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第二人生》國樑 童年篇

國樑

1999年夏季入學,2014年由陳柏廷整理撰寫

關於新莊社區大學的「成人之美」......

『跟植物做朋友』,『生活園藝』,『小品盆栽』,『植物染』,加入『自然保育社』,『植物之友社』學習做個『快樂的植物醫生』-為我孩提時期以來所認識的周邊植物世界作了完整解釋,改變自然資源價值觀與運用態度。

『書法』,『書法賞析』與『書畫裱褙』讓我ㄧ窺漢字藝術的浩瀚殿堂;

『中醫中藥』與『喜悅能量』解釋人體經絡的奧秘與漢醫虛實寒熱濕燥體質的特徵與調理提供健康養生的最佳參考。

『二胡演奏』引領我進入傳統樂器的美妙世界,滿足我少年時期的學習渴望,讓我爾後的退休生活增添快樂音符。

結識興趣相投的忘年之交,擴大生活見聞與生命經驗。

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享受無限的學習樂趣。

國樑的童年故事

民國四十三年台北縣金山地區竹子山旁有一落傳統建築,陳國樑就生長在這戶人家中。回憶起童年的經驗,國樑的畫中,夕陽西下,壯闊的群山,農田片片,家族的三合院坐落畫面中央,一旁有河水環繞,經驗中的外界巨大,襯托出自己的渺小,巨大與幼小的差別有如水墨畫中人與山水的比例。春天季節,田裡插著秧苗與筊白筍,金山的磺溪環繞在家中的田地旁,印象最深刻的是家中屬於大家庭,爺爺孩孫眾多,增加不少生活上的困難。要維持這麼一大群人的生活所需,需要大量的工作,雖然家中有七八甲地,仍然無法應付龐大的家族,阿公種田外還得下海捕魚補貼家用,家中長輩還因出海捕魚失去了生命。困苦的生活給了國樑家境貧窮的自覺。然而,印象中童年的畫面是充滿了寧靜的田園風光,脫離塵俗,天光水色,有如世外桃源。這裡沒有貧窮的艱困,而是充滿了田園農村之味,生活之中猶如回歸天地的安詳。然而,這種農村的純樸與沉浸其中的慰藉,一度消失在國樑的生命裡。

經歷過每年北風怒吼的冬日,家中三合院挺過了兩百多年的歷史。傳統建築裡冬暖夏涼的效果挺讓人享受,三合院中的「埕」作為一家大小夏日聚集的戶外廣場,夏日大家鋪著草蓆,小孩躺在上面看星星抓螢火蟲的童年生活,凝聚了家族情感在國樑心中的意象。童年對家的情感,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頑皮,潛移默化中,悄悄進入國樑心中,其中小孩們偷偷用畚箕抓魚被阿公罵的經驗是個具體的例子。趁著阿公外出捕魚,一群小孩跑到溪中抓魚抓蝦,還有白鰻,在阿公要回來時,遠遠的看到阿公的身影,一群人趕緊收起了玩心,偷偷地把畚箕放回原位,還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只要阿公發現畚箕濕濕的沾滿水,這群小孩就慘了。畚箕對農業家庭而言,是生財重要的工具,可是小孩卻不知它的重要性,難怪阿公要狠狠的修理大家。一個不起眼的畚箕其實扮演了一家人生計的重要角色,阿公的生氣一方面是對務農的情感,另一方面傳達了珍惜的心態。家中的生計重擔由阿公扛起負責,面對繁重的壓力,一點工具上的出錯都會造成整個家族生存的威脅,阿公用著最嚴謹的心態面對務農的工具,而天真的小孩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在畚箕的使用上成了極大的反差。經過阿公生氣後的教育,身為家中長子的國樑,默默的把這份情意收在心理,長大後家族大部分的人放棄了家中的田地,國樑也曾經忘了它們。透過新莊社大一系列植物的課程學習,國樑重新接續了阿公的情感,繼續接手耕作阿公這一片田地。

為了幫助家中的生計,國樑在國小階段用換工的方式為家中帶來微薄的收入。從童工做起,等到身材壯碩了才成為全工,兩相對比之下收入的金額成了最現實的差距。除了換工的工作還得兼顧家中田地耕作,國小階段一方面念書,另一方面就是回家去田裡幫忙。世代務農的陳家,阿公這房從沒出過識字的長輩,國樑的阿公也不例外,因此國樑被阿公寄予了升學的厚望。阿公總希望國樑能成為家中第一個會識字的人,因此無論如何,交代國樑的父親一定得讓國樑升學,國樑會念初中,全是因為阿公的堅持,等到國樑真的進入初中,阿公不但引以為傲,甚至在金山老街逢人就充滿了自信的眼神。

能這麼順利的進入初中,也得感謝當初年輕的國小老師,剛退伍年青教學有熱忱,義務幫助學生補習。但是,要走去補習,要走個二三十分鐘,晚上到了,小孩又膽小,家前的磺溪堤旁長滿了林投樹,林投姊的鬼故事又讓小孩嚇的不敢夜晚經過,為了這片林投樹,國樑陷入了是否補習的兩難。幸好爸爸答應載國樑回家,才讓補習成行。進入初中後,緊接著就得面對考高中的壓力,城鄉差距在考試過程現實中被凸顯了出來。國樑也一度考慮到基隆求學以利考取高中,但衡量交通距離與時間,同時會導致無法幫忙家中農田的耕種,國樑不得已打消前往基隆就讀的機會。

初中畢業前往城市考高中的過程,國樑第一次經歷了城鄉差距,這差距在國樑感受上是課業程度上的不同,初中還能排名全班前三名,但一參加高中考試,才知道在鄉下全班前三名比起城市的成績根本不夠看。最後國樑還是金山唯二考取到學校的學生,正取上了復興中學,然而前年復興中學發生了學生殺老師的社會事件,鄉下人家聽到這消息認為學校肯定有問題,不讓國樑就讀。高中沒念成,國樑又考取了五專。時代的變遷影響著學生就讀的意願,當時臺灣正歷經著工業起步階段,所有基礎工業,類似機械電機都非常熱門,搭著這一股風潮,國樑的家人也希望國樑能趁勢就讀機械科系,最後國樑進入新埔工專,如家人之願念了機械科。

自製太陽能發電設施的DIY課程畫面

新埔工專既是私校,又充滿了權貴家庭的小孩就讀,一個鄉下窮困人家的小孩,如何能讀得起這樣一所學校?國樑後來想想,可以繼續念下去,真的是阿公的一句話,國樑憶起阿公在過世前,一早把國樑喚到面前,當著父親的面交代:「一定要讓國樑唸下去!」在那個年代,弟弟們大概都只有國小畢業,唯獨國樑繼續升學,並且離家就讀的關係,撇下了家中的農務工作,面對這樣的狀況,國樑心中滿是罪惡感。既背負著阿公的期待,又放下長子維持家計的農務工作,再加上家長對科系工作的期待,再沒有興趣,還是咬著牙讀下去。這期待的力量是壓力,也是動力,它的重量一度讓國樑喘不過氣來,但也因為家族的傳統支撐著國樑完成了學業。

陳國樑參加2017年百年願景散步節,用心繪製路上觀察。

相比起年輕時的學習經驗,進入新莊社大後,國樑有機會選擇面對自己的興趣,在植物領域下足了功夫,修遍了相關課程,並且參與了植物之友社,更進一步將自己的興趣拓展。就在修課的過程,國樑對田地的感情再度被召喚,曾經因為工作的忙碌不再下田,但植物課的過程觸動了身體內對田地的情感記憶。那記憶是如此熟悉,後來國樑才知道,這熟悉是呼應著阿公對田地的情感,也包含了童年純樸的農村生活,更是支持國樑一生的力量,透過新莊社區大學的學習,這力量重新被國樑召喚回來,同時也翻轉了自己過去的學習,放下了家族的期待,立地成就了自己內心多年的渴望。

本文出自《成人之美─第二人生》新莊社區大學十五年社大人手札‧童年篇,2014。

指導單位: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執行單位:新北市新莊社區大學

負責人:馮朝霖

執編:曾美慧、張繼元

撰稿:陳柏廷

美編:楊雨青

2022年刊載於新莊社區大學官網。

國樑的學習歷程

書法無限發揮快樂的植物醫生、生活園藝中醫養生保健、留住大地的顏色-藍染、植物染創作喜悅能量-健康系統養護胡琴演奏法基礎班傳統書畫裱褙、二胡演奏盆中天地-小品盆栽史明歐吉桑談歷史石頭印鈕刻刻刻樸門永續設計農園經理人 、植物之友社、太陽能運用與實作超幸福的袖珍小物創作素描基礎水彩風景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