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聲音教育者的認同與實踐之路

一位聲音教育者的認同與實踐之路

課程講師 | 蕭芸安

新莊社大音樂創作與聲景系列課程講師

「一直以來,我對老師這個身分,一直沒有太多的認同感,即使從大學二年級開始,我就已經展開我的吉他教學工作,而後也延伸到教授詞曲創作,甚至到過一些學校或單位,分享我的專業知識,但我始終沒認為我是位老師,追求完美的個性,也認為自己的專業技能及知識,還是有許多不足之處,似乎這樣的缺乏,不足以當一位夠資格的老師,因此,即使這些年因為旅行,因為到處巡迴演出與演講,分享我的旅行經歷,我頂多將自己認同為一位音樂創作者與表演者,卻仍舊不覺得自己是一位老師,或可以成為一位老師。

然而,這幾年的旅行經驗,卻帶給我許多啟發,除了認同自己是一位創作者之外,直到今年,我才開始回頭看,我個人在教育行動上的認同與實踐,十年的音樂教學經驗,十年的心理學學習,五年的旅行經歷,我隱約覺得,我能夠開始做點甚麼,try something new了。上述文字節錄自2015年新莊社大新進講師資料。

這是2015年末時,我在新莊社大新進講師的履歷資料上,書寫自己對於教育實踐的一些想法。轉眼間,我在社大已經第四年了。

反思老師這個身份作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即便我從大二開始,就是一位「老師」,但從前的我,僅是將教學工作視為維持生計的一種方式,對自己更大的期許是成為一位創作者與藝術家,然而隨著生命階段的變動,心理狀態的轉變,促使我有了不同的想法與態度,希望轉換教學的場域與對象,嘗試不同的實踐方式,因此接觸了社大,那是我第一次對老師這個身份有深刻的省思,決定自己想要成為一位「什麼樣」的老師。

2017年 課程說明會,蕭芸安分享「用音樂說故事–詞曲創作與生命敘說」課程

我在社大一開始教授的是詞曲創作(用音樂說故事–詞曲創作與生命敘說),希望以音樂作為媒介,帶領學員透過創作梳理自我的生命歷程;同時,也透過社大這個教與學的場域,讓教師以及不同年齡背景的學員們相互敘說,讓彼此的生命故事在這樣開放的場域裡,敞開並且流動地邂逅。

年輕的男孩遇見了一位日本女孩,在他的歌詞創作裡寫著這段遠距離的愛戀,究竟該不該跨出一大步,鼓起勇氣迎接距離的挑戰;一位媽媽希望在女兒二十歲生日之前,寫下這二十年來看著女兒初長成的心路歷程,用一首歌詞當作女兒的成年禮物;在職業生涯中始終以理性分析的態度待人處事,一位退休的大哥希望今後學習用感性的眼光來看待生活並感受世界,於是決定參加創作課程,試著書寫自己的情感與觸動……,這些都是我在社大教學場域中遇見的一個又一個的學員,用創作記錄著他們的生命。

在那樣的過程中,每個生命述說著不同的故事,在社大這個足以讓人放心的學習場域,許多事物似乎開始轉動,我也發現自己看見那些轉動及漣漪,一次又一次的碰撞,我總是因此而被觸動,從中也獲得了許多教學上的成就感。

然而這幾年,我卻一直在各地旅行採集聲音(聲景Soundscape),看似離音樂創作越來越遠,拐彎繞去了一個較遠的地方,但後來我才明白,在我探索聲音的這段期間,其實是我藉由這個過程,回頭來看我與音樂之間的關係;音樂之於我到底是什麼?還有,音樂到底是什麼?音樂與聲音那廣大的世界,究竟還有多浩瀚,多遼闊?我還有多少知識能夠去摸索與探究?

過去,音樂創作對我來說,就像我從事詞曲創作的教學一樣,音樂作為一種媒介,是一項抒發心情的工具,紓解我的心情,記錄我的生命。從前的我是不善言辭,甚至害羞木訥的,那也讓年少的我稍嫌耽溺,總是陷在自己的創作世界與狀態裡。

直到開始搜集聲音之後,我才漸漸發現,聲音原來可以是我與這個世界建立關係的方式,我搜集外在世界的聲音,有一項較為具體的媒介(雖然聲音的確是抽象且不具體的),可以讓我瞭解世界,探索世界,體驗世界,與世界還有世界上的其他人產生連結,我想了一想,教學不也是這樣嗎?與人產生連結。

後來這個耽溺的慘綠少年,內在似乎更篤定了些,足以起身去嘗試不同的行動與實踐,於是教師這個身份,好像能夠成為她認同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近兩年,我在社大轉為教授聲景Soundscape系列的課程,帶領學員學習「如何聆聽」,正如同聲音之於我,是一項認識世界的媒介,倘若每個人都能學會細緻且有覺知地聆聽,便能重新建立起與這個世界的連結,那是一份接回,也是一份重繫,甚至如果我們學會用心聆聽,那也許亦是一種觸發心靈轉化的開端。

就像是我生命實踐(心靈轉化)的歷程:從耽溺的青年,到探索外在世界,再到與他人連結,最後再真真正正地連結回真實的自我。

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四歲的兒子加入聲景課程,因為她認為孩子的感官能力尚未如成人一般弱化,她希望陪伴著兒子,一起用敏銳的聽覺感受世界;社會學系的大學女孩因著她的實踐行動,進入了樂生療養院,希望能用聲音記錄下樂生院民的生活故事,也用聲音回憶過去滄桑的歷史記憶;喜歡旅行踏青的大姐,今後除了相機,也能用錄音機記錄下旅程的沿途風景;旅居過南美洲的女孩,回到台灣的第一年,便嘗試用聲音創作勾勒出過往校園的童年回憶……。

在聲景課程中遇見的這些學生,似乎跟著我一同踏上了奇幻的聆聽之旅,在聲音的世界裡,我們與不同的自我相遇,並與地方建立起更緊密的聯繫。

「一個地方要成為『我們的』,唯有重新創造它,亦即祝聖它,才能成為我們的。」  —— Mircea Eliade 羅馬尼亞宗教史學家

聲音,似乎就像那道重新祝聖的觸媒,引領著我們,直達我們生活的地方。

除了社大的教學場域,這些年也因為其他場合的講座及工作坊邀約,接觸到不只是成人,還有青年及青少年的族群。帶著我的知識與經驗與他們交流分享,進行教學,這不禁讓我思考,我從事聲音(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什麼?而我又該如何扮演自己身為教育者的角色?

聲音及音樂(藝術)是我們與內在心靈共鳴的媒介,透過學習藝術的過程,每個學員都能找到與自我的連結,而教師在這條路上可以是一位相伴的人,協助學員,陪伴學員找到世界與自我的關聯。

我們透過不同的形式,透過自己的親身經驗,透過展示自己,親身地到教學現場,透過講述與示範,透過自己的「在」(Being),去觸發能讓學員轉化的各種可能性,以期他們能夠活出自己真正的生命樣貌。

仔細想想,助人工作者不也是這樣的姿態嗎?而那正是十五歲時,我所期盼成為的樣子。

「這個星球已經不需要更多成功的人了,而是迫切需要更多以各種方式推動和平的人、療癒傷痛的人、修復社會的人、吟誦故事的人,以及傳遞愛的人。」──達賴喇嘛

「一直希望能用音樂,用故事傳遞愛與療癒的力量,用旅行的方式分享給更多城市裡的人。卻差一點忘記或說沒有認出來,原來自己走了那麼長的路,行動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包括自己對於『教育』的想像及實踐。或許,藝術創作的本質,也可說是一種教育的實踐,即使身為藝術家的我們不自覺這一回事,但我們仍然涉身於一個本質性的教育行動計畫。

於是,新的旅程即將展開了,成為一位吟誦故事的人,以及傳遞愛的人,試著分享我的旅途風景與經驗,也與我的夥伴們(學生),一同成為那樣的人。

上述文字節錄自2015年新莊社大新進講師資料

本文收錄於《家村寫真.寫意青春: 新莊社大二十文集2020。