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走向自然生態環境教育領域之路 | 林金山

今年在環境議題最夯的莫過於一是桃園觀塘藻礁上建第三煤氣接收站,二是在深澳建燃煤發電廠,這兩件事是環保團體及注意環保人土非常關心的事情,雖然深澳電廠在廣大民眾深切關注下,政府終於宣佈停建,但這過程卻是完全是政治操作,一點都不尊重專業,這一切都起因於當今執政者的2025非核家園的政策,非核家園是大多數人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急功近利的草率政策下,環境和生態保育,就變成被犧牲的一環,當然發展綠能是未來的趨勢,但因而因噎廢食,反而對人類及地球造成更大的傷害。

桃園觀塘藻礁上建第三煤氣接收站為例,因停掉核四,而核一核二及核三即將屆滿除役,其供電缺口需由其他能源代替,目前台灣最大的能源就是燃煤發電,本來要再建一座深澳建燃煤發電廠,在環保團體極力反對中,仍然通過環境差異評估,執意興建,最終宣佈停建的理由竟然是用觀塘建第三煤氣接收站做為交換,其中緣由無非是選舉的考量,並非專業的評估,真叫人氣憤,但興建第三煤氣接收站,對於藻礁的破壞非常嚴重, 觀塘藻礁千年才孕育出來的自然景觀,是世界少有的珍貴資產,其中有很多珍貴的生態及物種,如柴山多孔杯珊瑚,垂頭鯊等更是世界少有的珍稀物種,再說雖然少了燃煤發電廠,但燃氣發電廠仍是高污染的設備更值得我們三思。

台灣的能源98%需靠進口,發展在地的再生能源,是正確的選擇,目前政府正積極的推展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發電,及風電等,但這些是真正的綠能嗎?以太陽能為例,它在製造過程中也是非常耗能及污染的,政府對此的管控仍有問題,且使用後的回收處理更是一大問題,因它的表面鍍層仍有水銀成分,是有毒重金屬之一,現在大家都不提這問題,只說它的好處,最近歐盟已提出,要業者賣出產品時,需附加回收費建議,也將形成法律,可見這並不是小問題,這些姑且不談,目前因急就章的政策,政府在各地的埤塘,農田,魚塭,溼地,大面積的蓋太陽能板,其造成環境及生態莫大的衝擊,站在關心環境及生態的我,真的非常難過,如是使用一種能源,而造成更大的環境及生態的浩劫,這種能源怎能稱”綠能”?我們常以德國為例,他們的再生能源有時甚至能逹到100%,實際上太陽能是非常不穩定的能源,德國週邊有很多國家,當他電力過剩時可賣給鄰國,不足時可以向法國買核電,他們有時仍有20%電力需靠核能,所以他們發展綠能有先天的條件,而台灣並沒有這條件,基載電力只能靠煤,天然氣,這 是高污染的能源,而地球現在因人類過份的消耗,已面臨嚴重的氣候變遷問題,什麼樣的選擇才是最適當的?就要考驗人類的智慧了,這些林林總總有關自然生態及環境議題,這幾年來讓我開始有感及關心!

回想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關心這些議題?我從小生長在鄉下的農村,家中務農,也兼做雜貨店小生意,爸爸因要兩頭忙,所以田裡的一些事情,自然落在我們小孩身上,譬如從小就要幫忙農事,如除草,割稻,採收蔬菜水果,巡田水等,還有日常的遊戲就是捉昆蟲,玩蛇,吊青蛙,採野果,種花草等,從小就與大自然為伍,也孕育我到現在喜歡自然生態和環境關懷的心境,自從高中畢業後就離開家中出外就業,直到結婚生子,自己創業,都是為生活忙碌,無暇也沒地方可接觸土地,民國75年更搬來新莊就業,也在此定居下來,約在民國90年,偶然機會知道新莊農會有提供土地讓人民種菜,於是申請了一塊20坪土地種菜,終於再次體會泥土的芬芳,剛開始憑著小時候的記憶及經驗,用慣形的方式種植,但農會招收人民種菜的最大目地之一,就是推廣有機農業,於是不定期會聘請各領域的講師,大學教授,農改場老師等教導如何用無毒的方式種菜,這時才開始學習如何用無毒的方式種菜這才起蒙了我對於生態和自然環境的愛護和信念。


在民國93年透過一起種菜同好的介紹,知道有一個新莊社區大學,是一個終身學習的地方,而且不用考試就可入學,對於一個離開書本那麼久的我,是極有吸引力的,於是到學校報名,一看招生簡章,哇~~好多課程都是我喜歡的,對於嗜好廣泛的我,如獲至寶!一口氣報了三個課程,兩個社團的課,頓時整個生活都忙碌起來,但確是很充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