代表著當他(她)站起來回答時,將成為全班注目的焦點,面對答錯的丟臉,許多成人將有不可承受的心理壓力。因此,我以為建立信心,首要是解除同學們的緊張與焦慮,唯有在安心的學習環境中,他們才能將心思放在如何學習與提升。

而我採取解決的辦法,是將學員進行分組,除了選出班代之外,也協助每組成員自選組長,在選擇組長前,我會再次運用「框視效應」,要同學們思考組長的特質條件:首要,不需要英文程度好,而是具有服務同學們的熱情,如果同學有學習上的困難,組長可以自行或找其他組員協助。這是為了讓被選上的人放心,他們不是承擔了所有的學習服務工作,也不必要非得是該組英文能力最強。最後也是最讓他們放心當班代或組長的一項重要要素:老師賦予班代或組長權力,他們可以指定任何人協助班級相關事宜,同學們不得拒絕!有了這項權力授予,我們班上從來沒有人強烈抗拒擔任這些職務,同時也給予其他同學一種責任,既然人是他們選出來的,因此,他們任何一位都有協助班代或組長的義務,這是領導學裡「被領導者」應建立的態度,也是創造相互合作氣氛的基點。

善用學習位置調動、空間設計

緊接著,再進行座位調整,在教室環境的許可下,以魚骨圖形安排座位(見下圖),這是最利於小組討論的學習位置安排,讓大家擁有平等的對話與討論空間,製造學員間的課堂互動,打破傳統老師一對多的學習互動結構,當進行議題融入式教學時,我只要運用「焦點討論法」(ORID) 或「六帽思考」 設計好的問題,讓同學們進行不同輪的小組討論,充分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又不用擔心成為全班焦點,再讓組長安排「代表」進行意見整合,分享於全班,老師也會鼓勵小組輪流安排不同的同學進行代表發言,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避免落入傳統教學裡,只有老師與程度好的同學對話而已,其他人則因語言程度,而無法融入參與式討論的窘狀,實屬可惜。一旦共同參與討論的氛圍建立,全班就會開始形成討論文化,不再礙於面子與焦慮,真實進入意見表達的學習狀態,就可以往學習合作與互助的階段邁進。

由於有步驟、有設計的班級經營與學習文化建立下,在我所教授的班級當中,很少出現新進學員難以融入或者新舊同學形成班級中的次級團體,利用團體動力學的手法,有目的性的活動設計,讓新成員可以快速融入,打破新舊間隔,有時也能打破性格下所帶來的班級人際衝突。營造一個安全討論學習的環境,有助於學員的學習效能,因此,常常學生會反饋給教師,即使經過一天疲勞的工作過程,來到英文班卻反而得到舒壓與快樂,下課時反而精神百倍。

以上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策略,是個人十多年來在社區大學英語教學的淺見之一,希望可以提供其他藝能課程講師參考,願大家共勉之!

本文收錄於《家村寫真.寫意青春: 新莊社大二十文集》,2020。 2022年刊載於新莊社區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