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學社群發展的初探──以公民新聞社團的發展為例

撰稿人:新楊平社大主任秘書 湯筱嵐

社區大學對於公共性社團的支持,主要目標在引導社區居民關注並投入公共事務的參與。

在此前提之下,如何讓個人學習構連到社群共學乃一大學問。對此學者曾指出:一個人從個人學習擴展到社群學習,需要將學習者導入超出他們自己的經驗與自我的更大世界當中,走出個人的慣性習慣與思維,而這個構築過程的關鍵就在於:成員內在的連結、共同的願景,以及組織文化的營造(方雅慧、何青蓉,2011)。本文試著從新楊平社區大學多年來推動公民新聞社團的歷程與省思,爬疏社大經營共學社群的路徑,期待在多年後反思公民新聞課程的脈絡中,找到一些社大支持公共性社團的精神食糧。

新楊平社大公民新聞的發展:草根媒體在社大

公視網路 PeoPo 新聞平台 2007 年 4 月正式開站,PeoPo 是People Post 的縮寫,鼓勵每個公民都可以在 PeoPo 發表報導、鼓勵大家關心公共事務、分享故事的影音公民新聞平台,強調走進社區,關心地方大小事。新楊平社大於 2007 年成立,因理念和 PeoPo 相同而成為合作夥伴,奠定了「公民新聞社」發展的基礎,課程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時期,草創的萌芽期從 2009 年由黃春源老師所指導的客家影像人才班入門,課程著重在地客家議題與學習技能,接著由洪淳修和傅瑜二位老師指導,以著重拍剪技術與說故事的能力。第二階段摸索期則由社大的電腦老師徐福郎來帶領,再逐步邀請公民新聞記者盧敏惠、潘忠政老師開始導入問題意識, 找到在地議題進行關注。第三階段的發展期則從 2012 年 9 月迄今,由大暴龍老師(本名:陳昆龍)接手社大公民新聞社,才逐漸穩健發展,培養出一批批的優秀公民新聞人才。

從課程發展至社團,能成功且持續的運作,需要集結四大面向的努力:校方全力支持、講師專業用心、學員持續努力學習和公共議題露出的媒體平台,缺一不可。從新楊平的實踐歷程來看,團隊中無論是校長、行政同仁,還是長期併肩打拼的志工夥伴,都認為公民新聞社團的培力與社區大學發展的理念目標一致,從課程成立之初迄今,公民新聞課程就是重點發展課程,校方以支持公共性社團的角度出發,學員幾乎無需有學分費的負擔(僅繳保證金),資深學員中至少有五位是從社團草創時期就投入學習,迄今已超過(18 學期)九個年頭。除此以外,在開課人數門檻上並無設限,團隊深信公民行動的培力必須打破教學上對「量」的迷思,所以那怕是只有 3 個學員報名,還是必須持續開課,永遠為想關注公共議題的社大學員開一扇大門!

至此,不免將思緒拉回到大暴龍老師初來乍到的磨合期:就在 2012 秋季班那年,新楊平體認到公民新聞課程不宜停留在新聞技巧的學習或浮面議題的報導,而是要想辦法紮根在地方與社區議題的持續關注中,關心在地環保生態、地方文史等等課程結合,透過公共電視的引薦邀請到大暴龍老師來指導,在當時許多學員還停留在影片單純剪輯、記錄周遭故事的階段,大暴龍的公民記者魂上身,對學員剪的家庭片、旅遊片直言不諱,讓許多位學員心裏很受傷,久久不能釋懷,讓原本有 20 多位的學員只剩個位數,一學期的課程磨合後,學員逐漸適應老師的教法,在這過渡期陪伴也很重要,社大校長帶頭積極參與,前二個學期每堂課不是以校長而是以學員身分,坐在教室裡一同上課學習,外拍也都全程參與,只要是公民新聞相關活動就排除困難參加,展現校方全力支持與陪伴的決心。

新楊平社大公民新聞社穩健發展關鍵推手

我覺得課程要從學員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所以我在課程的設計上,我覺得要從他們的生活內容開始,就會從他們的老照片說故事開始,培養他們說故事的能力,拍片剪片的能力,之後不要再侷限自己的生活,要走出去看,開眼界,拍的議題也更廣。我們上課方式較為彈性,學員必須自己去找題目,做田野,自己的觀點是甚麼,把他製作出來。然後我們在回到 課堂上去討論。有些事情是要讓他們這樣反覆反覆的練習和討論,機會是很重要的…。

公民記者大暴龍(本名陳昆龍)口述記錄

2013 年起,大暴龍老師受邀來新楊平社大任教,擔任社大公民新聞社的指導老師,在此之前,陳昆龍在網路公民新聞社群中已十分活躍,2010 年因報導苗栗大埔事件〈當怪手開進稻田中〉的一則新聞報導,成為引起社會關注及主流媒體騷動的公民記者,大家此後開始稱他為「大暴龍」。

老師的第一堂課是用老照片說故事,讓大家各自準備好老照片,談個人與家族的生命經驗,讓大家對記錄這件事,有一些經驗分享,大暴龍覺得這些事情,是相當重要的,除了教室授課外,還親自帶學員到議題現場外拍,這也是很重要的核心課程。印象最深的是大暴龍曾規劃過一堂「輝耀無毒農場」課程,當時這個農場涉及土地徵收的議題,但在教學過程中, 老師並非直接討論徵收問題,而是先從無毒農業的觀點切入,吸引學員的興趣,再開始引導學員了解農地面臨徵收的土地正義議題,讓學員逐步產生認同感。

初期社團成員還是會有疑慮,「我真的可以當記者?我也可以去採訪嗎?」課程中大暴龍認為,他在帶領公民記者的過程中,沒有要學員一定要報導出多厲害的新聞,而是藉由拍攝的過程與經驗(或許是他們的訪查、拍攝、報導的過程),能進一步去影響在地居民,共同關心社區的公眾事務,甚至付諸行動!

一般人對公民新聞常會有誤解,認為公民新聞一定是要剷惡扶弱,對不公平的事情,就要去抗議…等,關於這點大暴龍和社大的想法近似,他認為能讓社大學員們持續有興趣探討的方式,就是引導他們如何從家庭娛樂片出發,「轉化」為關心公共事務的影片,他常提醒同學們報導的觀點及記錄內容,要讓看的人有回應、有感覺,甚至清楚明白,原來有些事情是這樣的,讓看世界的角度更多元一點,對事情了解的程度,會更加詳細,任何事件的答案都不會只有一個。

要能產出一篇好的報導著實不易,尤其社大學員資訊應用能力不一,對公共性議題的掌握性也較不足,需要透過老師系統性教學帶領,慢慢引導發展方向,學會做一個媒體觀察者, 從參與、觀察、體驗、分享及回饋中不斷的歷練,才能逐漸找到發展方向,同儕的相互學習引導,優秀公民記者的經驗分享等,都是一個很棒的學習模式。

以社大學員做為推動公民新聞的發電機

社大公民新聞的教學十分適用黃武雄老師的論述,老師用以刻畫經驗知識的三個原則為圓心向外擴:問題中心、經驗穿透、回歸根本問題;一般所謂理解他人的觀點或處境,通常指的是發現彼此共有的事物,看到普遍事實,才可能發生具有社會覺醒意涵的自覺,批判性主要是對衝突或不協調的探索與思辯(黃武雄,2003),經觀察會發現來社大參加公民新聞社的學員,身上都可以看到以上特點:好奇、好學、關心身邊大小事、具有同理心,但同時願意從中學習以自身的位置、顯現於敘事者的敘事之中的發掘故事!正所謂「你的小故事,我的大新聞」,從和他人的互動與他人的關係中被看見,藉由表達、提問、質疑而處境化的知識, 聆聽敘事的學員,讓不同敘事之間相互對話,將學習者從課程的「客體」轉換至「主體」位置,從參與課堂討論、題材選擇、腳本規劃…等,親身經歷知識「解構—重構—再解構—再重構」的動態過程,我們可以從社團裡幾位成員身上看到這個成長的過程。

關於公民記者妙麗:

2018 年加入PeoPo 平台,會參加公民新聞社一開始是捧同是客家採茶戲班上同學,當時也是公民新聞社社長心慧的場,加入後才發現當一個公民記者要學習的地方很多,首先你必須懂電腦,再來你要學會剪接,還要會拍攝運鏡,這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新的嘗試,一個 60多歲的人才要來學電腦實在有點吃力,幸好有兒子在家裡可以隨時幫我解決電腦上的問題,當個公民記者開始關心周遭的環境,隨時注意有沒有議題可以拍,然後也會對一些社區的改造感興趣,還可以跟著公視去踹拍,而公視所選擇的點和一般旅遊地點不同,你可以發現很多深度的故事,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截至 2021年共20則影音報導、6則OnTV,加入這個社團 4 年了感覺大暴龍老師本身就是一座寶藏,可以在他身上挖到很多的寶…。

關於公民記者慈均:

做為公民新聞社最資深且也是社大影像教育講師,本名游麗卿的慈均,在 2009年開創初期,因好奇何謂公民新聞社,就此和它結下很深的因緣,游老師跟隨著公民新聞社一路走來,除了觀念的改變,也把技巧用在自己開的電影賞析課程中,記錄學員的故事,將課程帶入媒 體識讀,帶入社會觀察,這幾年公視辦理的踹拍活動,只要時間許可,不會開車不會騎車的她,從北到南的場次,幾乎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長期持續地將週遭看到的收入鏡頭,轉化影音產出,截至 2021年共158 則報導、110 則影音、4則OnTV。慈均2019年從PeoPo平台得到了感謝獎,這是平台特別為了向長年付出努力、保持熱情,持續用鏡頭記錄關心地方事物公民記者,表達最誠摯的感謝與敬佩之意,這個獎項可說是得來不易,也是長期投入公民新聞的最佳典範。

關於公民記者柚子花:

本身為科技業財務會計,原先的烘焙課沒開,因緣際會看到社大簡章,對於公民新聞沒有懷抱很多想法,最初目的只是想記錄我身邊的家人,自己老媽媽的故事,所以感覺自己像 一張白紙,任意在剪接的世界中揮灑編輯,從靜態的照片化成動態,到真正去錄影拍攝、訪談記錄、剪接摸索,每個過程都很新鮮有趣,開始做起了公民記者,主題多以楊梅在地素材的為主,從三七圳、八本簿到社大耕一畝友善良田CSA計畫等,今年也關注老坑溪流域的生態及人文環境,是位兼具在地意識,對客庄具有高度使命感的學員,認同社大辦學理念,對公共議題敏感,擅長拉出不同社會視角,進行讓不同敘事之間的相互對話,是位行動力強的學員。從她歷年 35 則影音報導、13 則 OnTV 來看,追求量的第一,不如成為質的唯一,柚子花說:公民新聞素人公民記者,初入門不需專業知識不用專業攝影器材,只要有一顆熱誠的心,找對主題實地拍攝自己剪輯,客觀的旁白說明,就是一則好新聞,在這個領域中,看到的學習到的智慧和知識,是無可限量的!

關於公民記者心慧:

一路由新楊平社大學員到志工,到擔任公民新聞社社長,到後來公民新聞初階班講師,因為興趣學習了媒體影片紀錄和拍攝技巧,本著想讓社區的大小事及志工的服務故事能讓更多人看見,2012年3月加入了新楊平社區大學公民新聞社,開啟了影像紀錄報導的大門,剛進入公民新聞的學習大門時,一度覺得課程很生澀,想蒙起頭來做逃兵念頭始終存在,但在每次上課看到老師不辭辛苦,遠從台北來到桃園平鎮授課的精神,深受感動,開始拋開雜念,做為老師及行政端與學員間的最好溝通橋樑幫手,期間共有83則報導、79則影音、31則OnTV,是質量兼具的初代社長,心慧在代表公民新聞社參加市府公共性社團評選的那一年曾說過:我們公民記者的報導入選OnTV可換算為社大帶來新台幣約上佰萬的廣告行銷效益,撇開這個金額數字來說,背後可以帶來的影響更是接踵而至、排山倒海的蝴蝶效應,心慧克服初學時生澀的公民記者課程,資質聰敏又肯努力,從平凡家庭主婦到忙碌的上班族,因為參與社區大學的終身學習課程,成為新楊平最強棒的PeoPo新聞台獨立特派員。

以「鄉民教鄉民」的方式延續社大在地傳承的精神,經過公視PeoPo平台、全促會和各社大一同推廣的公民新聞課程「師資培訓營」,師出高徒,由大暴龍老師指導的三位資深社團幹部:心慧、安娜、小羅叔叔組成的師資群,2018年在新楊平社大開設初階班授課,經過幾期進行、磨練,三人各司其職將初階班學員帶的有聲有色,接軌社團班,三人在班上的教學風格,是和學員打成一片,彼此教學相長,經過三年6期的發展,終因師資群講師皆有本業工作無法抽身,選擇在今年將初階班轉回由大暴龍老師繼續指導。

學習場域的轉化

透過PeoPo平台提供學員發揮的舞台,進而橫向串聯全台公民記者的分享資訊,組織及網絡的陪伴可以增加很多的不同回饋,以資深學員心慧發表的報導來看,除了PeoPo平台,部份也會在公視頻道播出,所以我們可以感受到她雖是新楊平社大的學員,但她拍的東西一旦透過平台播放後,就會有人看見,並發揮其影響力,經由網路平台的傳遞,心慧的幾則報導已超過上千人瀏覽。除此之外,登上公視頻道播出的報導,除了電視台會發給獎勵金外,公視「客座總編輯」節目對公民記者報導在地議題的肯定,會使學員認為:這不只是在交作業,更重要的是學員們自覺到:這是一個可以發揮影響力的地方!

從網路媒體回到平面媒體,貼近在地的公民新聞報,由公民新聞社自主發行的社區報,2013春季創刊號至2021年共編製18刊,隨著網路時代的興起,使得獨立公民個體藉由網路參與及分享,建構自主的新公民社會,媒體的平台、形態與內容也跟著多元化。公民新聞社每學期的報導量十分可觀,若將每位學員網絡媒體上的影音報導,改以文字進行報導,加入學員採訪及參與的過程,公民參與議題討論的記錄,即可彙集出刊,一來可作為社團學習的學期成果發表,再則可作為社大進行公民行動的文史記錄。

2007年由公共電視主辦的PeoPo公民新聞獎,開啟了發揮草根在地公民,以行動展現台灣重要精神核心價值,讓公民記者能團結一致把各地小小故事,都能變成重要新聞,同時激勵更多公民記者將優質的報導呈現!新楊平社大從2013年開始的一則獲獎、到之後每一年的新聞獎成績都不錯,數量多又佔了高比例得獎名額,這樣的情況對內對社員而言,實屬最大的鼓勵以及個人的成就感,但這種情況在大暴龍老師的觀察下,卻發現另一隱憂:其他社大的同學後來就慢慢不報名新聞獎…老師將這發現和唐校長討論了:「我們都同意其實這會對整體的公民新聞發展不利,但同學作報導參賽還是應該鼓勵,只是在新楊平的成績這部份就儘量保持低調」。換個角度看,這些年公民新聞社社團維持難能可貴的拍攝報導熱情,尤其在去年(2020)一位資深同學獲邀擔任新聞獎五位評審其中的一位「公民記者評審」,展現社員日漸茁壯的成果,且是同學們日後追求發展的軌跡,所謂的公民記者其中一大特色就是「在地」,持續觀察、長期記錄,這是社大、也是公民新聞社團的最大優勢!「公民新聞獎」是公民記者努力的目標,拍部有深度的影片參賽,不論是入圍亦或得獎,對社員來說都是最大的肯定,也是讓大家繼續拍下去的原動力,而透過社團大暴龍老師的引領指導下,最大的收獲是學會重新定義「新聞」的意義,即使在這波疫情的影響下,卻也能在視訊課程中發展出可能的彈性空間,人在外縣市也能參與課堂、嘗試邀請其他公民記者「好朋友來聊天」連線接受學員提問分享經驗等,不難發現後疫情下的教學模式改變,讓老師及學員都提升了自我的數位學習能力,運用網路平台的交流也更頻繁且多元,透過不斷學習、轉化,亦師亦友的關係,讓新楊平公民新聞社的成員凝聚在一起。

新楊平社大公民新聞社的發展,從初期對於媒體技巧的使用,偏向媒體技巧的操作,而非文化研究或媒體批判分析,但無庸置疑的是,認識、接近與操作媒體工具不僅是各類媒體素養的一個重要起點,也是現代公民從「被動的」訊息接收者轉變為「主動的」詮釋者與創造者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透過社大工作者、社團幹部結合公共電視,三方從地點、議題、踏查等計劃擬定執行,共同討論辦理的踹拍活動,主要目的就是強化社群的互動,今天在新楊平社大上課的公民記者,可以去花蓮關心花蓮的議題,也可以去高雄關心高雄的議題,再藉由橫向的實體導覽走訪,認識地方議題,再安排交流報導技巧,現場參與活動的公民記者可直接拍攝素材,留一組後製學員在中午休息的時間開始剪接,下午隨即就可播出上午的報導,透過這樣短時間的腦力激盪,以及多元平台的安排規劃,除了社大工作者、社團幹部、公共電視三方需要花很多心力進行討論外,無形中也將社員拉入學習的社群中訓練及共學,而這樣的踹拍活動辦理下來,也可以發現因為網路的聲量起來,社大想要傳遞的議題也會連帶著凸顯出來。

社大特色融入至學習社群帶動社大發展地方知識學

今年社大行政端和大暴龍老師規劃將在10月結合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共同辦理小小公民記者營,並以小六生為對象,帶領孩子們一同進入公民記者的領域,學習手機拍攝與剪接,分析並組織資訊,培養用影像說故事的能力,讓身處手機世代的孩子,了解手機可以作為工具而非玩具,培養孩子學會觀察並有邏輯地組織資訊,這也是再一次讓所有社團成員動起來大顯身手,將自身所學一對一的教給我們未來的主人翁,培養更多的新生代加入公民記者行列。

這些年社大公民記者社團,串連了許多在地議題,也挖掘出許多人文故事與自然題材,將在地的本土魅力及地方特色紮根,過程中會碰到許多困難,如:社會地位的認同,像是這次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針對8月20號聲援黃家進行採訪的公民記者ryan18175,因為遭受「到底是否具備記者身份」的質疑,成為在現場遭到強制驅離的首波記者,而這其實也是長期在第一線採訪的公民記者會遇到的問題。

在2017年全促會與新楊平社大共同辦理的公民新聞研討會中,胡元輝教授提到的:邁向公民新聞3.0,台灣的公民新聞發展至今,面臨瓶頸與挑戰,公眾的參與動能似乎有不進則退的趨勢,公民新聞的形式與樣態開始出現單調化的現象,公民新聞的品質問題逐漸產生不少疑惑與爭議…等。誠如大暴龍老師所說:很多學員是當了公民記者,才開始注意到自己居住的社區,開始和自己的社區有感情的連結,也才感覺自己是在地人!大暴龍對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管中祥副教授提出「鄉民教鄉民」的理念,迄今一直加以延續與實踐著,持續與新楊平社大共同建構讓學員可以多元發揮的平台,讓關心周遭大小事變成一種日常、一種態度,進而學習如何透過公民的觀點進行進擊與記錄,儼然成為新楊平社大公民新聞社既美好又深遠的責任。


結語

隨著近年台灣民眾數位媒體使用的改變,公民新聞報導的方向與深度也備受挑戰,自媒體平台讓每個人都能隨時拿起手機記錄身邊大小事物,甚至百無禁忌地呈現自身立場的觀點,社區大學如何讓公民新聞社的成員,在眾聲喧嘩的資訊洪流中,持續看見社區大學培育公民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實踐,讓更多人理解所謂的公民新聞,是從自身出發,但終極的價值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是參與及關懷社會,實踐公共利他的精神。

社區大學最核心的力量始終來自「人」的交流與共學,社團經營尤其如此,誠如陳巧倫(2019)的研究所指,社區大學的夥伴參與社團,強調的是從共同興趣開始進行在地關懷,透過社團參與來推動公共事務領域的重要議題,其中常見的有傳統工藝的傳承、地方文史的記錄…等,以新楊平社大在新屋偏鄉後庄進行的描繪農村生活體驗地圖行動,需要一次次的走踏拜訪挖掘故事和景點,花了2年時間了解,若沒有經由與人面對面互動的這個過程,不會知道地方派夕的眉角和當地民眾的立場,以在地文化踏查與體驗學習的方式,逐步建構社群共學的公共性內涵。

以公民新聞社團的發展為例,一開始可能是社大人對公共議題的投入與支持,下一階段會具體構連到老師的陪伴與鼓勵,師生共同衝創出了作品,也得到了種種成長的回饋與滿足。在公民新聞社的運作歷程中我們看見:作品的瀏覽量、報導的議題發揮了影響力…等,有了回饋連帶產生對公眾事務報導的成就感,再加上老師與社大持續的陪伴,就會是一個善的循環,讓在地公共社會議題持續被看見,被關注,進而改善,相信這也是新楊平社大公民新聞社,從2009年持續經營至今最關鍵的核心精神。

參考文獻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臺北市:左岸。

方雅慧、何青蓉(2011)。共學社群中女性社區工作者的經驗與實踐。教育研究集刊,57(1)

63-100

李天健(2010)。社區大學知識解放理念的路線反思。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0(2)125~152

陳巧倫(2019)。社區大學社團成員公共參與及社區能力建構之研究:以阿金文創社團為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412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